现代京剧《金锁记》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戏剧艺术节”,从2011年9月16日开始进入紧锣密鼓的排练阶段。通过近十天的排练,于2011年9月26日进入文化宫剧场开始合成。
剧场合成是一项极其枯燥乏味但却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着这段时间所有剧组演职员辛苦付出的成果;也关系着这次排练能否在“大战”前夕使全体演员充满信心。正如排练场的标语一样“高标准、严要求,为《金锁记》冲击戏剧节大奖保驾护航”。
剧场合成期间,在李六乙和安凤英导演以及团领导张军强的带领下,全体剧组的演员都非常仔细、严谨的参与合成的排练。
26日,全天主要排练布景的转换,每个转换的地方都追求尽善尽美,一旦稍有错误,就得重新再来。负责布景转换的演员同志完全服从导演的要求和指挥。大小不同的九道门,最大的门重达数百公斤,往复几次,可见工作量之大,演员们之累。
27日,全天响排,从第一场开始,主要排练音乐部分,同样一丝不苟,致使音乐的效果达到最完美状态。
28日,下午穿服装响连排,因为晚上的演出,重庆市文化界的专家要来审查,大家都想以最好的状态,最佳的面貌,最美的舞台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所以演员们忙碌着,晚饭都来不及吃。
舞美队的同志更辛苦,在演员进入剧场之前,已然连续装台两天,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只为了能够使彩排按计划进行,零错误地接受专家们的审查。排练期间,从早上九点一直到晚上九点在剧场工作,没有一个人抱怨,紧张有序地做着各自的工作。
彩排结束后,专家们和领导以及两位导演开座谈会,剧组的所有同志就在剧场等候。当所有的专家都面带微笑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当团领导以及两位导演满面春风的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在剧场等候的全体演职员们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这段时间辛苦排练的成果——那就是这次的排练以及彩排是成功的!大家都很激动,兴奋的为每位专家鼓掌,为两位导演鼓掌,为团领导鼓掌,为剧组的全体演职员鼓掌,为自己鼓掌。
《金锁记》全体演职员一定再接再厉,争取在戏剧艺术节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的关注,回报上级领导的关爱,回报重庆文化界专家的帮助,回报每位剧组同志所付出的辛苦。重庆市京剧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