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奚中路,杨舒雯(杨淼)合作主演的大戏《八大锤 断臂说书》是上海戏校“名师传艺经典剧目传承计划"之一,经天蟾官网及戏迷朋友的宣传,昨晚天蟾七点不到已是人头济济,一票难求。
七点十五分准点开锣,奚中路的《八大锤》是他得意之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演于上海共舞台时已受广大戏迷追捧,本人也属其中,奚中路三字当年就响遍上海滩。如今奚大王为提携后辈,以《八大锤》开锣,得到戏迷从头至尾的叫好,捧场。上半年《九伐中原》奚大王以59岁(武生的高龄)挑战人生,大获成功。如今饰演16岁的双枪陆文龙照样光采照人,不同凡响。车轮战锤将几次下场枪花,每次变化不同,尤其最后收兵前一组枪花,令人眼花暸乱,目不暇接,双枪出手,正反手接,精确无误,可见奚大王练功之艰苦,至今还未懈待,戏迷观众狂热叫好,是对奚大王的最好赞赏。开锣戏把整个天蟾唱热了!
随着武场缓锣,京剧院乐队下,换上戏校文武场,《断臂说书》开演了。杨舒雯(杨淼)的出场给人有眼前一亮感觉,坤角老生有1米67的个头,脸上清秀,身上飘逸,水袖舒展,台步稳重,念白一出口不带雌音,观众叫碰头好,是肯定,是赞赏!
随着二黄导板胡琴起过门,"听樵楼打初更玉兔东上"杨派的浑厚,余派的挺拔,经典唱段,耳熟能详的腔,打动了戏迷,报以满堂采也应该。回龙"为国家 秉忠心 食君禄 报王恩 昼夜奔忙"这句回龙前面由四组三字,形成"垛句"这对演唱者功力是个考验,杨淼按余杨路子把这四组三字垛句,句句结构,韻味各不相同,跌宕生姿,最后"昼夜奔忙"一耍腔,台下报以满堂采在情理之中。"怎能夠今夜晚番营得进…","汉室中卫律…"两段是前段余杨法儿的继续,舒展大方。到决定学要离断臂一节,唱"哪顾得生和死天作主张",右手执剑原地起吊毛接僵尸,一气呵成,身段连贯漂亮,又是一个满堂叫好!接下来按步就班,王佐在"扫头"中捡起断臂下,这次稍有变化的是,王佐在"扫头“中捡起断臂转身向下场门,武场"扫头"切住,起“走马锣"王佐浑身哆嗦,步履踉跄下场,气氛情景合一,应该戏校鼓佬钱正威打得好!
前半出有精采的唱腔和表演,而后半出说书一场对演员是考验,处理不当很容易前紧后松“瘟"掉,。杨淼胸有成竹的登场,尤其与乳娘配合,“我断臂的情由休声嚷"二黄摇板一句,与老旦左右小心观看的身段表演,虽无明的叫好,我心里暗自喝采,这组身段表演安排得真好!到正式说书时,杨淼的表演可称,既在传统又似在传统之外,一付说书先生的状态,从“骅骝思乡"故事开始,整个天蟾突然安静下来,仿佛台下观众都进入戏中,听王佐说书。著名戏剧家,名导演洪深有句名言“观众咳嗽,是戏不抓人。"现场观众从看戏进而听书应该说是杨淼表演的成功。直至说到潞安洲陆登尽忠,夫人尽节,未满三月幼儿已十六岁时,乳娘的苦笑,陆文龙怒笑,王佐说书成功的笑,全场报以热烈掌声和叫好声,这是“说书"成功的标誌。从杨淼这场戏的成功中自然想到她的恩师一一叶蓬。
杨淼从辽宁戏校中专毕业,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本科,整整四年在叶蓬老師精心培育下,在余杨两派的学艺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叶蓬老师幼拜杨宝森,后拜杨宝忠,在父亲叶盛兰的关怀下拜李少春为师,叶蓬先生是余叔岩至李少春,杨宝森这一脉相承艺术的传承人,叶蓬秉承少春教导的“三真"即拜了师,真学,真练,真演。2009年10月9日,杨淼叩头正式拜叶蓬为师,成为入室弟子。在叶师"三真"的教导下,杨淼边学,边演,边教成上海戏校骨干青年教师。杨淼不但在戏校认真教学,还在业余票友中传经布道,为普及国粹文化默默地耕耘,在票界中有着很好口碑,记得早年刚到上海时,海上亦社票房在共舞台演出,杨淼在《洪羊洞》中助演赵德芳,几句平常的二黄原板,一句一个好,清秀的扮相,挺拔身段,正宗余杨的演唱,马上引起上海戏迷的关注,多年过去了,杨淼成熟不少,戏迷朋友看好你的未来,祝愿你在恩师“三真"的教导下认真唱戏,认真教学,上海乃至全国的京剧舞台希盼看到你的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