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京剧艺术节开幕式上,谭门父子同台献艺。 (陈迹 摄)
这是一次回归之旅。
孕育于荆楚沃土,成形于徽汉合璧。顶着“国粹”桂冠的京剧艺术,带着那熟悉的“湖广韵”,第一次高调回归曾经的故地。
这是一场巅峰对话。
流派纷呈,呈现的是民族记忆中的千秋风云。名家齐聚,聚集的是当代梨园的艺坛翘楚。
这是一支楚韵之歌。
曾侯乙从历史深处走来,定军山从谭派口中演绎。三国赤壁周郎如面,洪湖之水涛声似昨。和着喜庆的汉腔京韵,辽阔荆楚的历史长卷,感动、震撼着无数自信、自豪的眼神。
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式,大幕启时,惊艳世人。弦鼓稍歇,余音犹在。
方寸之间的荆楚印记
开幕式上,一曲新创京歌《凤还楚天》,唱出了荆楚人民的自豪。
如果说黄河文明是龙的文明,那么,长江文明就是凤的文明。龙凤呈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听,那是楚国之凤,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看,那是楚国之凤,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在主持人的讲述中,我们似乎再次听到了《高山流水》的动人乐章,而这乐章,曾随宇宙飞船响彻太空。我们似乎再次品尝了屈子《橘颂》的甘甜,这甘甜,回味出的是已融入我们血液中的那份对高洁人格的崇尚。
谭鑫培,从荆楚走出的京剧大师,倾毕生精力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独具一格的以“谭”姓为标志的京剧流派。而今,谭家传人谭孝曾、谭正岩回到故土,将名剧《定军山》中的名段演绎得令人心醉。
1978年出土于随州的曾侯乙编钟,激发我省著名戏剧家胡应明的创作热情。我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再次唱出大型古装京剧《曾侯乙》的精彩片段,生动讲述一代乐侯“把青铜化作一首歌”的音乐梦想。人们还记得,30年前,由朱世慧主演的《徐九经升官记》,不仅首次将丑角作为京剧舞台的主角,更创造了演出500余场不衰的梨园奇迹。
“我坐在城楼看风景,忽闻城下乱纷纷。”全球华人熟悉的京剧《空城计》中的经典唱段,经我省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王小蝉的倾心吟唱,引爆观众热烈的掌声。而令人捧腹的京剧数板《优孟衣冠》,被朱世慧的弟子、优秀青年京剧演员谈元表演得惟妙惟肖。湖北京剧人才的梯队结构,由此可见一斑。
凭借在楚剧、歌剧艺术的突出贡献而二获“梅花奖”的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刘丹丽,将20世纪华人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名曲,再次演绎得令人动容。楚剧,作为湖北优秀地方戏曲剧种,为京剧的形成同样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寸舞台间,生旦净末丑。回到发源地之一,京剧艺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回馈着始终关注、关心她传承与发展的荆楚人民。
千里沃土的时代印迹
这是一片深厚的文化沃土,这是一方血染的红色土壤。
从屈原到闻一多,从江汉苍生到革命先贤,浸润荆楚人民心中的,是那不变的楚人之胆,是那炽热的赤子情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那年冬天,“大堰河”的儿子、著名诗人艾青,在江城大武汉以深沉而又强烈的爱国之情创作了《向太阳》系列名篇。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以京腔音韵朗诵的这首《我爱这土地》,让人重温那刻骨铭心的往昔岁月,感受诗人心中的那份大爱。
我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子微领衔演唱、省歌剧舞剧交响乐团、合唱团配乐合唱的同名新创交响京剧,唱出的是令人振奋的民族精神。“参加洪湖赤卫队,坐上洪湖小渔船,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贯穿在澳门岁月里,陈潭秋的浩然正气至今充溢在天安门前。”这首新创诗,唤起的是荆楚大地的红色记忆。“黑格尔老人断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神农架人却站了起来,大声说‘不’。第一次铺开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三千行的传唱,是那样的辉煌!”这首新创诗,回眸的是荆楚大地的文化创造。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用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语气,一一描绘出千里沃土的时代印迹。
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前曾六次来到湖北,写下不少梨园佳话。其子梅葆玖,继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后,再次来到武汉,带来了梅兰芳生前最受观众喜爱的《贵妃醉酒》选段。纵跨两个世纪的情谊,以京剧艺术中“美的经典”完美延续。
美丽荆楚,不仅是京剧艺术的重镇,更是与时代共进的前沿。
文化强省的时代印象
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式,展示的是京剧艺术的辉煌,更是湖北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豪迈气概。
不久前的一个秋日,省委书记李鸿忠深入我国重点京剧院团之一的省京剧院调研,亲切看望慰问为京剧节艰苦奋战的一线京剧演员。“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京剧演员要掌握‘四功五法’,非常不容易。”一省之书记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关心,让全省京剧艺术工作者备受鼓舞。“只有不断地培养新人,推出更多的名家大师,湖北京剧才能在全国更有地位,湖北文化事业才会更有希望!”省委书记的殷切期待,让全省文化工作者牢记历史重任。
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花落荆楚,是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关注关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创新的结果。我省不仅把承办六京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行动,而且将之作为推动湖北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六京节组委会主任、省长王国生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指示:“既然承办,就要重视,就要认真,就要办好”。
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式,凝结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智慧与心血。在开幕式筹备和排练期间,省领导多次过问工作细节,反复提出修改意见,从领导层面保证了演出的高水准与高质量。六京节开幕前夕,李鸿忠、王国生在紧张工作之余,还委托看望慰问来汉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和全体演职员工,对参演人员的努力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开幕式上,李鸿忠、王国生等省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观赏。王国生在欢迎词中强调,湖北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京剧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奋力推进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这是京剧重镇作出的庄重誓言,这是文化大省发出的前进号角,留给历史的是向文化强省奋进的时代印象!
凤归来兮楚天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