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夫妇朱本明和孙爱珍:共为海南发展献余热
演出时的孙爱珍。
孙爱珍和朱本明夫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2月10日上午10时许,在海口美舍河河畔,不时传出京剧《贵妃醉酒》的唱词,这是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孙爱珍在练功。退休11年,她坚持每日两功,吊嗓、手势、台步、眼神等基本功一样不少;从艺50余年,孙爱珍从未停歇,她是爱人眼中的“戏痴”,是儿子心中那个过节永远在外演出的妈妈,也是老百姓欢喜的“民演员”。
近年来,作为候鸟型专家,孙爱珍和爱人朱本明应海口市委组织部邀请,组织“院士专家团”10余人来海口开展活动,参加慰问演出、作报告、收徒弟、与琼剧和儋州调声演员进行艺术交流.....“海南山好水好,嗓子养得好,我唱得也更好了,过冬的同时还能丰富当地人的文化生活,好着呢!”孙爱珍感慨道。
她
大胆创新
走出戏曲改革新路子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从上海“走出去”演出的情景,孙爱珍还历历在目:“那是1982年8月17日,我与安徽省蚌埠市京剧团演出全本《玉堂春》,戏票早早售完,连剧场两边的走道都站满了人。”
“当时,近40度高温的剧场内只有几台电风扇,舞台上灯光一打开,更是热得要昏过去。”孙爱珍回忆道,演到《三堂会审》时,恶心头晕的她咬着牙唱完了40分钟的戏。一下场,她就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边的戏没能演完,然而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至今,蚌埠当地还流传着这场未演完的戏。
1982年,文艺改革亟待“破冰”。孙爱珍夫妇俩发现,有六七百人的上海京剧团,作为京剧新秀,到退休也演不满两百场,所以有了这次“走出去”的想法:走出上海,奔向全国广阔的大舞台。也因这场未演完的戏,让孙爱珍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没错: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此后,孙爱珍年年坚持“走出去”,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京剧团合作,从上海的建筑工地唱到贵州磷矿,从大屯煤矿唱到梅山冶金公司,从井冈山唱到延安,主演优秀传统剧目500多场。
在人民中间,孙爱珍找到了知音,她坚信,她的舞台在人民群众中间,由此走出了闻名全国的“孙爱珍道路”。《人民日报》曾以“永远当个‘民演员’”为题,对其进行专题报道;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朱穆之评价她:“你走出了一条戏曲改革的新路子。”
他
突发奇想
组织候鸟专家献余热
“海南山好水好,嗓子养得好,我唱得也更好了,过冬的同时还能丰富当地人的文化生活,好着呢!能到海南来唱戏,这位北大才子的功劳不小。”说罢,孙爱珍指了指朱本明。她口中的“功劳”,源于朱本明6年前的一次“突发奇想”。
6年前,孙爱珍夫妇俩从上海到海口过冬。朱本明发现,各地来海南过冬的专家还真不少。“既然有这么多的专家来海南过冬,为什么不把他们组织起来,为海南的发展做点贡献呢?”想到这,他立刻写了一封信寄到海口市委,建议“柔性引才”,发挥候鸟型人才的作用。
信投出后的第5天,海口市委组织部领导找到朱本明,采纳了他的建议,“领导在我的建议信上批示:不求常住,但求常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16个字我记得清清楚楚,不仅说明我这个建议是可行的,更是体现了海南对候鸟人才的重视。”
退休前,朱本明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来到海南后,他充分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邀请院士和退休专家到海口现场考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合作牵线搭桥,举办院士专家报告会等。这些候鸟型专家还将公益活动范围扩展到儋州市,活动内容也从科技咨询扩展到教育、文化等方面。
受邀而来的文艺界专家4人,其中之一便是孙爱珍,参加街道慰问演出、送戏下乡、与琼剧和儋州调声演员进行艺术交流。“海南的琼剧在全国享有盛誉,是海南人民最喜爱的地方戏曲,这里的学生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勤奋好学,机缘之下,我和琼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珍共同收青年琼剧演员阮丹青为徒弟,希望京剧和琼剧能有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孙爱珍说。
他们
乐此不疲
愿继续助力海南建设
说起退休11年,仍坚持每日练功,送戏下乡,孙爱珍解释说,根本是源于热爱,也是受一位戏迷的触动。
1995年,一位名叫傅椿龄的古稀老人患晚期食道癌住在上海纺二医院,生命最后时刻,傅老想听孙爱珍唱京剧。她听说后,换了几趟公交来到病床前,为傅老连唱三段京剧。“他开心得不得了,笑起来的样子我还记得,之后没过几天,人就走了。”
傅老的事让孙爱珍深受启发:相比于物质,老人更需要精神关怀。因此,她立志不仅要走出上海,把戏送到全国,同时也要送给更多的老人,并由此和“笛王”陆春龄发起“让老人笑口常开”项目,为老人送戏,一做便是20多年。
20多年的公益演出活动中,联系演员和敬老院、慈善基金会等许多琐碎的事务,朱本明都默默地承包下来,全心全意支持妻子的公益演出。
除了无条件的支持和陪伴外,朱本明说,关于专家院士团助力海南建设这一方面,他还有很多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尽力实现。
孙爱珍告诉记者,练功之余她还积极锻炼身体,希望能唱到100岁,“我在海南的多次演出,都是不缺观众和掌声的,这也说明还有很多人需要京剧,需要我,那我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唱呢?”
孙爱珍退休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批示:“你走的路是肯定的,希望安排好退休生活,多做些公益工作。”“习总书记说的这几条,我们好像做得还不错。开开心心,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相伴走过40余个春秋的朱本明夫妇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