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关于清明节“寒食”由来的说法很多,其中名士介子推淡泊名利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所推崇和赞赏。介子推的事迹,最早见于《左传·介子推不言禄》中的记载。
《左传》记载:晋文公重耳为公子时,由于宫廷内乱,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后来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当其他跟从晋文公流亡的人争功时,只有介子推不争功,也没有受到赏赐。从文中介子推和他母亲的一番对话,批判了争名夺利的行径,也从介子推“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也?是求显也”(言语,是身上的装饰。身体将要隐藏了,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的言论中,突出反映了他不贪求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
后世推崇名士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也是清明节纪念介子推的一个根本原因。
从介子推不言禄,我想到了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享受闲淡人生的乐趣;而三国时期的军师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思想,一直成为后世敬仰和传颂的佳话。
《孔子家言》有言:“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更是君子品行操守的真实写照。在民间传说和京剧《焚绵山》的剧情发展中,介子推淡泊名利思想和他内心蕴藏的对故土深沉的热爱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晋文公带领大臣、兵马前往介子推居住的绵山寻找,小人献计说介子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晋文公听信谗言,信以为真,下令火攻绵山,大火烧了整整七天七夜, 结果发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抱着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悲痛难忍,命令厚葬介子推母子,并且把绵山改名为介山;砍下这棵树的一个树枝,制成一双木屐,每穿就想起那段患难与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叹:“足下,悲乎!”,这就是汉语中“足下”(即“您”)用作称呼长辈或同辈人的敬辞的来由。晋文公还命令:逢介子推的忌日,百姓不得烧火做饭,只吃冷饭,这就有了寒食节。次年寒食节的第二天,晋文公素服登绵山到介子推母子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祭奠,发现此柳竟神奇复活,枯木发出新枝,发现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题血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睹物思人,念及介子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遂封此柳为“清明”柳,并将此日定为清明节。清明节及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来源于此。
读《左传·介子推不言禄》,我们深切感受着古代君子文人淡泊名利、甘守寂寞的品行操守,像晋国名士介子推那样保持精神的崇高和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何等的难能可贵。“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不知在清明时节,国人中还有多少能记起介之推和充满悲情色彩的焚绵山传说?
京剧《焚绵山》是“四大须生”奚(啸伯)派的代表作之一。奚派唱腔有委婉细腻、清新高雅、清晰悦耳,韵味醇厚的“洞箫之美”独特艺术品味,文静脱俗的书卷气息浓郁。
记得空中剧院曾经在2013年清明节专场演出中,播出过由北京京剧院青年团著名奚派传人张建峰演出的这出“节令戏”,印象深刻。尤其是进入高潮段的“焚山”场景中,张建峰的扮相表演唱做俱佳,通过抖髯、抛袖、甩发、眼神和跌坐、滚翻等高难度形体动作,充分地表达介子推在大火烧山、火焰冲天、逃生之路被封堵、情势危机万分下的一个甘守清贫寂寞、淡泊功名利禄的古代知识分子,对于白发老母处境的忧急如焚、焦虑惊恐、无计可施的窘迫与艰难抉择的真实内心世界,感人至深。大段的[西皮三眼、二六、摇板“介子推坐草堂前思后想,想起了晋国事好不凄凉”和[二六转快板你道为官把名扬,哪知为官无下场------愿在山林伴虎狼,蟒袍玉带我不想,侍奉萱堂在故乡”的唱腔,将介子推的人格魅力和品性操守彰显无遗,使观众在有“临场感”的切身体验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立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美学层面的教育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