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大度胸怀换知恩图报,京剧《摘缨会》堪称经典
东方人尤其是咱们中国人,说话办事喜欢绕几个圈子,然后才能把这事跟你说清楚,让你看明白。这种绕来绕去的说话办事方式,有些时候也的确令人生厌,但这其中又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智慧,也说不上是什么精华,反正这么做的人很是自鸣得意,显示了自己有文化。这些个绕过去的东西,也就是在说话、做事时留出的一点空间,话不说满,事不做绝,处处留后手。古代的帝王为了江山永固臣下效忠,往往需要精通驭人之术,很多时候就是对这一空间的收放能力,而发生在古代帝王身上的许许多多的故事,也就因这一复杂的智慧从而显得更加精彩,回有余味。无论是“绝缨解带一为欢”的楚庄王,还是“故把亲儿掷马前”的刘玄德,玩的都是一手收买人心的把戏。楚庄王何尝不觉得爱姬委屈,刘备又怎能不心疼亲生儿子。只是这么别扭的行为所表达出来的,是一份宽容与惜才,但也有伪善和做作,细细想来,又有些地方似乎不那么光彩。也正是这些需要揣摩一下的地方,却能使得一出戏变得生动而精彩。京剧舞台上的《摘缨会》,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之一就是春秋五霸中那位“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话说楚庄王平定斗越椒叛乱之后,在渐台设宴庆功,命许姬为功臣敬酒。忽然风吹灯灭,席间一员裨将唐狡趁暗调戏许姬,被许姬摘去盔缨,密告楚庄王。楚庄王急命众将一律摘去盔缨,让大家尽情欢乐,做成“绝缨会”,然后才命令掌灯。唐狡心感王恩,寻机报答。楚庄王也向许姬说明了不追究的原委,为的是稳定人心。之后晋国联郑伐楚,唐狡请为先锋,被襄老斥责不用。楚庄王阵前落马,危急之中,唐狡奋勇来救,杀退晋兵,得胜受封。这个“灭烛绝缨”的典故在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刘向的《说苑复恩》中均有记述,只是到了明代笔花主人《摘缨记》传奇中,唐狡改名为蒋雄了。可见在汉代这个典故就已基本形成,常被用来形容行为的宽宏大量。此后这一典故被戏曲舞台敷衍成为多种剧目,也使得故事别有一番风味。
这出戏情节丰富、唱词精练;人物众多、塑造丰满。楚庄王劝说许姬不追究的原委时所唱的“劝梓童休得要把本奏上”,很受戏迷观众的追捧,也是竞相学习的脍炙人口的名段。剧中人物形象性格的体现真是可圈可点。首先,唐狡的身世背景交代得比较充分。作为一员裨将,他在平定斗越椒的战斗中并无太大的功劳,只是蒙恩参加宴席。那么这样一位低级军官的酒后失仪,也在情理之中。此后,他一直思报君恩,危急时刻救下楚庄王,很好地塑造出一个知恩图报的忠心勇将的形象,这本身就是对整出戏的中心思想极好的诠释。其次,许姬作为女性角色,在突遭骚扰时,反应机敏且得体。摘下冒失将军的盔缨,既可以在掌灯后查明此人,又使此事仅存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小范围内,留有余地。如若当时许姬发作,一来场面难堪,二来还很有可能被倒打一耙,甚至直接成为楚庄王笼络人心的牺牲品。许姬的摘缨之举,既保护了自己,也保存了冒失将军,还顾及了楚庄王的面子。至于后面找楚庄王告个状说个委屈,也是应有的情绪,这毕竟是件令人委屈恼火的事。如果对此等不尊重女性的行为,反而要求许姬识大体、隐忍而过的话,那这个角色也太失去人味了,也就没有什么戏曲故事冲突了。最后,楚庄王心中明镜一般。他何尝不知道自己所受到的冒犯,何尝不清楚自己爱姬所受的委屈。只是作为有着问鼎之志的君王,他当然不能像乡野村夫一般小肚鸡肠,他借此机会做成“绝缨会”,一来笼络人心,二来保全颜面,这一段委屈也就姑且忍过了。对于楚庄王来说,这毕竟是一件有些憋屈甚至不光彩的事,所以,当他被唐狡救下后,唐狡这位耿直的将军点出摘缨会情景时,他便连忙打断。可见,心中虽感念唐将军的救命之恩,但这没面子的事,还是不提为好。
作为一出传统京剧,《摘缨会》经过了许多名家的排演,谭派、余派、马派等流派中的著名老生演员都曾演出过这一出戏。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门祖孙五代唱此剧一脉相承,独具风格。余派新锐王佩瑜的演唱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美誉。马派脱胎于谭派,看看马连良先生的楚庄王扮相照片,就可领略那份潇洒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