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邀请,参加2018中国戏曲节演出的国家京剧院赴香港演出团,继首场演出《梅妃》获热烈反响后,由程派名家李海燕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黄炳强、魏积军、李红梅、毕小洋、徐孟珂、金星等强强联合,携传统骨子老戏《锁麟囊》、新编历史剧《武则天轶事》轮番亮相香港文化中心。
8月11日晚,《锁麟囊》在观众翘首以盼中惊艳登场,能够容纳1300人的大剧场未及开演已座无虚席。
作为京剧舞台上的传世瑰宝,《锁麟囊》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应程砚秋之约而作,并于1940年5月在上海黄金戏院首演。该剧妙词佳句层出不穷,段落结构玲珑别致,情节设置张弛有度,声腔艺术上的成就在程派剧目中独居魁首。李海燕饰演的“薛湘灵”由李世济先生亲自教授,她婉转动人的唱腔、行云流水的身段让戏迷观众沉醉于程派艺术的独特魅力。“一霎时把前情俱已昧尽”、“当日里好风光忽觉转变”等经典唱段引得观众喝彩连连。
演出结束后,观众涌至台前拍照留念,为全体演员送上掌声与喝彩,在观众的热烈要求下,大幕再次拉开,全体演员进行了二次谢幕,满足了观众的热切期待。
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杨芷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等出席观看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上台看望演职员。刘江华表示,“中国戏曲节自2010年开始举办,秉承弘扬戏曲文化的宗旨,深受观众喜爱,香港观众尤其敬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目前,我们正在兴建一座新剧场,等剧场落成,欢迎你们再来演出。”
散场后,不少戏迷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就当晚演出热烈讨论,七十五岁的王女士看过《锁麟囊》不下十次,“但凡在香港上演,我都要看,每句台词我都能背,但次次看都感受不同,最喜欢海燕老师的版本,她的身段和唱腔堪称完美。”随父母一同看戏的高中生刘紫菱很是兴奋,“饰演碧玉的丑行演员徐孟珂好幽默,原来京剧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古板,活泼可爱,整部戏我都看懂了,好喜欢!《锁麟囊》蕴含的道理是:善良的人运气不会差,我也要向薛妈妈学习,做个心善的人。”从事金融行业的罗女士说:“因为能清楚看见赵建华、谢光荣等一流的乐队老师演奏,看戏的同时相当于欣赏了一场音乐会,民乐比西洋乐更能表现人物心理,比如‘找球’中,琴和鼓在抑扬顿挫间,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薛娘子和小公子的心理状态。”
8月12日晚,新编历史剧《武则天轶事》精彩上演,该剧1990年创排,由徐城北、李世济编剧,著名琴师唐在忻担任唱腔设计,国家京剧院复排该剧时,从排练到演出的各环节都得到了李世济先生的悉心指导。此次在港演出,不仅汇集了李海燕、魏积军、黄炳强、毕小洋、徐孟珂、金星等众多一级演员,同时,巩丽娟、刘琪、白洋、杨超、马磊等优秀青年演员也展现了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的精湛实力。主演李海燕生动演绎出武则天为妻、为母、为君的多面性,表演真切感人。场
著名香港企业家、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顾铁华已是耄耋之年,为了观看此次演出,专程从加拿大赶来,并在演出后特意上台看望演员,“在加拿大,还有很多八九十多岁的老戏迷想来看,但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亲自过来,他们托我带话给海燕,连着三场大戏太辛苦,一定保证休息,希望你继续保持艺术风采,在艺术道路上更进一步。”
中国台湾地区的曾女士表示:“《武则天轶事》是我第二次观看,最喜欢太子和武则天的对手戏,情节精彩紧凑,唱腔扣人心弦,尤其海燕老师剧中眼神让我沉醉,这在京剧表演中难能可贵。”在中环工作的John是位英国绅士,这是他第一次观看中国戏曲,为选到心仪座位,他两周前就到剧场购票,“中国戏曲中的水袖太神奇了,它伴随着戏剧冲突,延伸成另一种语言,巧妙地表达剧中人物心情,虽然戏曲与歌剧和音乐剧相似,但戏曲演员唱念做打兼具,功夫更多更辛苦。”一
2018年适逢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著名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逝世六十周年,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兼程派传人李海燕率领国家京剧院演出程派专场,以《梅妃》《锁麟囊》及《武则天轶事》三部大戏,完美展现程派唱腔优雅婉转的特色。每场演出后,很多观众都聚集在演出海报前合影留念,更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的戏迷在后台出口等候艺术家,献花致意,相拥合影。
此次演出周期短,戏码重,考验全团心力,全体演职员牺牲休息,不畏艰辛,以零失误顺利完成演出,将高水准的京剧艺术奉献给香港各界观众:服装、化妆、道具、音响、灯光等舞美人员各司其职,全力保障演出顺利进行,每天上午就到达剧场装台调试,每晚演出后及时倒台,尤其最后一晚演出后,舞美人持续奋战直至凌晨;乐队严谨有序、托腔保调,每天的演出录音都在乐队微信群发布,供大家研究讨论,查找不足,精益求精;全体演员克服身心疲惫,焕发容光状态,将各行当、各角色的风采惟妙展现,尽显国家院团的不凡实力;演出团中党员同志带动积极分子和其他演职员,主动参与装台工作,并在演出结束后打扫化妆间。
演出团的专业、敬业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赢得了剧场工作人员连声赞叹:“国家京剧院的老师主动将后台和化妆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不仅在台上是顶尖级,台下作风也是一流,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国家京剧院赴港演出吸引各行业、各年龄层约4000人到场观看,场均上座率超9成。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青少年观看演出,了解传统艺术,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家京剧院赴港参加第九届中国戏曲节演出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