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架子花”盛开 让“马派”戏全面
《兴汉灭莽》,一出传统老戏“复活”的背后
▲舒桐
▲朱强
14日晚,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资助项目《兴汉灭莽》在梅兰芳大剧院进行了结项演出。传统京剧《兴汉灭莽》结合《取洛阳》《白蟒台》两出戏而成,前者是架子花脸艺术家侯喜瑞的代表作,后者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年轻时的一出代表作。
这出在复排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现代流行因素的老戏,在演出过程中因为原汁原味而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观众并不知道“保留原样”这四个字,在复排过程中有着何样的曲折。北青报融媒体节目《后台》对该戏的排练幕后进行了视频探访,将于今天中午在北京青年报所属北京头条APP进行播出。
■这戏的主题能排吗?
对于这出戏,“排”还是“不排”,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它的主题。《白蟒台》讲述的是刘秀兴汉,王莽躲在白蟒台以保命,但被銚期、马武发现,最后被杀死在云台观。
作为反面人物,王莽却成为了这部戏的主角。复排这出戏,会不会在主题上产生偏差呢?会不会与当下的文明和道德精神不符呢?专家们经过讨论,作为一出历史戏,它并没有正面宣传王莽,而是表现他的残暴、怯懦与虚伪,实际上对此人的评判已经很明显了。这就如同《恶虎村》里的黄天霸一样,虽然是主人公,但是创作者已经对他进行了艺术批判。
同时,作为一出新中国成立前常演的剧目,通过这出戏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京剧观众的观剧心态,思想状况,更重要的是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理解过去的人们。再加上该戏能够让人全面地了解马派艺术,最终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决定资助复排此戏。
■系主任掉回刀学生上一课
11月13日下午,中国戏曲学院1号排练厅,京剧系系主任舒桐正在进行《取洛阳》最后的排练。他在剧中饰演架子花应工的马武。尽管只是排练,但是舒桐不敢放松,完全铆着演,特别是剧中的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不想,一个耍刀花,手一松,刀掉了。
“当着学生的面儿,您的刀掉了,心里当时紧不紧。”北青报记者在排练后问舒桐。
“保持镇定。”舒桐说排戏出现差错很正常,不能紧张,越紧张越出错,“排练你怕出错,要真是舞台怎么办呢?再说这也有警示作用,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犯错的时候,舞台上不能马虎,看功夫,不是看身份。”舒桐说演戏不怕失误,关键是出了失误以后怎么处理,“这也是给我和学生上了一课”。
“我现在在很多院团都看不见这么认真的排练了。”一位中国京剧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旁观了排练之后跟别人谈论着。而对于舒桐来说,这出戏的排练并不仅仅是为了舞台演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摩、学习,尤其是主工架子花的学生。
“现在培养好架子花演员太不容易了。”舒桐说,当下“架子花”这个行当发展遇到了瓶颈。“架子花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绿叶。它更多的时候是配角,傍主角的。可是谁不愿意当主角啊,老生、青衣……再说架子花吃功夫,唱念做打都得好,所以现在找好架子花越来越难了。”据舒桐说,虽然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他每周都要保持四天不小于两个小时的练功,这也意味着他必须要住校。
这出戏里的马武,舒桐先后受教于景荣庆和尚长荣两位先生,在这出戏的排练过程中,他还不时向远在上海的尚长荣先生视频请教。14日的演出中,当观众频频为舒桐叫好的时候,谁又能想到台上的马武,台下也有掉刀的时候呢。
■将近60岁 朱强首次演王莽
著名的老生表演艺术家朱强,是马派演员中的领军人物。不过,这次却是他第一次演《白蟒台》。“我在学校的时候学过,后来跟张学津老师也学习过,这次是迟金声老师亲自教授。但是各种原因,自己还没有演出过这出戏。”言语中,朱强带着遗憾。
不过年近60岁,却还要演自己不熟的戏,这是否值得?朱强说作为马派弟子,让更多人全面了解马派艺术,让人知道“马派”戏不能只是《赵氏孤儿》《借东风》《四进士》,不能只是做功戏,这是他应尽的责任。
他戏称自己这是“活体”传承,“老戏不是你演了就是传承了,而是要不断打磨、提高,先了解,再熟悉,最后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完善,让它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不变风味地适合当下观众,这才是真正的传承。”朱强说,“演员不能自我满足,各种名号那是别人给的,自己需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实际上《白蟒台》唱腔设计巧妙,成套的“二黄”“西皮”既需要好嗓子也需要好的技巧。虽然白发渐多,但是朱强演唱依然游刃有余。提起演唱功夫,朱强说,自己业余生活其实很单调,没有太多爱好与应酬,时刻注重保护“本钱”。
“演员,永远不能忘本。”朱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