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贤get√——芳华京剧院首届培训班圆满落幕
一个唱段
学习时间短暂而充实
(首届培训班学员汇报演出)
学员感言
Guili(中国香港)
夏末八月,有幸参加了凌珂老师的京剧班学习珠帘寨的主打名段《昔日有个三大贤》。开课之初,老师先从京剧艺术的宏观法则和概念讲起,以往懵懵懂懂的那些知识点变得格外清晰。之后几日的课程里,老师是一句一字的扣,倾囊相授,细微到每一个嗽儿,腔,以及行腔的缓急等等。更难得的是,对着我们这一群基础薄弱的小白们,他以清雅生动的语言,搭配惟妙惟肖的示范,把艰深的京剧艺术呈现的趣味满满,浅显易懂。这十天我收获良多,课程结束了,但是可堪回味的场景和话语会成为我珍藏的记忆。相信我们会由此启程,好好久久的热爱京剧。小晶
十天的课程稍纵即逝,从一个京剧小白到能把“三大贤”唱下来,回想起来觉得真是不可思议。非常感谢凌珂老师能够如此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带着我们入门,一个音一个音地抠。十天时间,获益匪浅。
从前只知道京剧是美的,是有趣的,但也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她,就像隔窗看花,总是缺那么点意思。感谢这次机会,帮我把“窗户”打开了,让我能够真实地体验到了京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更近一步地走近京剧,也希望未来还能够有机会跟随凌珂老师学习。
参加这次的学习班,大概是我今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而这短短十天,也是这个夏天最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廖霜红
在回深圳的飞机上,看到同学们的感言,真是感同身受。
凌先生在短短十天的时间,让我们见识了京剧的炫目之美,真是希望,有更多人能象我们一样,拥抱自己的文化基因,那种感觉就象一首歌中唱到的一样: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再次感谢芳华京剧院提供了这样一个好平台!感谢助教和摄影师!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张国红
这是个美好而难忘的夏天,我迈进了京剧的大门,开启了人生新的兴趣按钮。
我们有幸跟凌珂老师学习正宗的余派《昔日有个三大贤》,我们遇到的不仅是名师更是“明师”:老师从容不迫自信的风度,深厚丰富的知识储备、细致耐心的教学、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让我们受益匪浅,十天的培训快乐而充实!我深深记得老师说过的话:这十天的教学不仅是教会你们唱这首京剧,更重要的是让你们学会如何欣赏京剧,会看京剧。这席话在8月15日深圳少年宫老师的演出《南天门》中学以致用,我真的知道怎么听、看欣赏京剧了。
“感谢老师带给我们如此高水平的京剧艺术,真是美的享受”。
老师最后还把舞台给我们留一席之地集体汇演,除了兴奋,更多的是感动。遇到凌珂老师我们是如此幸运,走上了京剧正确的道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京剧学习路上不寂寞,我们班18人,欧耶!
最后感谢芳华京剧院给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平台。
赖佳蕙
每当想起这次难忘的培训,我总是感到心满意足,凌珂老师使我不但对京剧有了认识而且还送了我一盒精致印章和一个小本子。我印象中有两次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是凌珂老师在教我们学昔日有个三大贤中的"十面旌旗壮壮威严"旌旗二字我总是把旌字唱成团字把旗唱成尖字光着这词儿老师都揪了很久;第二次是凌珂老师教我怎么唱高音,老师左手拿着扇子拖住我的下巴,右手轻轻摁着我的头盖骨让我找头盖骨被扬起来的感觉,我仔细琢么终于找到了唱高音的感觉,在这之前我总是把嗓子给憋着,不敢放开唱,可自打那天凌珂老师交了我唱高音的方法我唱京剧就再也没有憋着唱了。短短的十天和快就过去了忽然觉得舍不得大家,感谢老师的教导,感谢大家这十天的陪伴,下期培训见,十八个人一个都不可以少哦。
南西
一说京剧,大家就自动贴标签——传统艺术,唱腔优美,戏服华丽。但是,给票也不看,因为肯定看不懂,唱半天也不知所云。
而通过这十天的学习,突然明白了大众为何对京剧敬而远之。学唱段时,凌珂老师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从发音前的气息调理,到天地人三种音调的选择,再到唱中间的停顿或绵延,每一个字都可以万千变化,京剧唱腔之美就这样流淌出来。
原来,不是因为京剧难懂,而是现代人习惯了快餐文化,当面对文化大餐时,我们已失去了慢慢品味、细细欣赏的能力。
李宗盛有一首歌,歌名叫《忙与盲》。我们啊,忙了时光,也就盲了心房。抛开那些固有的观念吧,让一路匆忙的自己慢下来,去看场京剧,试着领略那一举一动的摇曳生姿,咂摸那一字一句的韵味缭绕,这日子就有趣起来了呢,活泼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