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校园”持续14年 惠泽师生20余万人次
济南市京剧院:让国粹浸润孩子心田
首届少儿京剧大赛戴和连老师指导学生。
“小梅花奖”部分获奖学生及指导老师。
沈利老师在上课中。
张兰芳老师在比赛前为学生指导。
郝胜德老师为学员扮戏。
自2005年起,作为全国最早的践行者之一,济南市京剧院启动了“京剧进校园”。14年间,济南市京剧院平均每年深入学校授课2000余课时,惠泽师生20余万人次。济南“京剧进校园”走在全国前列
妩媚刚毅的虞姬、刚直不阿的包拯、善良又有些懦弱的张别古……10月16日下午,纬十路小学舞蹈教室内,孩子们一一登台亮相,展示了京剧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经典唱段。表演过程中,济南市京剧院老生演员沈利不时叫停,指出错误;在每个学生表演结束后,又一一点评。“这是为明天台北市南港国民小学师生参观交流演出做准备,这些孩子们学了一两年了。”从2005年起,在演出、导演之余,沈利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京剧进校园”工作中,他也见证了京剧在济南中小学校园“生根”“发芽”的过程。
济南市京剧院“京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启自2005年与纬十路小学的合作。“济南的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走在了国家‘京剧进校园’之前。”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于鹤咏介绍。据了解,2008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2009年9月,济南市正式启动中小学京剧进校园活动,从全市选择19所中小学作为试点学校,由山东省京剧院和济南市京剧院与这19所学校分别建立院校合作关系,以学生课外活动为主,并结合课堂学习、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将欣赏京剧和学唱京剧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充分了解京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济南市京剧院老生演员戴和连也最早参与了“京剧进校园”。戴和连介绍,针对“京剧进校园”,市京剧院派出专人,分期分批对全市中小学的音乐老师进行培训,向他们讲解京剧起源、历史、灯服造效化等基本知识,并教授京剧唱段。
在2009年全市正式启动京剧进校园活动之前,2005年,纬十路小学牵手济南市京剧院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少儿京剧团,成为济南市“京剧进校园”最早的实践者;学校还把京剧艺术作为校本课程,自编了《走近京剧》教材,一至六年级每班都设有京剧课;2008年6月,纬十路小学成为全国小学范围内第一所“京剧传承基地”挂牌学校。记者在纬十路小学看到,学校特意开辟了专门的场所“梨园”,步入其中,墙面上装饰着同光十三绝浮雕、京剧脸谱、剧照、学校京剧演出的照片等,生、旦(青衣、花旦)、净、丑五间教室用于学习。“此时间不可闹笑话”,几个小老生在老师指导下正在学习新唱段;花旦教室内,小小学员们踢腿、压腿一丝不苟;青衣教室内,演员们和着老师的拍子在练习走台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两个小包公一脸认真;“丑”又称“小花脸”,一个学生正在默词。
“小花脸”叫崔隽熙,是一名4年级学生,一年级开始学习京剧。舞台下的崔隽熙是一个活力十足、机灵调皮的小男孩,他说自己“可喜欢京剧了”。而饰演虞姬的5年级学生金诗尧,还学过《凤还巢》《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等,“京剧是国粹,声音、音调都非常好听。”在学校学到3年级后,为了不耽误课后的学习,她又在妈妈的支持下,周末报班学习,“妈妈说,只要我喜欢就可以继续学。”“一开始学的时候踢腿压腿很烦躁,觉得京剧有些枯燥,听了老师讲课之后慢慢地觉得很好玩,能在玩中学、学中玩。”一位同学表示。
“作为一名演员,有传承弘扬京剧文化的义务”
“我们选取各个行当的代表性剧目,尤其是那些讲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重大历史事件的,或者表现孝道、礼仪等传统美德的剧目,教授给孩子们。”沈利介绍,传授孩子京剧,是一个“立体”的课程,“像纬十路小学,在语文、音乐、美术等课程中加入京剧元素,让他们感受传统戏曲之美。”在教唱过程中,也并不单纯是教会他们唱段,而是要把故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中华美德、家国情怀,引领他们向真、向善、向美。
“活动的开展,使一批有表演天赋的尖子学生脱颖而出,影响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京剧、热爱京剧,全校每个学生都能有滋有味地唱几个经典唱段。”纬十路小学副校长张蕾介绍。
于鹤咏介绍,“京剧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几个学校,如纬十路小学、营东小学、新世界阳光小学等,学生们屡次在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节戏剧比赛、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等展演比赛活动中荣获金奖。有十余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掘了自己的京剧天赋,考入专业戏曲学校。
作为开展“京剧进校园”较早的艺术院团,济南市京剧院也受到中央电视台关注,录制了3期《快乐戏园》“山河锦绣、戏韵飞扬”京剧进校园活动专场节目;与央视戏曲频道合作录制了4期“快乐戏苑”节目,参与录制戏曲频道《跟我学》专题节目60余期。
戴和连、沈利、陈长庆、张兰芳、郝胜德、李胜利,济南市京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陆续加入到“进校园”活动中。“作为一名演员,我们有传承弘扬京剧文化的义务,希望能以我们的努力,助推京剧事业的发展。”采访中,戴和连这样表示。
为未来的京剧市场培养观众
“戏曲进校园”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青少年艺术审美素养、进行中国式美育的重要措施。京剧不但有着绝美的扮相、精彩绝伦的唱念做打,还有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情趣。“京剧进校园”一方面让青少年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戏曲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在他们心中播撒下戏曲艺术的种子。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筛选培养一批“角儿”,还能为未来的京剧市场培养观众。
从2005年到2019年,济南市京剧院开展“京剧进校园”已有14年。对于一个专业院团来说并不容易,演员要排演新戏,要到各地演出,这个本职工作不能耽误。“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当好几个人用。”这个过程虽然很累,但沈利表示“回头看结果,还是很值”。戴和连表示,很多学生成了京剧的义务“宣传员”,“孩子们的行为喜好是最能引起家庭其他成员投入注意力的,很多家长在陪着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渐渐了解、喜欢上了京剧。”
济南市“京剧进校园”活动已经极具规模。于鹤咏介绍,目前市京剧院已经与纬十路小学、新世界阳光小学等5所学校签订了“京剧进校园”长期合作协议,与济南市40余所重点学校达成演出意向;已协助纬十路小学连续举办了5届校园京剧艺术文化节。截至目前,平均每年深入学校授课2000余课时,惠泽师生20余万人次。自2015年开始,济南市京剧院连续3年承办济南市少儿京剧大赛和“放歌新时代”济南少儿京剧邀请赛;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国际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基地”。
“深入基层普及传统文化,服务群众植根国粹之声。”在传承经典、创排新剧、培养人才的同时,济南市京剧院一直以弘扬京剧艺术、推广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道路上努力实践;积极参加市委、市文旅局党委和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的专题文化活动,如“泉城大舞台演出季”“齐鲁大舞台演出季”“精准扶贫、送戏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及“迎新春”惠民系列演出季活动、“一年一村一场戏”惠民演出活动、“消夏晚会”走基层演出活动和“非遗进校园”等公益演出活动;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近年来积极深入社区、学校、部队、养老院等单位开展公益演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