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新疆”京剧
我国西北边陲─新疆,原是维吾尔、回、锡伯、哈萨克、俄罗斯等少数民族的集居区域。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众,一向能歌善舞。他们的娱乐活动,除了唱歌、跳舞以外,还有些说唱、曲艺的表演。后来,由于汉族人民的逐渐增多,也带去了一些内地广为流传的各种地方戏曲。尤其是技艺比较讲究的京剧,更是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
据《中国戏曲志.新疆卷》的介绍:早在清光绪年间,很多在新疆的满清贵族、官员商人以及文人墨客,时常在茶馀饭后,邀请三五知己,以清唱京剧为乐。到了清末民初,在新疆境内,正式开始出现了“吉利班”、“天利班”等专业的河北梆子、京剧戏班,主要演员有何金霞夫妻及顾玉亭、张鬍子等。
一九三九年秋天,原名“新民剧团”的京剧班社,从苏联回国,到了新疆,人称“华侨班”。这是新疆真正有影响力的职业京剧团,团内拥有文武老生白云甫、青衣明月仙、单玉兰等名角,演出很多名剧,如《武家坡》、《四郎探母》、《打渔杀家》等。尤其是演出“连台本戏”《貍猫换太子》,长达几年,经久不衰。建国后,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又在业馀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市京剧团。主要演员有宋紫珊、杨宝瑞、薛亚萍、吴士衡等,曾演出《云罗山》、《空城计》、《贺后骂殿》、《捉放曹》等剧,很受观众欢迎。
一九五○年十月,“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来新疆进行考察,被邀请公开演出,招待、慰问当地军民。这次演出,使京剧艺术在新疆掀起了一个高潮。程砚秋第一天的“打炮戏”是《汾河湾》。当时,在新疆驻军的九军政委张仲翰将军,是位很有艺术功底的著名票友,他酷爱“余派”老生,经常登台演唱。于是,大家就请他配演剧中的薛仁贵。结果,演出极为成功,获得众人的好评。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从京剧流行以后,很多少数民族的民众,也爱上了京剧,参加京剧演唱。像有位名叫大玛勒的俄罗斯族姑娘,就经常学习京剧演唱,成为当地很有名的京剧票友。还有位唢吶演奏家阿不都古力,不仅能以唢吶吹奏京剧曲调,并且还能以维吾尔语演唱京剧《骆马湖》等,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