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召开京剧创作暨京剧《戚继光》研讨会
1月10日上午,京剧《戚继光》研讨会在烟台碧海饭店召开,会议由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翟明江主持,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党组书记、戏剧评论家王蕴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赓续华,戏剧学博士、教授资深戏曲评论家周传家作为特邀专家出席本次会议。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洪业,中国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姜朝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导演陈霖苍,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等主创团队成员,京剧《戚继光》主要演职人员参会。
烟台是历史上五大京剧码头之一,研讨会以“发展京剧艺术,振兴戏剧码头”为主题,在戏里就剧本设计、人物形象、乐曲创作等多方面深入探讨,在戏外对精品剧目创排、京剧艺术展演和京剧人才培养提出思路。作为振兴京剧码头,建设京剧之城的开年大戏,京剧《戚继光》凭着强大的主创团队,优秀的演职人员,懂戏的烟台戏众再次打开了烟台京剧艺术的天窗。勠力同心+各显风采,国粹精品上舞台
新编历史京剧《戚继光》是烟台市实施艺术精品工程精心打造的重点剧目,创排初始就是面向全国、高点定位,汇聚了目前国内京剧创排的顶尖团队。出身梨园世家的导演陈霖苍因戏与烟台结缘,剧目排演期间,他两度来到烟台,与全体演职员共同奋战在第一线,全方位对剧目“修枝剪叶”。无曲不成戏,编曲对剧目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戚继光》音乐作曲朱绍玉在音乐、唱腔中采用嫁接、融合等方式融入了山东民歌和山东曲艺的元素,打造出不一样的山东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担纲新编历史京剧《戚继光》演出的烟台市京剧院,主演、乐队完全使用了自己的班底,行当齐全,没有任何外借人员,是一部纯粹的烟台人自己唱的烟台大戏。老家是烟台人的王蕴明坦言“出乎意料的好”,他表示,编导演、舞美形成相当完整的一个综合性整体,《戚继光》是为山东省争光。同时对演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位戚继光、旦角沈海平、花脸胡宗宪,这三位演员在青年一代、年轻一代大概可以列入全国京剧届一流水准。”
赓续华指出“戚继光是属于京剧的”,她对演员同样给予赞扬:“戏中有个张派演员,从小生反串到青衣,让这个戏一下就好看了。其他的武生,包括丑行都各有风采。”
传奇+白描+刺绣,“戏码头”辉煌再现
第一次来到烟台看戏的周传家表达了对《戚继光》的喜爱,他首先赞扬姜朝皋的创作:“诗化的语言表达,传奇的叙述方式,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的白描,配上刺绣般的精心设计。”随后,他分别对导演的人物衔接、舞台节奏,演员的神色情绪进行了点评,他表示“音乐打动人心,节奏张弛有度,角色形神兼备”。
一年观看上百场戏的赓续华称赞《戚继光》是一匹黑马,她说:“山东是京剧观众最多的地区,老乡们称京剧为大戏,皮黄腔中唱出了家国情怀、行侠仗义。”在内容上,京剧《戚继光》以史诗性叙事和传奇性叙事相结合,从其受命走出蓬莱乡土,奔赴东南沿海抗倭前线开始,通过“三箭射三酋”、上《练兵议》、招练义乌兵、台州大捷等情节,集中展现了戚继光卓尔不群的辉煌战绩和大忠、大智、大勇的家国情怀。
王馗重点针对戏剧创新和戏码头建设展开探讨。他指出,《戚继光》的创新在于“官场和战场相连”“英雄血色和知己之遇相交”“丧子之痛与报国之志结合”,表现了从小我到大我,从乡土到国家的艺术高度。他表示,京剧《戚继光》是真正属于烟台、属于山东的作品,高度的地域文化感将烟台京剧艺术的横幅打开。
戏剧码头走向好,京剧舞台在未来
新编历史京剧《戚继光》策划洪业表示:“一个‘戏码头’需要有一个剧目和人才作为它的灵魂,它可以是八面来风,但一定有坚强的阵地,一个核心,我觉得烟台京剧院将是这个核心。”她感受到烟台市对艺术创作、对京剧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期待京剧《戚继光》这部戏会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更大舞台,打造出独具团队和剧目品牌魅力的“京剧码头”阵地。
赓续华引用“北京学戏,天津走红,上海赚钱,烟台验收”说明烟台戏众的特色。她说:“烟台的观众,一个是众多,一个是懂戏,我们烟台有最好的观众,非常适合京剧团生存和发展。”针对京剧人才培养方案,她指出在剧目创作上多翻新传统剧目,由新编剧的“使用演员”转化为“培养演员”。同时采用“名师指路”的方法,进行演艺交流。周传家补充,戏剧码头的建设要尊重出人出戏、剧目为王、戏曲为本,人才是核心。
王馗表示“京剧艺术是团队艺术”,他提出三点建议:戏剧资源整合化,戏曲交流常态化,戏曲生长长效化。他指出建设核心在于院团建设,不仅在地方文化部门主管,同时在京剧院以及吕剧、吕剧团的基础团队上,按照艺术的规律打造精品,同时保持团队的稳定以及长效年轻后续人才的加入。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翟明江表示,作为剧目,京剧《戚继光》这匹黑马将在指导下修改、完善和提升,成为集思想精神、艺术精干、制作精良于一体的精品佳作。作为戏码头建设的关键一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会认真梳理、充分吸纳借鉴,同时锐意改革创新,在未来舞台表现出更加鲜活的京剧艺术,为烟台京剧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