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回归社会 京剧方能复兴
近年来,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的学术观点——民国京剧,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京剧的认识,甚至可以说,这种影响超出了京剧研究的范围,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于近现代文化史的认知。作为“民国京剧”这一观点的学术成果,继前著《梅氏醉酒宝笈》后,靳飞先生又推出了重磅著作——《靳飞戏剧随笔》。
关于“民国京剧”,靳飞以其卓识将之定位为可以代表一个时代发展主潮的文学艺术形式。他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言中有句很有名的话,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有好事者在王国维‘元之曲’之后,缀以‘明清小说’,亦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我则认为,于今又可以在‘明清小说’之后,再续之以四个字,就是‘民国京剧’。”
靳飞将“民国京剧”列为纵贯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后的“一代之文学”,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京剧及京剧研究的地位,更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研究做了补充。
何为“民国京剧”?靳飞认为:民国京剧是在中国历史发生巨大转折时期所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三,其一,与中国固有文化不可割裂,它既是中国最后出现的传统艺术,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现代艺术。其二,其主题集中表现的是人之常情与人之非常情之间的转换。与清末京剧传统有所不同的是,清末京剧侧重于表现人之常情向人之非常情的转换,民国京剧则侧重于人之非常情向人之常情的转换。其三,民国京剧由演员与其人数庞大的爱好者共同创造,同民国时期的市民社会息息相关,其流派纷呈的艺术局面,某种程度上即是市民社会活跃之表现。
靳飞对“民国京剧”的具体阐释,为我们展示出“民国京剧”的一个横切面,让我们得以一窥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其特征第一点,着重强调了“民国京剧”原生性的特点。这或许可以用靳飞在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研讨会上所讲的“‘民国京剧’是一种没有‘被计划’的,因时代变化而被激发起文化的自觉,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中国‘新文化’”来进行说明。其主要特征第二点,强调的是“民国京剧”通过其艺术形式所传达出的思想内容。“民国京剧”对“人之常情”的集中表现,本身即是对人自身的强调,或者也可以说,在京剧的艺术表达中,并不存在着所谓的人的重新发现。人之常情与人之非常情皆是人自身所兼具的特征,并无轩轾,只不过就像“笔墨随时代”似的,京剧对人的艺术表达,亦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进行着变化。靳飞对“民国京剧”主要特征第三点的描述,强调的是“民国京剧”的社会基础。“民国京剧”之所以能够在当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就是源自于“民国京剧”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正如本书中的相关篇章为我们所呈现出的,京剧与金融的密切联系,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艺术家与其背后具有强大社会资源的智囊团体的紧密关系,都反映了“民国京剧”的社会基础是坚实与广阔的。
靳飞以其著作,不但描述出“民国京剧”的基本面向,也标记了京剧复兴的方向。正如他一直所倡导的——“戏剧回归社会”的观点,只有当包括京剧在内的戏剧真正回归到社会的“汪洋大海”中,戏剧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戏剧才会真正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再次吸引大众的目光。
《靳飞戏剧随笔》为“民国京剧”做出了生动注释,其之可读性与趣味性,正是作者一直追求的。关于学术论文的可读性,靳飞有着自己的考量,他接续百年来的文章传统,尝试“发明”一种兼顾论述性与可读性,从而创造出一种“美文”式的可以体现中国气派的学术论文,这不仅是对当下“学院式”论文大行其道的现实的拨正,更指示出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让文章真正回归生活、复归社会,让文章重新与人们的生活发生深切联系,用生活来滋润文章,让文章来光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