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出戏 赴一座城
——传统京剧剧目《凤凰二乔》时隔40年后再亮相
40年,于时光是沧海一粟。于传统剧目是“重焕新生”。于观众,是岁月重温后交织的别样享受。
与时间赛跑
10月15日晚,在吉林省大众剧场,当身着戏袍、饰演“乔玄”的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倪茂才一亮相,现场观众席立刻传来频频叫好声。“老当益壮志凌霄,要与少年试比高。”而当他婉转多变、抑扬顿挫的长腔划过剧场,热烈的掌声又瞬间将开场拉向高潮。
观众们是冲着“名角儿”来的,也是冲着这出时隔40年后再亮相的“新戏”来的。“复排这出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高派传承人的倪茂才,主动担起了这出剧目的复排任务,历时两年多,终于将这份答卷交出。“我现在年岁渐渐大了,希望趁自己还能唱,能够尽心尽力也尽早地将这出优秀的传统剧目恢复保留下来。这出剧目如此经典,我相信它不仅对促进京剧艺术传承发展有利,更能让观众回归剧场,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戏曲体验。”倪茂才说时也有些动容。
“其实京剧传统剧目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舞台上常演的剧目有1000多出,五六十年代演出也有300多出。但随着京剧演出市场的萎缩,京剧老艺术家的离去,京剧舞台上剧目日趋单一。”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徐幸捷说,为此,基金会开始依托京剧老艺术家,选择有代表性的和有保留价值的失传或濒临失传的剧目进行挖掘抢救整理,打开戏曲遗产宝库的大门,使之重现舞台。现在,如同《凤凰二乔》这样的传统剧目重新亮相,正代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梦想在成功实现。
书文戏理的“家国情”
起初以为是“爱情戏”,后来看到的是“家国情”。这是不少观众的直观体验。
最开始选择恢复这出戏,倪茂才首先考虑的也是观众的观感。“这出戏离观众‘近’。大家都知道‘铜雀春深锁二乔’,也知道大小乔和孙策、周瑜的情缘,可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结为连理的,这些有趣的戏曲故事演绎正好能为他们揭秘。同时这出戏里行当齐全,文武并重,看点颇多,非常值得一看。”倪茂才说。
“人常说,书文戏理、润物无声。这出戏让我们看到了浓浓的家国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马博敏此次为验收而来,也为这出戏点赞。“年轻人看得懂,老观众看得也过瘾。而且年轻演员们精神面貌也不错,都很有朝气,更在舞台上展现了当时孙策、周瑜和大小乔在战乱纷争的年代惩恶扬善、心系普通百姓的情怀。”
“整个剧本改得不错,把乔玄这个人物立起来了,我们能够看到他是位真正具有大格局的人。我相信观众在欣赏京剧艺术的同时,每每品读这一人物,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为了帮扶剧团共同打造好这一剧目,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洪业曾多次参加剧本讨论。“为了打磨剧本,前后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今日看了演出,真的要由衷地说上一句:值得!”
年轻票友“收割机”
“这出戏真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还曾上台排过这出戏呢。现在重新恢复的《凤凰二乔》排得更精美、更出彩了!”没想到台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观众,竟也是位京剧演员,这出戏勾起了她美好的青春记忆,更因精良的艺术改编令她拍手称赞。
“请问我能和您拍张照吗?”演出一结束,一位年轻人就跑到后台,和每位京剧演员合影留念。只见她的小脸因为激动变得红扑扑的,甚至声音也因为高兴而有微微的颤音。“我是个‘00后’,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戏迷。虽然大家觉得京剧和我们年轻人很远,其实我们都非常热衷传统文化。尤其是京剧,只要你愿意静下来听,会发现唱腔真的太美了,再仔细去看,更会感觉演员的举手投足,包括身段、服饰,都特别优雅、特有韵味。这些人都是我心目中的角儿。”正在读大一的单同学一提起京剧,似乎变成了一位“推销员”。
和单同学一样,在台下抱有同样欣赏爱好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不少孩童的身影。在吉林省大众剧场,几乎每周五都有这样热络又温馨的一幕,一家三口或三五好友结伴前来,享受一场听觉、视觉俱佳的文化演出。
这样浓郁的京剧文化氛围,离不开剧院几年来不遗余力的推广和宣传。
倪茂才笑着说:“起初,我们是免费赠票,一有演出,就四处请人来看。渐渐地,这些观众开始主动购买剧场会员卡,每周五都来捧场。到如今,剧团的口碑越来越响,有更多人为京剧着迷,只要有演出,场场都买票来看。尤其是新戏,大家的热情度更高,几乎场场爆满。”
无形中,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京剧的拥趸。“这些年,我们在大力推动京剧进校园活动。有不少家长和我说,自家孩子不仅喜欢看,是个小票友,还主动报名要学习京剧。他们头上绑着水纱,不说辛苦也不说疼,就是出于喜欢。现在更因为学了京剧,变得懂事又大方。”倪茂才深感欣慰,“京剧之美,如果在孩子们的身上种下火种,相信会给他们一生带来美妙的文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