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台上“比心”,观众台下倾心
9月12日晚7点半,江苏大剧院戏剧厅里,京剧《鉴证》已经开场,剧院外,还有不少没抢到票想来碰碰运气的戏迷不愿离去,盯着剧院大屏上《鉴证》的先导片看了又看……9点半,戏剧厅里的气氛随着谢幕曲达到高潮,台上演员款款走向台前向观众致意,掌声、叫好声在这一刻达到顶点,备受瞩目的京剧《鉴证》首演圆满成功。
《鉴证》由南京市京剧团与李卓群工作室共同出品,是南京市委宣传部扶持项目、2019年度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也是南京市京剧团与北京京剧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的首部作品。剧院里有很多年轻面孔,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足以印证——国粹京剧也可以很潮、很时尚、很吸引年轻人。
是京剧,也是历史剧、悬疑剧、刑侦剧
作为首部以国粹京剧呈现史学前沿课题的作品,京剧《鉴证》从“清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这一重大史学研究成果说起,讲述光绪帝在死前十天里,与历史传闻中有投毒嫌疑的慈禧太后、隆裕皇后、袁世凯、李莲英的最后接触,以及同珍妃超越生死的真挚爱情。
“这个戏的戏核是‘向死而生’,是向生命、真相和科学的致敬。”该剧编剧、导演李卓群告诉记者,多年前看到一篇名为《光绪之死》的文章,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2008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光绪帝死因研究鉴证’课题组发布重磅研究成果——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那到底是谁投毒的呢?这篇文章的作者叫钟里满,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他耗时十年,通过历史档案资料,以刑侦式的研究方法复盘光绪死因,梳理出慈禧毒杀光绪的完整证据链。”这便是京剧《鉴证》的创作由来。
为这部戏,李卓群前前后后看了300多万字的史料,因此,《鉴证》也可以说是“用史料堆出来的两个钟头”。“像在看一部历史剧、悬疑剧、刑侦剧……完全打破我对京剧的印象。”90后观众齐浩轩说。
是国粹,也是很潮很时尚的“高级手工定制”
舞台上,当红京剧偶像马博通饰演的光绪,演出了现实与理想的撕裂感;市京剧团副团长、“梅花奖”得主范乐新结合青衣和老旦的表演方式,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慈禧;市京剧团青年演员张训菘饰演的袁世凯一边对唐谈饰演的李莲英说着“那可是他心尖上的人”,一边用拇指和食指做了一个时下最流行的“比心”的手势……这一切都让年轻观众觉得——“国粹京剧有意思!”
《鉴证》是南京小剧场京剧“探路”之作,集结了当代小剧场戏曲的“最强阵容”。“我们定义小剧场戏曲不是在于演出剧场的大小,而是在于创作的理念。”李卓群说,小剧场戏曲应该是舞台剧界的“高级手工定制”,从案头创作,到舞台呈现,再到运营宣发,每一个细节都要精致、再精致。
自定档开票以来,剧组陆续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多套精美的海报,还邀请了操刀国内众多高奢品牌广告片的制作团队拍摄了兼具艺术感和科技感的先导片。这为剧目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也吸引了更多没有接触过京剧的年轻观众买票走进剧场。“很潮、很时尚”是观众邹艺璇对《鉴证》的评价,“感受到了国粹不一样的美。”继续打磨,全国巡演之旅即将开启
首演圆满落幕后,《鉴证》将开启全国巡演之旅,并将亮相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
首演呈现的是适合在大剧院演出的版本,根据不同的演出场地,《鉴证》还推出适合中型、小型剧场演出的版本,舞美、灯光等将根据剧场进行相应调整,让观众在不同的剧场里,感受到同样的惊艳,感受到国粹京剧的魅力,感受到从传统中破茧而出的新意。
与此同时,《鉴证》的创作之路也还在继续。首演结束后,《鉴证》主创团队连夜和来自全国的专家坐到一起开了一场研讨会,想把作品打磨得更精致。“希望京剧《鉴证》可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为能‘留下来’的精品,我们还要走出南京、走出江苏,去收获好的影响力和口碑。”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说。“我们也期待南京观众给予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其实每一部戏不是生来就是精品,不是生来就能达到高峰,我们希望吸取各方面建议,继续好好打磨。”李卓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