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京戏唱响贵州故事
——贵州京剧院大型原创时代京剧《锦绣女儿》创作侧记
《锦绣女儿》剧照。
侯丹梅在剧中扮演苗族绣娘阿彩。
“你来绣,绣一幅万山红遍;她来绣,绣一个富足百年。守住苗乡,织锦绣,破贫寒,迎春天……”一段段高亢的京腔,唱响了一出新时代贵州锦绣女儿的命运变奏曲,勾勒出一个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的贵州绣娘形象。
10月21日晚,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剧场座无虚席,贵州京剧院大型原创时代京剧《锦绣女儿》作为贵州省“2020现实题材优秀剧目展演季”开幕大戏首演。通过京腔京韵讲述的贵州苗乡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
“苗绣”京戏惊艳亮相
随着大幕拉开,故事徐徐呈现。
故事发生在大山深处的苗寨。又到寒冬年关,外出打工的村民要回家过年了。苗家绣娘阿彩按当初约定,盛装迎接未婚夫归家完婚,等来的却是被抛弃的不幸结局。个人命运的突变、村里女人的遭际、现实生活的沉重,刺痛着阿彩的心,也点燃了自强不息的刺绣梦……
《锦绣女儿》共分6场,逐层展现阿彩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曲折道路,塑造出苗乡儿女坚韧不拔的形象。剧中还将京剧“诗词化”的唱词改编得更加通俗易懂,并加入梦幻情节、苗族群舞、苗歌苗语等元素,让观众在被剧情感动的同时,对这台充满贵州色彩的创新京剧印象深刻,观众席上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戏尾出现的剧中原型——苗绣传承人石丽萍等真实人物影像,更让全场观众眼前一亮。
“这部戏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京剧的韵味及魅力,还感受到贵州的风情和变化,送上发自内心的喝彩!”“这是一部有浓郁贵州特色的京剧,剧情感人,艺术家技艺精湛,表演感人肺腑,表现手法很新,令人回味无穷。”“剧情美、舞台美、表演美、唱腔美,这部戏一定会成为贵州京剧院的又一部经典!”……全剧落幕,观众依然激动地热议着、回味着。
《锦绣女儿》首演当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空中剧院》栏目对该剧进行全程录制,并将在央视戏曲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届时,该剧将再度代表贵州亮相全国,献礼脱贫攻坚收官年。
名家班底倾情创作
名角领衔,名家打造,《锦绣女儿》主创团队聚集了众多省内外京剧名家。编剧由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曹海玲担纲,艺术总监、领衔主演为“政府最高奖——文华表演奖”及“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男主角由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冠博扮演。该剧还特邀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著名戏曲电影电视导演杨瑞青担任导演,河北京剧院一级作曲家王世明担任唱腔设计、作曲,金亮、倪放、陈晓东、蓝玲等多位国内名家参与创作。
自2017年起,该剧开始采风及剧本创作研讨。期间,主创团队数十次赴开阳、铜仁、黔东南等地,探访民族村寨、苗绣工厂和博物馆,深度挖掘贵州苗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
导演杨瑞青多次深入贵州苗寨采风,搜集了很多资料。她介绍,该剧时间线在2013年至2019年期间,讲述的是发生在新时代的故事。创作过程中,剧作并不拘泥于一地苗绣,而是在剧情、舞美、音乐和服装等设计方面,糅合采风调查过程中获得的众多具有苗族代表性的元素,在个性中寻求共性,在共性中突出个性。
“我们尽力还原现实中的人物故事,以京剧文化碰撞时代价值,希望在传承京剧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讲好贵州故事,展示贵州风采和文化底蕴。”杨瑞青说。
在创作中收获感动“贵州脱贫攻坚的典型很多,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视角来反映大时代,抒写个人的命运在时代变革中的经历和成长。”谈及创作的起因和初衷,编剧曹海玲说。
“这时,‘绣娘’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是一群特殊的大山里的女人,以一双巧手传承民族文化,承载民族记忆;用一根绣针,集结起脱贫致富的力量。这是新时代下贵州女性的新形象,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艺术创作的极大空间。”曹海玲说,一根针,一双手,一群人,这个创作初衷与侯丹梅的想法一拍即合。
《锦绣女儿》主人公——绣娘阿彩的主要原型人物,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石丽平。2017年,曹海玲开始采风、创作,多次采访石丽平及多位苗绣传承人,历时三年,七易其稿,其中包含三次重大修改。最终,这个感人的贵州故事跃然纸上。
“在音乐、唱腔的编排上,《锦绣女儿》加入了苗语元素,我们希望通过‘民族+潮流’元素,开拓京剧表演更多的可能性。”领衔主演侯丹梅说。在该剧中,侯丹梅不仅以炉火纯青的京剧表演让观众倾倒,还以苗族四面鼓、多段苗族舞蹈表演惊艳全场。完成这一呈现,她仅用了20天时间。
“9月底,我在北京拍完京剧电影《代战公主》后,立即开始排练《锦绣女儿》。从背台词、学唱腔、练苗舞、过彩排直至正式上演,时间非常紧迫。”侯丹梅说,让自己感到难度最大的,是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把握,“我的第一部现代戏《布依女人》以及同名京剧电影,演绎的也是贵州少数民族。此次扮演阿彩,亟待摆脱与《布依女人》相似的表演模式,对于我来说有很大挑战。”为了实现表演的再一次突破,侯丹梅在短短的创作时间中多次到贵州苗寨采风,与石丽萍等苗乡绣娘交流,体会她们的内心情感,观察她们的日常生活,很快找到了表演的感觉。
侯丹梅说,这部戏表演的另一难点,是将苗族音乐元素和京腔京韵融合——既要有苗族音乐的特征,又不能失掉京剧韵味。“特别感谢王世明老师的作曲,拿捏得非常精到,让我们能将唱腔顺利融入。”
投入的创作过程也让侯丹梅难忘:“这部戏的创作过程中,大家劲往一块儿使,精益求精的团队合作精神换来了较为满意的呈现,再次体现了贵州京剧院上下‘一棵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