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马连良》——业精于勤少年郎
排练进行时
在长达二百三十余年的京剧史上,名家名剧层出不穷,马连良先生和他的马派剧目堪称佼佼者,饮水思源,马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京剧大家,与当初喜(富)连成科班对他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本剧就是从马连良先生入科开始,围绕他少年时期展开讲述的。
该剧从剧本创作到最终树立起舞台形象,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尤其像《少年马连良》这样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师生为创作主体、以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为主演的大戏、群戏,其中的艰辛更是可想而知。此次演出中两位青少年时代马连良先生的扮演者——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刘丰瑞和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老生演员裘识,更是日以继夜地排练,想用最贴近的状态展现马连良先生青少年时期的风采。这些照片鲜活地记录下了排练场上的点点滴滴…
排练现场
生活所迫,自幼喜爱京剧的少年马连良被母亲送进喜连成科班学戏谋生。学戏之初,马连良因为基础薄、条件差,加之性情内向木讷,遭到老师嫌弃,恨铁不成钢的郭先生一度想将他辞退。时值京剧名家贾洪林为借《朱砂痣》里的娃娃生来到喜连成,他慧眼识珠,相中了马连良。马连良有幸与贾洪林同台演出《朱砂痣》获得成功,得到赞誉,却也引起了其他学员妒忌,引发打斗,“连”字辈师兄弟相互帮助,增加了彼此的情义。
贾洪林的老生表演艺术深深地烙印在马连良心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马连良勤学苦练,不分昼夜,终因体力不支受伤回家休养。因家境贫寒,马连良拿出了自己积攒的饽饽钱填补家用,含辛茹苦的母亲爱恨交加,阻止马连良再赴班社求艺。叶夫人代表喜连成社长叶春善来探望马连良,带来贾洪林将到喜连成教戏收徒的消息,马连良喜出望外,说服母亲,再入喜连成。
正当喜连成筹办马连良拜师贾洪林仪式并演出《甘露寺》之际,却传来贾洪林病逝的噩耗。马连良哭祭贾洪林,倾吐一腔哀思,立誓将老师们的表演艺术和崇高精神发扬光大。马连良所演唱的《借东风》为日后创立马派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丰瑞 饰 马连良(少年)
【演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