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飞:苦尽甘来是幸福
幸福,字典上解释,作名词时,是指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作形容词时,就是称心如意的意思。关于幸福,处境不同、追求不同、定位不同,实现和满足的程度就各有不同。
前不久,备受海内外广大京剧爱好者关注的第十五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圆满结束,由10名京剧名家组成的专家评委会、由30名各地区评委、15名往届“十大名票”评委和5名媒体评委认真公平评选,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天津市和平公证处指派公证员现场监督下,经过4天的紧张工作,认真进行统计核算,最后评出的结果一经公布,通过全媒途径迅速在票友圈引起热传,本届京剧名票大赛冲出的头牌黑马,就是来自天津静海区的寒门农妇吴华飞。她演唱的传统京剧《楚宫恨》选段精美绝伦,以总成绩 96.19分的绝对优势一举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的第一名,被授予中国京剧“十大名票”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及时报道。站在频频闪亮的闪光灯前,面对鲜花和掌声,吴华飞的幸福感言,除了那成串的泪珠和哽咽的激动,用4个字来解读,那就是:苦尽甘来。一
吴华飞1967年出生在静海县西翟庄乡吕家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童时代的吴华飞性格开朗活泼,爱跳爱唱。小学一年级时她就跟着村里的小喇叭学会《红灯记》《龙江颂》等现代京剧里的经典唱段,而且有板有眼,成为街坊邻居和同学们公认的“小戏迷”。
那时,芙蓉出水般的吴华飞身材高挑,肢体柔长,举止大方,人见人爱。每当有人问起她的梦想,她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要唱戏!”命运,往往不是按照人的志愿那么地遂心如意。吴华飞11岁那年,父亲因病英年早逝,使得原本安稳的家庭出现一种失重感,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基本都未成年,生活条件十分艰难。不幸像一条河,让这个年少的女孩身溺其中,过早地体验了如何自立自强、吃苦耐劳。
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吴华飞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没有朝着理想前行,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放弃中考,带着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走上了艰辛的打工之路。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不怕吃苦,先后在当地的村办企业、乡镇企业的工厂车间从事计件劳动。为了多挣几个钱补贴家用,她不知疲惫加班加点,有时一天要干两天的工作量。
当年,一个天资聪慧的如花少女,为了现实放弃梦想,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牺牲精神,也是生活之无奈在吴华飞这个柔弱而坚强的女子身上的体现。吴华飞21岁时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结婚后第7年丈夫不幸病故。一个28岁的女人,带着一个不满5岁的孩子,这样的日子肯定会面对说不尽的困惑和无法排泄的委屈。在封建传统观念的世俗面前,吴华飞只能选择默默地走自己的路。多少年,她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孩子;一边咬紧牙关、含着泪水一步一个脚印地生活,一边用女人最坚挺的脊梁和最温暖的母爱陪伴着儿子读书、成长……二
如果把母亲比作阳光和雨露,那么孩子,就是禾苗、大树。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无非两层意思,一个是母爱,一个是希望。这,就如同吴华飞和她的儿子。
2005年,是吴华飞梦想开花的春天。这一年,她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静海第一中学。这是一个希望的开端。母子俩沿着这个梦的方向,从农村走进了城区,承租了一个落脚的小屋, 依然坚守着那个梦。
在那段时间,吴华飞抬起了头,开始展望新的生活。其间,她有缘认识了性格开朗的赵大姐。这位赵姐是一名京剧爱好者,经常去公园和票友们唱戏过把瘾,有时约着吴华飞陪她一起去。自幼就爱好京剧的吴华飞天生一副好嗓子,也是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强者。在赵姐的引导下,她打工之余,就挤出时间跟着赵姐一起去公园里听戏。从此,一个饱受精神寂寞被生活压抑的吴华飞经不住这种丝竹管乐的诱惑,便执着地开启自己的幸福之旅:“我要唱戏!”
一天晚上,在戏迷聚集的广场中央,吴华飞鼓足勇气自报家门为大家清唱了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京剧《秦香莲》,虽不专业,却引人入胜,赢得了不少掌声和好评。从此,她有了更大的勇气和自信,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
京剧是艺术,是国粹,那声声皮黄,句句板腔,宛若天籁之音……新的生活在吴华飞的世界翻开了新的一页。吴华飞耳里听的,眼里看的,脑里想的,嘴里唱的,几乎都是京剧,从此她的生活中增添了一项重要内容──京剧。尽管学习京剧演唱经历了鲜为人知的辛苦,但这门艺术的植入却使吴华飞单调的生活变得充实和快乐。
在京剧流派中,吴华飞喜欢“张派”也是一种机缘。多年前,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她被“张派”名家薛亚萍的京剧唱段所吸引,觉得这位老师唱得太好听了,那韵味简直无法形容。从此,她像着了魔似的反复地听,不分黑白忙闲,做家务时更是不无听戏,以至于做饭烧糊了锅,接水时弄得“水漫金山”。随着对京剧的深入了解,她渐渐地知道自己学习的唱段属于张君秋先生的“张派”艺术。带着对老艺术家的崇拜和敬重,吴华飞在学习演唱中更加由表及里、入情入戏。
那段时期,吴华飞的工作是为一家单位做饭,冬天夜长,她早晨5点钟就得从家里出来,在漆黑的路上,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大声唱戏或喊嗓子,简直是真迷真爱,如醉如痴。
三
吴华飞在京剧票友这条道路上一路走来,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多种因素中还有网络结下的奇缘。她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位恩师,得益于这位恩师的指导才成就了她的这份殊荣。
吴华飞自从爱上了京剧,自然在她的手机上就有了微信“京剧群”。这个群里天南地北票友众多,因为对京剧的共同爱好,让他们有缘成为群里的一家人,他们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弘扬国粹、传承京剧。作为这个京剧群中的成员之一,吴华飞由于一天到晚忙于生计在线交流并不主动,只是群主偶尔把她的K歌唱段发到群里,群里有位“张派”的资深票友──80岁的吴宝生先生。他在群里听到吴华飞的唱段,称赞她演唱得非常美,属于不可多得的好嗓子。于是,他在群里给吴华飞留言:怎么吴华飞上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加上群里人多,信息泛滥,很快就把老先生的留言淹没了。但吴老先生爱惜人才,仍然继续留言,想跟吴华飞建立联系,给予指点。最终老先生找到群主费尽周折,才和吴华飞建立了联系。吴老先生非常懂戏,是《梨园周刊》的忠实读者,还是一位资深的“张派”票友,更是一位无私传播京剧艺术爱好者。当他看到吴华飞是块好料,但必须经过打磨加工提高,才能成为一块美玉。他不图回报,只想义务给她指点迷津。
通过微信平台,吴老先生在吴华飞唱腔的吐字归韵等一些细节方面给予讲解,让没有接受过科班培养的吴华飞受益匪浅。吴老先生对她说,京剧最科学的发声方法是:软腭上提,上打头腔,气发丹田,是用唇齿舌喉综合唱京剧。当京剧演员、大嗓门的人天生比较少,那些各角都是喊嗓儿喊出来的,吃开口饭的嗓门小了可不行。最主要的还有一条:要耳音好、才能唱的生动。
吴先生言简意赅的专业讲解,让吴华飞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吴先生夸奖吴华飞在学京剧艺术的道路上下的功夫是“私功”,就是老先生授课两三个礼拜之后,她与老师再联系,将老师教唱的内容给老师听。老师对她的回课非常满意。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吴华飞在京剧艺术上真心热爱。因为有了吴老先生的指导,吴华飞的艺术水平才有了很大的提高。四
吴华飞所在的京剧票房团队──静海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是“和平杯”中国京剧金牌票房,这里活跃着几十位会使用各种乐器的老前辈。正是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老师们的辅导和举荐、鼓励和帮助,才使得吴华飞这个为生活苦苦奔波的票界明星脱颖而出。
当年,吴华飞刚刚被介绍加入这个票房团队时,感到眼前一亮,乐队阵容强大,大多都是当地的高手和权威的乐师。因为,自己没有太过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免有些底气不足,对入团唱戏没有自信。开始时,老师们对吴华飞的要求相当苛刻,直截了当地指出她的缺点,有时真是到了不留情面的地步,让她感到唱戏的学问太深,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吴华飞是个知恩明理的人,她知道老师严肃认真地教戏都是盼着自己尽快走上舞台,尽快出戏、出彩。
吴华飞暗下决心,练真功夫,无论生活再拮据,也舍得花钱购买最经典的京剧光盘;无论时间多么紧张,也坚持定时到票房接受培训,唱戏排练。老师说,因为吴华飞有过吃苦耐劳的经历,所以她学戏就有恒心、有定力,就必然会有成功、有惊喜。
2018年,在老师们的强烈推荐和热情鼓励下,吴华飞报名参加了第十四届“和平杯”京剧票友天津赛区的选拔比赛,首次亮相大赛舞台获得“金奖”,并受邀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作了京剧经典选唱,为迎接新票友族群更高级别的挑战增添了必胜的信心。
2020年10月,在海内外广大京剧爱好者热切关注的第十五届“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决赛揭晓的那一刻,人们惊喜地看到荣膺本届“十大名票”第一名的吴华飞──这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从农村走来的单亲母亲。她秉承与生俱来的艺术基因,赓续中国母亲朴实善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在生活的历练中不断地成长、成熟,并以坚强的意志默默地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用国粹京剧的天籁之美,再现着自己阳光的心态,表达着自己简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