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锁麟囊》中西皮流水欢快的板式余音绕梁。我抬眼看,电视机里张火丁披着红褶子饰演薛娘子,一幅团圆和美之景。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接触京剧,也是第一次去了解程(砚秋)派的唱腔。在一些人的记忆里,对京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国粹”二字。而我作为一个宝鸡出生的“00后”,对京剧的认识,在上初中之前还只是逛庙会时,手上捏着糖人,被家长举在肩膀上,远远地看见穿红戴绿的哥哥姐姐,在毯子上连翻十几个筋斗。总之,是令人高兴的。
这样快乐的记忆对我造成的影响,大概就是我特别乐意于接受京剧。刚刚初二时,我第一次看完了全本的《锁麟囊》,故事并不复杂,但是唱词对我来说确实有难度,单凭听不看词怕是很难懂,“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写富女遇贫后的心态转换,婉转而又深刻。整体上,戏曲编剧翁偶虹先生从朴素的思想出发,戏中两名主角均是书香门第,家门有别,性格有着富而骄娇、贫而卑悲的不同,却都是善良诚挚的,富女慷慨解囊,贫女十年耿耿思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与善的基本美德。而其余各色人物性格皆有章可循,从姓名得见身世,如落第举子,以致赤贫如洗的贫女之父——“赵禄寒”。这样精彩的故事由程砚秋先生独特的嗓音演绎,是极为恰当的。从那时,我便迷上了京剧。
先是旦角戏《春闺梦》《穆桂英挂帅》等家常唱段,而后接触了黄金搭档于魁智和李胜素,从余派老生便开始听忠义戏《断密涧》《八大锤》《二进宫》……听得多了,反而从头回来听起了程派旦角戏。父母见我喜欢,便找人引荐我这个“业余票友”给一名退休的程派演员做学生。
有一次上课结束,她邀请我去现场听戏,那是我第一次进戏园子,第一次进了后台。进去时,大家正在扮戏,很多人勾了脸还没勒头,叉着腰闲聊。看着他们,我心里升腾出四个字——“人中龙凤”,三分是扮相,余下七分便是周身那科班出身的精气神。见我跟着老师不敢作声,一个刚勾完脸从旦角化妆室走出来的花脸“哇”的一声吓我一跳,我才从那一屋子“佳人”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我还看到好笑的一幕,刚勾了脸的叔叔抱起一个演员的孩子,那孩子看着他的脸大哭,叔叔不停地解释:“你怎么不认得我了,我是你赵叔叔……”
后来在湖南上了大学,我也终于找到了同样喜欢戏曲的朋友。除了一起练习,我们还会讨论与京剧有关的问题。总而言之,戏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通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完善,值得去品赏。
在我看来,现在的一些媒体娱乐节目让人浮躁,书和古老艺术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民间艺术和舞台艺术都十分重要,戏曲的将来在聚光灯的舞台上,也在乡间、社区群众的舞台上,需要将这种“诗化”的意境美浸透在熟悉的生活情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