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整合重组后的第四年,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贵州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全面启动,景区景点已成为文旅融合的主战场之一。
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贵阳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贵州京剧院于国庆节期间,在青岩古镇演出19场:10月1日下午13:00在青岩古镇浪漫谷举办“戏聚星期五”国庆节专场;10月1日-3日,每日下午14:30、16:00在青岩古镇浪漫谷演出2场;19:30参加“大明志 锦绣华章”演出;10月4日-7日,每日下午16:00在青岩古镇浪漫谷演出1场;19:30参加“大明志 锦绣华章”演出;并于10月7日下午14:30,在青岩古镇浪漫谷开展“文化进万家,非遗进进景区“演出活动,7天现场流动观众达13000余人。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文化为底蕴,发掘贵州独特的文化资源。探索青岩古镇和国粹京剧融合的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促进文化资源资本化产业化,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融合发展,推动贵州省旅游资源外延扩展、内涵深化和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不仅促进了民族文化发展,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业创新发展。实现文旅融合,价值维新。
精彩剧照
《武戏风采》
《天女散花》
尽管天气炎热,每一场演出,演员们都全身心投入,一场结束,所有演员的演出服全部湿透。为防止演员中暑,舞美队工作人员给舞台加上了遮阳纱。因现场风力较大,遮阳纱上下摆动影响演出效果,为保障演出质量,演员们主动要求将其拆卸。
大明志 锦绣华章
走进幕后
贵州京剧院“舞台队”是一支组织合理、分工严密、训练有素、技术性很强的演出服务集体。在灯光恢宏、观众叫好的舞台上, 永远不会有舞美队的身影,他们是无名的幕后工作者。
贵州京剧院乐队
京剧的行话把乐队称为“场面”,最早是坐在“守旧”前,演员就在乐队前做戏,大约半个世纪前才挪到了幕侧。乐队分两部分,一部分叫“文场”,是管弦乐,以拉弦乐器胡琴(又称京胡)为主,伴以弹拨弦乐器,如月琴、三弦、琵琶、阮和吹管乐器等,“文场”的头目叫“琴师”;另一部分叫“武场”,是打击乐,头目叫“鼓师”,由不同类型的鼓、板、锣、铙、钹等组成,以鼓、板为主,小锣、大锣次之,与文场的胡琴、月琴、三弦并称“六场通透”。乐队的指挥者是掌鼓板的鼓师,但往往不如琴师出名。假如当天的主演是以唱功取胜的,那他所专用的琴师,经常要等主演登台之前才出场,从容地在乐队中最显眼的位置坐下来。“文场”的作用主要是为演唱伴奏,并演奏渲染气氛的场景音乐。“武场”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念白、演唱、舞蹈、武打,使其起止明确、节奏鲜明,场次的转换、舞台情绪的渲染等也都由“武场”承担。乐队在鼓师的指挥下,伴奏贯穿演出的始终,鼓师掌控的乐队伴奏如何,对于演员表演的成败至关重要。为确保演出顺利,贵州京剧院的乐队老师们每天都早早来到青岩古镇景区,为下午和晚上的演出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