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君领衔张君秋先生诞辰101周年专场演出
用心行腔,唱进观众耳朵里
今年是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诞辰101周年。为了继承发扬张君秋先生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连日来在中华剧院上演《望江亭》《西厢记》两部张派经典传统剧目,让广大戏迷大呼过瘾。
作为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弟子,赵秀君(上图)在这两出戏中将张派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赵秀君在《望江亭》中饰演的谭记儿扮相端庄秀丽,唱腔委婉;在《西厢记》中饰演的崔莺莺立体鲜活,将角色矛盾复杂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每每演出这两部戏,赵秀君在感念师恩之余也在不断提升自己。她对记者说:“通过这么多年学习张派,加上我对张派的认知和戏中人物的理解,对于演绎经典剧目,我一直坚持守正创新的态度。我们学习完老师的东西一定要消化,不能照搬,要根据人物活学活用,用声用腔都要有分寸感。不要一味追求舞台效果和叫好声,要用心行腔,真正唱进观众耳朵里。”
近年来,赵秀君在不断传承和打磨经典剧目的同时,其演出的新编京剧《珠帘秀》和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别宫祭江》也都颇受好评。不过,排演过程中她也有过困惑。赵秀君坦言:“之前排《别宫祭江》的时候,我做了很多的尝试,痛苦了好长时间。有时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唱,怎么张这个嘴。最后调试着唱,慢慢觉得自己唱的听起来舒服。不光是唱法,还有气息和声音,都得进入人物角色,投入到这个状态当中。”
谈到对于张派的传承,赵秀君说:“张老师在京剧四大名旦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和人物不断创新,使唱腔更符合人物,更有现代感。他的唱腔非常优美,自然、不刻板,而且音乐性强,运用了歌唱的元素,这就区别于一般以板式为主的京剧,像对声音做了美化,所以更悦耳动听。现在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学一些梅派的戏,听四大名旦,因为张老师曾经也是借鉴了他们的一些东西,然后融会贯通的。他的思想很活跃、不拘泥。他说,这些东西只要好你就要去学习,到你能用上的时候,不就能借鉴上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他特别善于学习,学习之后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当中——这也是我要向他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