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 新形象 新意蕴
——看京剧《双枪惠娘》有感
在众多以经典小说《红岩》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中,重庆京剧院创作演出的京剧《双枪惠娘》(编剧李莉、王丽芳,导演韩剑英)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作品。该剧以女性的视角,突出描写“红岩”故事中“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感动了剧场的观众。以新的视角塑造出了新的艺术形象,使“红岩”故事体现出新的意蕴,是该剧艺术创作的新亮点。在“红岩”故事中,“双枪老太婆”这个人物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在艺术作品中把她作为一个主要人物来描写,似乎还不多见。从这一点说,京剧《双枪惠娘》抓住这个人物进行艺术创造,无疑是一个新的创作视角。剧作围绕着“双枪老太婆”这个人物深入开掘,既写出了她独特的个性,也写出了她成长经历中的传奇故事,以及她作为革命战士的党性,对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塑造出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丰富了“红岩”革命烈士群像,弘扬了“红岩”题材的革命精神。
以情动人是该剧感动观众、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描写惠娘由一个普通姑娘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过程中,剧作没有只表现她参加革命后的事迹,而是从开掘她的情感入手,展现出她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的情感基础和思想追求,使这个人物的故事更具体、情感更细腻、思想更明确、个性更鲜明,形象更动人。剧作通过“追随爱人干革命”“临危受命挑重担”“革命路上显身手”“追求理想再出发”等情节,把惠娘这个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并以艺术的手法开掘人物心灵深处情感交织的闪光点,从而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可信感人的光辉形象。
“双枪老太婆”原名陈惠娘,是一位富家千金小姐,也是一位敢作敢当的个性化人物,“自小桀骜不驯,爹不敢管,娘舍不得管”。因钟情于自家的放牛娃韩鹏,求爹娘让韩鹏陪她读书,陪她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她自愿跑到华蓥山游击队找到韩鹏结婚。惠娘积极要求参加革命,在丈夫的鼓励下,苦练双枪,成为一名神枪手。在丈夫带领游击队掩护红军大部队转移,与数倍的敌人激战,游击队伤亡惨重,丈夫宁死不投降,跳山崖后生死不明。游击队群龙无首,眼看队伍将散,惠娘心急如焚,在游击队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她毅然接替丈夫,成为游击队的领头人,带领队伍继续坚持斗争。最终,在革命斗争的历练中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双枪老太婆”。
惠娘的成长经历并不是平坦的,经过了革命大熔炉的多次历练。如果说,她独自跑到华蓥山跟韩鹏结婚,是出于寻找真爱的心理——“妹儿跟着哥哥走,脑壳落地心也甘”,那么,当丈夫生死不明,游击队面临解散的关键时刻,她的思想顿时有了一个大幅度升华——“韩鹏啊韩鹏,你曾几次三番劝我入党,可我总说打仗杀敌,入么子党嘛。如今看来是我错了!”她感到自己有责任代替丈夫领导这支队伍。这不只是要为丈夫报仇,而是为了革命事业的延续,为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报仇,为消灭反动派,争取全国胜利而奋斗。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党的教导和路线指引。
以充满激情的演唱,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是该剧突出的艺术成就。这与导演对该剧创作的整体把握和演员的激情表演分不开。导演在对革命历史题材意蕴深入开掘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演员的表演充满激情,程联群扮演的陈惠娘最为突出,演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激烈、敢作敢为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了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与思想升华。从初上华蓥山找丈夫结婚时的纯真与顽皮,到接替丈夫领导游击队后的沉着、冷静、智慧,与果敢。她阻止雷虎带队伍下山,不是用命令的方法压制,而是以情换心,说服雷虎。在游击队粮食、弹药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她执意要送雷虎粮食、枪支,以此打动了雷虎,“留”住了雷虎。江姐丈夫老彭被敌人杀害,组织派她加入华蓥山游击队。惠娘从情感上推心置腹地安慰她,从精神上劝慰她,从行动上支持她,使江姐很快从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焕发精神,与惠娘并肩战斗。第六场下山取情报,偶遇爱人韩鹏(为掩护革命同志装成一个疯疯癫癫的疯子)时的兴奋与内心情感的复杂,在“思念亲情十六载, 蓦相逢,心底热血沸腾开”“直想扑进亲人怀”的唱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想救回丈夫,可是当雷虎想“把韩司令抢回来”时,她又厉声制止——“我岂能只顾一己之私、一人之情、冲动莽撞、冒险行事、打乱计划、有损大局?”这充分表现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为解放大众、不徇私情的奉献精神。可是,当重庆解放时,传来的却是丈夫韩鹏与关押在歌乐山监狱里的革命者被残害牺牲的消息,这让惠娘心绪难平——“半生念想泪无尽,一世深缠情有根”。她只得代替丈夫去走访、安慰烈士的亲人,“一家一家去告诉,至亲因何献此身。一家一家去告诉,烈士英名万古存。一家一家去告诉,他们是,垫石铺路,新中国的有功臣!”程联群把对人物的感情融入演唱之中,情绪饱满,韵味十足,演出了人物的真性情和独特个性,张扬了人物的革命精神。此外,张军强扮演的韩鹏,演出了人物的豪气与正气;周利扮演的江雪琴,表演典雅大方,演出了人物的正义与奉献精神;刘晏扮演的赵亮、张青扮演的雷虎、孙赫远扮演的韩威、邵晓白扮演的孙二嫂,其表演都非常精彩,演出了人物的独特个性,为人物形象塑造增添了亮色。
该剧的舞美简约大气,音乐衬托主题。开场的滑竿运用灵活自如,在音乐的配合下,突出体现了地方特色。结尾时,舞台背景正中出现了众多英雄牌位,这真是神来之笔!这种方式把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展现在观众面前,与惠娘的大段演唱相呼应,使得“烈士英名万古存”。看到此情此景,观众心生震撼,而革命烈士的英名也随着该剧的演出,永久地留在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心中!
当然,该剧在叙事时运用回忆与闪回的手法,有时跳跃性较大,而故事情节之间的衔接不是很紧密,给观众带来了一定欣赏方面的困难,尚需进一步打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