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戏:谁来接于魁智的班?
九十年代起,于魁智就占据了国家京剧院第一老生的位置,他还一度担任剧院副院长。毫不夸张地说,国家京剧院这三十多年就是“于魁智年代”。如今,61年出生的于魁智也六十岁到了离开舞台的年纪,那么谁来接班呢?这不只是于魁智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国家京剧院一批至今占据舞台老演员的接班问题。
由此联想到北京京剧院近些年推出的“九大头牌”和“十三杰”。“九大头牌”显然是模仿当年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赵五大头牌的模式,当然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九大头牌”是谭孝曾、赵葆秀、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董圆圆(董圆圆调走后,张慧芳补上)、陈俊杰,显示了剧院雄厚的人才队伍。最近又推出了“十三杰”,是“九大头牌”之后的人才新梯队。他们是谭正岩、杨少彭、张建峰、张馨月、窦晓璇、姜亦珊(已故)、郭玮、常秋月、方旭、包飞、康静、翟墨、詹磊。不应回避的是,戏迷们对于这两份名单是有质疑的,对于某些入围者的资质有看法。但是,这两份名单基本符合北京京剧院演员力量的现状。
面对京剧人才匮乏,北京京剧院未雨绸缪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现在不是产生“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年代,如今京剧“边缘化”,没有那么多演出,没有那么多观众,演员没有那么多露面的机会,如果剧团再不为演员成长和成名做点努力,那么一个缺少名角的剧团怎么赢得观众?没有名角的演出怎么能卖的出票去?所以,北京京剧院致力于造就名角,提高剧团的声誉、为新编戏的推出做好舆论准备。像最近他们排演的现代戏《许云峰》,还不是靠谭正岩、杜镇杰、朱强这些名字来吸引观众。五六十年代排演现代戏的一大经验就是“人保戏”,一出新戏,著名演员全部上阵,观众就算不冲着戏,还冲着人呢。如果戏新、人也新,谁还看呐?
一个剧团如果生旦两个行当没有相当号召力的领衔主演就唱不成戏。北京京剧院1979年成立后,最初有旦角张君秋、赵燕侠、梅葆玖、李慧芳,生行有李宗义、谭元寿、马长礼;接下来旦角有李玉芙、杨淑蕊、孙毓敏,老生有张学津、李崇善、安云武等为主力,演出十分兴旺。随着老一辈的相继离去,名角越来越少,演出吸引力也就直线下降,于是“九大头牌”和“十三杰”应运而生,事实证明,剧院的这些做法的确起到了提高演员知名度的效果。如果问北京京剧院如今的老生是谁,戏迷们会立刻回答,有谭正岩(尽管有争议,但名气不小)、杨少彭、张建峰、张凯……。北京京剧院也注重流派传承,马谭杨奚梅程荀张裘都有传承人。以马派为例,马连良入室弟子张学津在剧院专演马派戏;张之后有朱强,现在名震全国;朱强之后,则有张凯、穆雨等继续接班,从马先生算起,马派艺术至今已传四代。
推出“九大头牌”和“十三杰”也凝聚了青年演员队伍。前些年,还有全国金奖大赛之类提高年轻演员知名度,于魁智等就是这样脱颖而出的,如今这些大奖赛也没有了,剧院如果再不搞些树立榜样的活动使有作为的演员名利双收,那年轻人就更没有奔头了。
国家京剧院的情况如何呢?长期以来三个团的台柱子仅有于魁智、张建国、李胜素、李海燕、袁慧琴、董圆圆(后调入)几位。现在这几位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似乎缺少成熟的、知名度高的人接替他们。应当说,国家京剧院的后备人才并不缺乏,每年中国戏曲学院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全凭国家京剧院挑选,但进入剧院的人普遍没有冒尖。八十年代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和大专班有前途的演员,参加过1980年那次《四郎探母》的七天演出,得到观众认可,后来加入国家京剧院,除了陈淑芳红过之外,其他人都默默无闻了。刘子蔚和赵永玮是剧院两位不可多得的大武生,得到观众好评,最后却全都离开剧院,海外谋生。于魁智演出要用马派老生时就要外借朱强,要用架子花就要外借杨赤,要用铜锤就要外借孟广禄……,这当然是于魁智演出要保持强强联合阵容的需要,但同时也说明剧院长期以来高端人才和流派行当的匮乏。
中国京剧院历来有重创作、轻人才的“传统”,剧院成立时广招贤才,三个团人才济济,行当齐全。剧院重视剧目创作,无论是否需要,都是剧团几大头牌一起上,一些流派演员的特色得不到发展,甚至搁置不用,像青衣花旦黄玉华,之前是独自挑班的名角,在剧院却没有演出的机会,最后只好离开剧院。还有二团唱老生的张元智,能和景荣庆唱《野猪林》,但也没有一展其才的机会,最后只能是演演零碎角色,连二路老生都轮不上,因为前边还有李世章、李甫春呢。所以,当时李万春、赵燕侠死活都不去中国京剧院,而愿意自己挑班,多挣钱不说,而且演出自主。一般演员倒是愿意去,生活有保障么。
中国京剧院最兴盛和有希望的时期是1958年中国戏校前两期毕业生分配到剧院成立四团时,杨秋玲、孙岳、王晶华等排演的《杨门女将》等几出大戏轰动剧坛,随后钱浩梁、冯志孝、夏美珍充实到一团,曲素英、吴钰璋、刘琪等充实到二团,使得中国京剧院充满了生气,这些年轻的名角逐渐成为剧院的新一代主力。
九十年代中国京剧院更名为国家京剧院,但中国京剧院一些有影响的流派却没有传承下来。李少春还好有个于魁智顶替,袁世海的得意弟子杨赤远在大连,杜近芳在剧院内曾收过陈淑芳,如今也不唱了,杜去世前收过两个不错的徒弟丁晓君和窦晓璇,却都不在国家京剧院效力(前者在战友,后者在北京京剧院)。李和曾的高派曾在剧院内独树一帜,后来招收了个高派老生李文林,但没见他演高派戏,光跑二路了。中国京剧院的老艺术家们在国家京剧院失去了传承人。
最近,听说北京京剧院的杜喆调到国家京剧院,杜是文武老生,唱过《野猪林》等李少春的戏,嗓音有点像李宗义,是一位潜力大且有一定影响的演员,但进院后却没什么动静了,剧院千万别让他窝在那里。国家京剧院还有一位老生马翔飞,《智取威虎山》《四郎探母》都拿的下来,但露面不多(可能院里人多,要轮流排队登台吧),他和杨少彭、凌珂等是同门师兄弟。对于这些有潜力的演员必须允许拔尖出头,要多演出,多给他们造声势,打响知名度,不要光说他们有潜力,而应尽快让他们的潜力释放出来。说到这里可以看出,“谁来接于魁智的班”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应当意识到,现在提出大概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