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长荣京剧院《四郎探母》昨日火爆上演
四郎探母
“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 ,有一件心腹事不敢明言。萧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我的母押粮草来到北番。我有心回营去见母一面,怎奈我身在番不能过关......”
3月4日晚7点,在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京胡锣鼓声中,伴随着行云流水般的西皮快板经典唱段,由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复排的大型传统京剧《四郎探母》在淮安人民大会堂火爆上演,现场反响十分热烈。数百位市内外观众在阵阵掌声和盈盈泪目中再次重温了这一经典剧目。
为了持续助力“幸福淮安 文旅惠民”演出活动,进一步打造文旅惠民品牌,展示地方戏剧艺术魅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江苏省长荣京剧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精心统筹安排,充分做好排、练、演的一切后勤保障,并持续深入贯彻戏曲人才专业化的先进理念,着重对年轻人才队伍的培养,为接下来的成功演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执行排练《四郎探母》由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副院长杜九红和佟启新担任。本着“滴水穿石”和“精益求精”的一贯精神和原则,亲身示范,悉心指导,匠心打磨。在整个对词、说腔、说戏、坐唱、排练、撞响、响排、彩排过程中,严格要求演员精读剧本,认真揣摩人物情境,走进角色内心,用心去塑造人物。尤其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乐队之间、演员之间、演员和乐队之间均反复多次磨合,直到配合亲密无间,浑然一体。
细节决定成败。大到整个舞台呈现,小至青年演员的旗鞋步伐,一个妆容,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务求尽善尽美,绝不容有丝毫马虎。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全院演职人员上下齐心,通力合作,倾情排演,在短短二十来天的时间里,一部近三个小时的传统大戏,得以和观众准时相约。
薪火相传,初心不变。
从艺先立德,传德再育人。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
本次演出,由著名麒派老生、国家一级演员姚中文,著名梅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刘维青,国家一级演奏员郭军,携一众青年演员、演奏员联袂出演。在排练过程中,老师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悉心点拨,体现了老一辈名家艺人对新人的“传帮带”精神和殷殷期许关爱之情。
正是在此熏陶之下,后辈们潜移默化,汲取养分,不断取得新的成长和进步,在攀登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
梅麒程荀,争妍斗艳
流派纷呈,交相辉映,是本次演出的一大亮点。全剧涵盖了麒派老生姚中文、梅派青衣刘维青、程派青衣史芳玮、荀派花旦朱俊好、叶派小生张乔迪等诸多流派,自带流量光环,各有众多的粉丝和拥趸。
在演出前几个小时,不少观众就呼朋唤友,扶老携幼,陆陆续续进场了,许多家庭更是组团前来。
更有不少资深票友,带好“武器装备”早早进场,占据有利地形,可谓“长枪短炮”应有尽有,一边摄影、一边直播,忙得不亦乐乎,一脸的幸福和陶醉。
演出现场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观众大呼过瘾,叫好声不断。
多年来,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在“幸福淮安 文旅惠民”等演出活动中,推陈出新,守正创新,致力于精品佳作创排,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凡有所演,皆受观众追捧,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许多观众在看完演出后,都是意犹未尽,拍手鼓掌,久久不愿离去。许多粉丝跑到台上,向自己的偶像献上鲜花,再合影留恋,这才满足地走出剧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