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的特点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尽管诞生地在北京,但与开埠后的上海相比,北京京剧班社的演出,在市场化经营的灵活度上有所不及,特别是在宣传名角、舞台灯光效果等方面,上海都有所创新。上海剧院的兴盛,也促使谭鑫培、程砚秋、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等北方名角纷纷南下,得到南方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半月戏剧》杂志作为戏剧专业期刊,诞生于上海京剧创新与繁盛的背景之下,成为当时的热销杂志。
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半月戏剧》杂志中的演出照片,再现了当年北派京剧名角南下演出的场景。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扮演杨贵妃(摄于20世纪50年代)
梅兰芳题词“纳于轨物”
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3期民国时期的《半月戏剧》杂志。《半月戏剧》是一份专业的戏剧杂志,该杂志虽然诞生在上海,但在全国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这家杂志的撰稿人里,有大名鼎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俞振飞,以及剧作家田汉等。这份杂志留存了南北名角的演出影像,对研究民国时期京剧发展历史有参考意义,杂志刊载的各种广告,也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民俗提供了资料。
1937年4月,《半月戏剧》杂志在上海创刊,主编为郑子褒(戏曲剧评家,别号梅花馆主)。首发销量为2.8万册,在当时属于畅销了。开局虽好,但由于战争等原因,《半月戏剧》曾三次休刊。1946年11月1日,在《半月戏剧》第三次复刊号上,刊登了梅兰芳题写的书法:纳于轨物。轨物,是规范的意思。纳于轨物表达的是梅兰芳对杂志终于走入正轨的喜悦心情。梅兰芳除了京剧表演,还擅长书法和绘画。艺术是相通的,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清丽秀雅,神形兼备。他爱花,喜欢种花,尤其是牵牛花。《半月戏剧》创刊号刊登了梅兰芳的《花杂谈》一文,谈到他从22岁左右开始种花,最爱牵牛花。他曾出访日本,发现牵牛花有百余种,于是引入家中试种成功。他出访欧洲,发现国外的园丁将五色草种成西文,他特别欣赏,回国后也在自家院子试种,将五色草种成英文欢喜两个字。爱花的梅兰芳,也喜欢绘画。他有许多绘画老师,个个满腹经纶。比如康有为的弟子罗瘿公,曾编纂有历史笔记《庚子国变记》;《红树双猿图》的画家王梦白;有“京师四大家”之称的陈师曾、齐白石、凌文渊和陈半丁。
梅兰芳还专门拜齐白石为师学习绘画,师生交往成为佳话。
齐白石在回忆录中记述了1920年秋天,梅兰芳在前门外北芦草园的“缀玉轩”书房中接待他的场景:“梅兰芳家里种了不少花木,光是牵牛花就有百来种样式……他唱了一段贵妃醉酒,非常动听。同时在座的,还有两人:一是教他画梅花的汪霭士,跟我也是熟人;一是福建人李释堪,是教他作诗词的,释堪从此也成了我的朋友。”1924年,梅兰芳正式拜师齐白石,只要有空闲,他就会按时到齐白石家里学画。有一次他们一同被邀请赴宴,齐白石不慎将请帖弄丢了。身穿旧布袍的齐白石受到门房的盘问,在门外非常尴尬。梅兰芳看见后,赶紧出门迎接老师,并亲自搀扶着他走上前排,向大家介绍说:“这是名画家齐白石,也是我的老师。”
齐白石送梅兰芳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配诗一首,诗云:
曾见先朝享太平,梅兰芳收到画后,也非常激动,回诗一首:
师传画艺情谊深,梅兰芳和为《半月戏剧》所题词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步步紧逼。国难当头,程砚秋面对祖国大好山河遭到侵略的惨状,痛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激发全民族的抗战激情,尽到一名艺人的社会责任,程砚秋根据昆曲《铁冠图》改编并排演了抗战新戏《费宫人》。《费宫人》这出戏分为“撞钟”、“焚宫”、“守门”、“杀监”、“刺虎”、“祭坟”等戏场,表现了宫女在国破君亡时,不惜生命,报仇雪耻。
根据昆曲《铁冠图》改编的京剧《费宫人·刺虎》,原载于《明史·列传·后妃传》。明朝末年,宫女费贞娥年方十六,为公主的贴身侍女。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后,崇祯皇帝在破城之日,吊死在紫禁城的煤山,宫女费贞娥决心报仇。李自成将她赏赐给自己的手下大将——“一只虎”李过,让其与李过成亲。成亲之夜,费贞娥假意殷勤劝酒,将李过灌醉,用刀将李过刺死后自刎而死,以死殉国。此剧的演出,表达了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程砚秋先生绝不妥协的爱国情怀。
据史料记载,程砚秋的表演非常精彩,极具特色。除了京剧昆曲两下锅(京剧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刺虎”一场,本来昆曲的唱腔和表演就非常精彩,很有特色,程先生为了突出一些剧情,另辟蹊径,一改昆曲节奏慢的常态,将最后结尾一段的昆曲曲牌改成节奏和情绪都非常激烈的“西皮快板”,愤慨激昂,效果特别强烈。程先生这么一改,这段的感觉就大变样了,这样演唱比用昆腔更能表现人物此时此刻恨、怨、仇、惧的那种情境以及人物情感。在最后一场戏“祭坟”中,程砚秋饰演的费贞娥全身素缟,去煤山崇祯帝的自缢处祭奠,抒发亡君之悲和亡国之痛,令人痛断肝肠。画报照片中的背景为紫禁城,巍峨雄伟,非常有气势。俞振飞扮演崇祯帝,侯喜瑞饰演李闯王,吴富琴饰演公主,钟喜久扮演“一只虎”李过,画报特别说明饰演“一只虎”者,为老伶工钟喜久,与侯喜瑞为同科弟子,据京剧史料,喜字科学员中,富连成科班的钟喜久,是富连成喜字科净角,比侯喜瑞早一年入科,身量高,嗓子好,唱净为祖师爷赏饭吃,在班里艺压众人。俞振飞在此剧中戴髯口,以昆曲官生,饰演崇祯皇帝,将一位穷途末路的亡国之君演绎得真实感人、入木三分。
据《程砚秋史事长编》,此剧于1937年4月9日、10日首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1937年6月4日、5日在北京首演于新新大戏院;1938年11月26日再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场场爆满。
1947年1月15日发行的《半月戏剧》刊登程砚秋《游园惊梦》剧照
梅程在沪共同义演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中国大戏院与文明大舞台、天蟾舞台、共舞台一起并称为上海四大京剧舞台,作为南北京剧名家都青睐的京剧舞台之一,北派京剧名伶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人都曾在此献艺。
据《梅兰芳传略年谱》记载,1932年,梅兰芳从北京迁居上海。1933年初,梅兰芳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次上演了创编的新戏《抗金兵》。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金人南侵,直抵长江北岸。润州守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共同谋划抗金,梁红玉亲自调兵遣将,并命两个儿子一起奋勇上阵杀敌。她和韩世忠巡视各营,鼓励士气。次日,双方在金山江面大战,梁红玉擂鼓助战,又亲率女兵接战。韩世忠率二子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金兀术在各路大军齐攻之下,被诈作向导的宋兵王达引到黄天荡,韩世忠夫妇领兵水陆并进,将金兵围困绝地,遂获大捷。
1936年2月26日,梅兰芳在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了创编新戏《生死恨》。这部戏后来被拍摄成电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戏曲片。1938年年初,梅兰芳携家眷和剧团演职员再次赴香港演出后,全家留居香港。在抗战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半月戏剧》文章中谈到抗战时期,梅兰芳、尚小云、孟小冬等名伶,为保持爱国节操,闭门谢客,不参加商业演出,从不为日本人演出,也更不会出现在上海的京剧舞台上。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梅兰芳才重新登台,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与俞振飞合作演出了昆曲《断桥》、《游园惊梦》等剧目。
1947年1月15日,《半月戏剧》杂志刊登广告,由梅兰芳领衔梅剧团,与杨森宝、杨盛春、刘连荣、姜妙香、俞振飞等团员,每晚七时在中国大戏院演出。中国大戏院原名三星舞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牛庄路704号,1930年初建成,原定于1月30日正月初一开业。但由于上海流氓大亨黄金荣的捣乱,称舞台名为荣记舞台方能开业,经再三调解求情,更名为三星舞台。于是,中国大戏院只能推迟开业。
自从中国大戏院邀请梅兰芳剧团演出后,天蟾舞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邀请程砚秋剧团来沪演出。中国大戏院的梅剧团阵容强大,老生有杨宝森、哈宝山、王少亭;小生俞振飞;武生杨盛春;旦角芙蓉草;武旦班小超;老旦何润初(刘斌昆反串);净有刘连荣、王泉奎、叶盛茂、杨荣楼;丑有萧长华、刘斌崐、韩金奎。
天蟾舞台程砚秋的秋声社阵容也非常整齐,老生有谭富英和王少楼、张春彥和李世霖;小生有叶盛兰、储金鹏;武生有高盛麟;旦有钟连芳、吴富琴;武旦有阎世善;老旦有孙甫亭、何盛清;净有袁世海、郭元汾,苏连汉;丑有曹二庚、慈少泉、李四广。双方的阵容都很强大,让喜爱梅剧也爱程剧的观众们过足了戏瘾。
《半月戏剧》杂志详细记载抗战胜利后,戏曲界进行了31场营业演出和义演。为庆祝抗战胜利、建立抗战蒙难救济基金、援助在抗战中殉国的烈士家属、建立东北慈善经费,戏院联合北平公会福利基金,邀请梅兰芳剧团和程砚秋剧团共同在上海举办三次31场、共108天营业演出和义演。其中第一次在美琪剧院,进行为期10天的营业演出;第二次在南京剧院,演出为13天;第三次在皇后剧院,演出为25天;第四次在中国大戏院,演出为60天。梅剧团参加义演的演员有姜妙香、俞振飞等演员;程砚秋的秋生社演员有程砚秋、马连良、赵荣琛、袁世海、李少春、叶盛兰等演员,参加义演的共有40多人。
义务演出的地点有兰心、美琪、天蟾、皇后、南京、中国大戏院和黄金戏院。演出的剧目有《刺虎》《游园惊梦》《思凡》《断桥》《奇双会》《龙凤呈祥》《宇宙峰》《汾河湾》《宝莲灯》《四郎探母》《御碑亭》《春秋配》《虹霓关》《王宝钏》《霸王别姬》《穆天王》《打渔杀家》《四五花洞》《女起解》《法门寺》《贵妃醉酒》等30个剧目。熟悉京剧的观众都知道,大部分剧目至今仍在演出。了解《四五花洞》的观众并不多,这出戏是一出神怪剧,取自《水浒传》中的两个人物潘金莲和武大郎。武大郎的炊饼生意不好做,与潘金莲发生口角后,离家出走投奔兄弟武松,半途遇到五毒精幻化成的潘金莲。后来惊动了官府,包拯也难辨真假,于是请来张天师,方降伏众妖怪。后来四对人演出两真两假,就称为《四五花洞》,八对演出称为《八五花洞》。
南北名角合演《四郎探母》
“吉祥戏”也称为“吉庆戏”,是京剧界和票界逢年过节、喜庆堂会、社团成立和同仁欢聚时,经常献演的一类吉利、欢快和热闹的剧目。“吉祥戏”寓意喜庆和祥瑞,多取那些角色众多,内容欢快、热闹的群戏。名角“挑班”,也常选取拿手、寓意良好的热闹戏文,作为自己的“吉庆戏”。京剧界的吉祥戏有《龙凤呈祥》《定军山》《英雄会》《百寿图》《锁麟囊》《红鸾禧》《四郎探母》等。其中《四郎探母》和《龙凤呈祥》剧中行当齐全,集老生、花脸、青衣、小生、老旦与丑角于一台,唱、念、做、打非常精彩。场面宏大,情节生动。唱的、听的、看的都过瘾,时至今日久演不衰。
1946年11月1日,《半月戏剧》封面为京剧《四郎探母》,由梅兰芳出演铁镜公主,王琴生饰演杨延辉。这个故事有真实的背景,宋太宗北伐辽国,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宋军先胜后败,损兵折将。“四郎探母”就是在这一真实的背景下,以杨家将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虚构的故事。杨业的第四个儿子杨延辉在金沙滩一战中被擒,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成婚,做了辽国驸马。十五年后,辽宋又战。佘太君奉旨亲自出征,与杨延昭率大军至雁门关下,与辽军对垒。杨四郎思母心切,却苦于无法过关。其妻铁镜公主得知实情,设计巧取令箭,助夫成功过关至宋营探母。杨四郎遵守承诺,连夜赶回辽邦,仍被辽萧太后发觉,萧太后大怒,欲斩四郎,经铁镜公主苦苦求情,才将四郎赦免,一家人和好如初。《四郎探母》作为经典剧目,梅兰芳与许多京剧名伶合作演出过。
《四郎探母》剧目流传下来的录音有1947年版南北名伶在上海中国大剧院合演的实况录音。1947年9月12日,南北京剧名伶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四郎探母》。从现存的实况录音中可知,演出名家有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李少春、芙蓉草、姜妙香、马福禄、高玉倩等,各派名家粉墨登场,为戏迷演绎经典名剧。众名家各具特色,奉献出一台韵味十足的经典剧目,成为京剧保留剧目之一。
1947年《半月戏剧》刊登梅剧团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的广告
前门俩剧院打擂台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后,北京与上海的戏剧舞台一样,京剧名伶竞相表演剧目。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是京剧界的名角,他们为剧院赚来票房收入,是因为戏迷们花钱听的是名角的戏,这样才解渴过瘾。梅兰芳剧团的大戏《四郎探母》,让戏迷们听得直呼过瘾,而《卖马》《碰碑》《定军山》《战太平》《珠帘寨》等剧目,一般戏迷看了觉得不解渴。戏院倘若票价低廉,犹有可说,如无角儿照样想挣大包银,想赚钱的剧院想捞一票,结果是全都失败,因为出大钱,看小戏,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的事儿。
在《半月戏剧》第六卷第二期,就刊登了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徐慕云的文章《须生的头牌靠不住了》。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北京前门外两个戏院中京剧名伶打擂台的故事。徐慕云,江苏徐州市人,曾创办上海戏剧学校和中华戏剧学校。他广交梅兰芳、言菊朋等为艺友,还向程砚秋、焦菊隐学习办学经验。他先后出版《梨园影事》和《故都宫阁梨园秘史》姊妹篇,讲述从清代至民国戏曲演员的故事。前门外有两个剧院,相距不远,一个叫开明,一个叫新明。开明的主角是梅兰芳和王凤卿,新明则有余叔岩和杨小楼、白牡丹(即荀慧生)、陈德霖、王长林、钱金福等。新明的阵容如此强大,但在当时仅仅和开明打了个平手。
民国时代的前门外,细数应不止12条胡同,亦不止36家戏楼。首先,肉市街路东有广和查楼,大栅栏西口有广德楼,东口有庆乐园,中间有三庆园,和大栅栏正对的鲜鱼口有天乐园,和大栅栏丁字形相切的粮食店街有中和园,一拐弯的门框胡同有同乐茶园,再加上珠市口柳树井街的第一舞台,路南的开明戏院,西口的新明戏院,煤市街的文明茶园,前门外西河沿的正乙祠,一路算下来,简直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名角荟萃,使观众大过戏瘾。
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当年竞排本戏(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计时至少在六刻(90分钟)与八刻(120分钟)之间,凡是出钱看戏的人都不觉得冤枉。所以许多年来全是旦行悬挂头牌。后来,马连良等名家排本戏,而以《哭秦琼》《胭粉计》《借东风》《春秋笔》以及全本《黑驴告状》等,庆奎《赠绨袍》复由郝寿臣搭配合演,尤觉相得益彰。这样总算给老生行当争了一口气。抗战前后,南方的麒麟童表演《明末遗恨》和《追韩信》,博得好评。抗战期间,四大名旦中梅兰芳退出舞台,蓄须明志。尚小云专办科班,培养后备人才,这两人退隐,京剧演出市场受到很大影响。直到抗战后复出,观众才见到久别重逢的名角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