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剧场艺术,虽然线上观看无法完全展现这门艺术的震撼,但可以让更多观众接触京剧,开拓出新的传播之路。”京剧名家、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新媒体传播与普及,将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现场感受京剧魅力。”
61岁的杨赤已从事京剧艺术51年,是京剧袁派花脸表演艺术家,有“全才花脸”之誉,曾荣获“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奖项。针对国粹京剧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杨赤态度鲜明:“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对于国粹京剧当然是好事。”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线下很多剧院时常要暂停演出,这时候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很多戏迷观看京剧的重要渠道。
“线上看戏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可以拓宽观众群体,让更多的‘90后’‘00后’了解到国粹艺术,引导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对剧院、演员都是非常好的宣传媒介,不仅能够缩短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更多演员走进大众视野,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杨赤说。
事实上,大连京剧院近年来始终在探索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宽国粹京剧传播渠道。杨赤说,大连京剧院相继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账号,戏迷观众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随时了解到院团最新动态、演出资讯等。此外,大连京剧院还积极参加“云端艺术季”“京剧的夏天”等线上展演,不断让国粹艺术展现时代活力。
在杨赤看来,这些年来,得益于戏曲进校园、新媒体平台传播等,越来越多青年人走进剧场欣赏国粹艺术,剧场观众爆满的场景也不断出现,“我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台下80%都是年轻人,令人震惊。”他说,京剧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今社会中,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很大,受众群被渐渐分散,但是京剧艺术的价值和魅力历久弥新。
对于如何更好地传播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吸引更多青年观众,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杨赤曾提案,“高校与专业艺术团体合作,制定传统艺术必修课的常态化系统化教学规范,培养传统艺术专业讲师或客座教授,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等艺术实践并重的方式,充分利用各地文化、艺术、教育资源的合力,多措并举,多方联动,为高校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领域开拓思路,为活跃传统艺术市场积累受众基础,让中国传统艺术在高校扎根,切实讲好文化自信这堂必修课。”
国粹京剧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对青年京剧演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杨赤认为,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对青年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全国各院团演员,尤其是青年京剧演员,一是自身存在着基本功不扎实,技巧掌握不牢靠,对自身要求过于松懈等问题,二是缺少比赛锻炼的机会,勤学苦练的演员得不到演出实践和展示机会。他建议,恢复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等,“因为只有演员个人业务能力提升了,艺术水平过硬,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内容为王”,只有好的作品才能“留下观众”。杨赤表示,近年来,大连京剧院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也一直秉承着“创新”理念进行发展。围绕建党百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大连京剧院先后推出原创剧目《公仪休》《邓稼先》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得到了业界专家和现场观众的好评,“大连京剧院计划于今年7月推出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京剧现代戏《承诺》。”
“我认为线上和线下应共同发力,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京剧魅力,最终让国粹京剧回归剧场。”杨赤认为,“坚持舞台艺术,做好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舞台作品,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爱上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