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带来全新体验,青年剧评人为京剧《母亲》创新点赞
武汉京剧院创排的京剧《母亲》在天一戏院沉浸式表演。记者任勇 摄
5月15日至6月6日,武汉京剧院创排的京剧《母亲》在天一戏院进行了17场“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系列公益演出,以近距离、沉浸式表演给观众以感动。6月7日下午,京剧《母亲》主创及多位青年剧评人相聚文艺沙龙,围绕小剧场版京剧《母亲》的创作畅谈红色题材文艺精品在新时代如何创新演出形态。
本期文艺沙龙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武汉京剧院承办。京剧《母亲》自2021年3月首演以来,先后入选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入选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入选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并被选为开幕式展演剧目;入选第四届湖北艺术节闭幕式展演剧目并荣获“楚天文华大奖”。
在此次系列公益演出中,《母亲》在不足百人的天一戏院打造了“工字型”舞台,歌队在观众们身后唱响,立体环绕式的表演,让观众们真正体会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少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甚至有观众投入到剧情中,情不自禁地为“母亲”葛健豪捡起拐杖。
来自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的刘慰东对小剧场版《母亲》创造的全新舞台样式、构建新的观演关系而点赞,他直言“小剧场给我带来全新的感受”。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邓斯博表示:“小剧场版本让我惊喜,创新感很好,多维度视点的表达,让剧目有趣味性。同时,该剧唱腔精美,声音充满浸润感。歌队从观众后方进来,给人气势恢宏之感。”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魏林为该剧连演17场而鼓掌,希望该剧能继续打造成为小剧场精品剧目。
青年剧评人们建议,小剧场版《母亲》还可以在人物的设定及服装、舞美等细节上进一步的完善,如突出剧中鞋的意象,将京剧舞台上少见的“跷功”与葛健豪这个人物的革命性结合,让“跷功”更具功能性。
据介绍,京剧《母亲》将进一步打磨提高,冲击下半年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