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一家亲 ・ 青春向艺行
成渝同演一台戏 两地青年演员演绎京剧《四郎探母》
成都站·演出再放异彩
在结束了6月19日重庆首场演出后,6月24日两院原班人马在成都京剧研究院的新声剧场再次上演。
来自成渝两地优秀的青年演员、乐员:崔伟杰、苏媛媛、孙欣、温昕、李杰、兰加雄(成都)孙赫远、田琳、何漫清、刘坤翰、郑淋、刘川、黄煜轩(重庆)等同台演绎传统京剧《四郎探母》,为成都的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盛宴,韵味浓郁、百转迂回,尽显国粹魅力,赢得满堂喝彩。
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与重庆京剧院共同打造的“成渝一家亲·青春向艺行”项目得到了成都市文广旅局、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6月24日下午,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川,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天昊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旗,办公室主任吴明勇,重庆京剧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程联群,副院长张立,重庆市川剧院党委书记张厚道等多位领导在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就“成渝一家亲・青春向艺行”项目举行座谈会,并对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成渝文化交流工作进行调研,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宋军、刘露、刘洁三位院领导陪同调研。座谈会上,成渝两地领导充分肯定了成都市京剧研究院在弘扬传统文化和推进成渝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领导们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深化两地文化交流,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化跨区域交流合作,要加强双方在剧目创作、文创产品开发、文化市场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力度,推动两地京剧院团积极融入到成渝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建设中,为两地的青年演员搭建更多平台,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让京剧艺术的经典桥段、戏曲内核得以展现,坚持以“活动共同主办、品牌共同打造、剧目共同合作”的“三个共同”为导向,携手让民族的艺术瑰宝在舞台上迸发出非凡的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贡献力量。会谈结束后两地领导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当晚的演出。
京剧《四郎探母》取材于小说《杨家将演义》,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身着大红蟒衣、头戴套翅纱帽的杨四郎,旗装花冠的铁镜公主,威风凛凛的萧太后,苍颜白发的佘太君……“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杨四郎一上台,见到阔别十五年的老母亲佘太君,优美的唱词与唱腔让演员将人物演绎得声情并茂,不由人眼眶一热,失落番邦一十五年,唱得思乡之愁断人肠,引得观众潸然泪下,拍手叫好。
杨延辉—崔伟杰(成都) 铁镜公主 —苏媛媛(成都)
杨延辉—孙赫远(重庆)铁镜公主—田琳(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