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久别后的重逢,济南市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晴复排演出张派名剧《状元媒》有感
7月初的一天,当院里通知8月份将在省会大剧院上演整出《状元媒》时,我脑海中猛然想起许多年前,在北洋大戏院上演这出戏的场景。时隔多年,对于这次久别后的相逢,心中有许多期待,也有些许担忧。一是自2020年春节骨折后,因休养身体再没有演出整本的大戏,我担心身体能否胜任;二是公布演职人员名单后,作为目前团里年龄最大的演员,我发现我的搭档们都是二三十岁的孩子,有的甚至刚毕业不久,我们能否一起完成如此重大的演出任务呢?我心中难免有些惴惴不安。
演出定在8月7日,恰逢立秋,是个好日子。演出前两周,我们开始进入排练阶段。院支部对于这次演出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排练计划商定后,剧院上下便进入了紧张有序的排练过程。为保证演出质量,业务办的同志根据排练出现的问题多次让演员或乐队单独留下加练,这使我可以身心轻松地专心准备自己的戏份。整个排练过程完全符合艺术规律,大家各司其职,都渴望将剧院最好的形象呈现给观众。因此,在两周高强度的排练过程中,我的身体和嗓音都保持在了一个比较好的状态,也是在这次排练中,整个剧院焕发出来的昂扬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让我备感欣喜与振奋,年轻演员和乐队们认真谦虚、尊重艺术,像是初春的柳树泛出的新芽,朝气蓬勃、焕发着生机,他们的进步我看在眼里,高兴在心上……
对于这次演出,我的师父、张派名家薛亚萍先生也给与了我莫大的关心与鼓励。师父如今远在美国,我们师徒间的交流便需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差。虽然这出戏演出过许多场,但师父还是像当年教学一样对我细细地叮嘱,为我答疑解惑,让我心中更有底气。每次沟通结束,时间都已近中午12点,大洋彼岸的美国可是近深夜12点啊……我突然意识到,无论我和师父相距多远,师父对我的牵挂从未改变,我对师父的依赖也从未改变,师父对张派艺术深层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我想唯有做好“守正”才是对张派艺术最好的传承和发扬。
所有久别后的相逢总会带来许许多多的感动!演出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演出现场叫好声和掌声不断,这便是对于济南市京剧院最大的肯定。感谢剧院领导带领剧院团结一致,凝心聚力,让京剧“一棵菜”精神得到发扬,我相信济南市京剧院在剧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继承弘扬京剧艺术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