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土生土长在北京南城。说起我是怎么成为戏迷的,要从我爷爷带我去剧场看戏说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是南城戏曲演出的重要场所,也是北京京剧院的主要演出场所。那时候爷爷经常带我去看戏,虽然我当时可能连台上的人物都分不清楚,但还是会跟着大家一起叫好。
7岁那年,父母带我报考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我虽通过了面试,但由于奶奶极力反对,认为做戏曲演员太苦,最终没有让我去。
虽然没走成专业的路,但在看戏和学戏的道路上我是个幸运儿,遇到了很多引导我认识京剧、理解京剧、学习京剧的好老师,他们不但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给我讲解京剧知识,还把演戏做人的道理、戏班的规矩、梨园掌故讲解给我。可以说,这些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事。
近10年来,我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走进剧院看戏、上台演出的次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网络关注我喜爱的京剧演员,关注剧团的发展、新剧目的创排。作为一名中青年戏迷,我见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戏曲的繁荣,经历了中间一段京剧不景气、演出骤减的尴尬局面。但让我特别高兴和振奋的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和举措,各院团也结合党的文艺方针,在推陈出新创排新剧和改编历史剧方面做了巨大努力。作为一名戏迷,在激昂振奋的同时,我也陷入了思考:戏曲如何适应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作为票友该怎样支持自己喜爱的演员,为他们出谋划策改进剧目?
以我喜欢的一位京剧演员——北京京剧院奚派老生张建峰为例。我看他的演出是从《范进中举》《白帝城》等奚派的本戏开始的。2013年,在北京京剧院传承之旅系列活动中,张建峰以每月一剧的速度连推10台传统大戏,让戏迷过足了瘾。近几年,张建峰从演本流派的剧目,到开拓其他骨子老戏,再到借鉴其他流派优秀经验和特点重新下挂编排剧目,不断在成长,不但令剧中人物更加生动鲜活,而且使演出现场的气氛格外火爆。由此可知,流派之间是应该相互吸取养分的,拘泥于一派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艺术很容易被观众淘汰。当然,这种借鉴和改革是移步不换形的,不能离开京剧本身的规律。
在我看来,京剧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非常能适应时代需求,并能为时代的正能量服务,它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可以陶冶观众的情操。这种感染力对不同年龄群体有同样的效果。记得我小时候去剧场,放眼一看满屋子的白发,可是现在到剧场看戏,黑头发观众已经占了多数,这些年轻的面貌让人感到京剧还没有被时代淘汰,还在不断焕发蓬勃的生命力。期待我们的京剧艺术之花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