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满意的剧目永远都是下一个
青年报:在您迄今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如果让您选一部得意之作,您会选一部?为什么?
尚长荣:您提到得意之作,作为一个戏曲演员,我首先想到的还是要博学,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就是我们戏曲演员经常要讲要练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而且还要有相当的文化底蕴。用扎实的基本功,在舞台上演绎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的人物,才会演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以此所演的剧目、演的人物才能精彩,才能动人,观众才能得到艺术享受,才能满意。如果说得意之作,我觉得只要认真地努力,去追求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既好看又好听又很动人的剧目和角色,这样的作品都有可能成为得意之作。如果追溯我们前辈先贤,他们演的剧目太多了,积淀太深厚了,精中选精,最后留下的经典剧目恐怕也就那么十出左右。这都是通过前辈大家、巨匠先贤们几十年的追求、积淀,精而选精留下来的。
作为我们现在的戏曲人,要学习前辈执着的、求索的、孜孜不倦的精神。我觉得还不敢说有哪些是自己觉得还过得去的剧目,要说比较满意的剧目,只能说永远是下一个。作为古典戏曲艺术 京剧永远属于青年
青年报:您为什么说“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怎么理解这一句话?
尚长荣:记得1995年第一届中国京剧节在天津举行。举办之后,上海京剧院进京为首都高校学子演了10场戏,这个活动给它定名为“京剧走向青年”。那个时候的历史背景和环境跟现在的戏曲环境和状况不同,不像现在这么红火,那时大家都在追求卡拉OK、蹦迪什么的。鉴于此,上海市委文化主管部门和上海京剧院共同提出了要举办这么一个走向青年的活动。为首都高校学生演出的剧目有4个:《曹操与杨修》《智取威虎山》《盘丝洞》《歧王梦》。为什么选择这些剧目?就是想请广大的高校学生先接触京剧。
首场《曹操与杨修》开演之前,我跟剧组的同仁说,今儿咱们要演得紧凑,要用上十二分的力,一定要演得精彩,别怕观众提前退席,即便退场一半我们也不能受影响。第一幕,大家还挺安静,从第二幕起,观众就开始鼓掌了,我们心里也稳定了,后面越演越热,掌声不断,整场演出掌声大概不少于40次。根据这种情况,谢幕的时候我和何澍(杨修的扮演者)就商量着从舞台的两侧下到观众席,争取扩大炙热的场面。这一下去学生们彻底沸腾了,要求握手的,要求签名的,大家都极其热烈,起码有十几分钟。我当时热血沸腾,和大学生们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我说感谢同学们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来看我们的戏。第二句话,我说的是“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第二天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以这句话用作标题。
作为古典的戏曲艺术,京剧如何永远属于青年?任何事物是否拥有了青年就拥有了一切?拥有了未来?所以深入校园、深入基层,演戏是我们戏曲人的社会担当,也是我们的天职。传承戏曲“四功五法” 夯实青年演员基本功
青年报:最近第二届“尚研班”开班,您给青年演员讲《廉吏于成龙》。这批青年学生的水准怎么样?和过去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进行跨剧种招生?
尚长荣:承蒙国家艺术基金的厚爱和扶持,在6年前举办了第一届“尚研班”,“尚研班”全称是“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研习班”。上一届传承的是《曹操与杨修》,传统骨子老戏是架子花脸必学必演的《取洛阳》。这一届的大戏是《廉吏于成龙》,传统剧目是《连环套》,这也是架子花脸必学必演的剧目。从两届研习班的学员来看,举办这样的研习班对于提高中青年演员的总体素质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于专业的基本功,就是刚才我说的“四功五法”,等于是给中青年演员进行一次补课。有的青年演员基本功不扎实,要补这个短板。在创演新剧目、新角色的时候,这两出新编历史剧也能够就中青年演员如何塑造新的历史人物,给他们一些专业的指导和启发。应该说,通过这个研习班,每个中青年演员的总体素质都会有所提高。但我还是深深地感觉到中青年演员的基本功良莠不齐。有的基本功不扎实,这就等于要我们搞一个建筑,如果这个地基打不牢,今后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咱们中国戏曲学院也好,戏曲中专也好,也有收兄弟剧种学员的班级。我们前辈大家先贤们,他们也收兄弟剧种的学生,所以不要有门户之见。就拿我们京剧演员来说,也应该更多地汲取兄弟剧种的优秀表演艺术。特别是昆曲,京昆是不分家的,京剧演员必须要有昆曲的基础,这都是我们必学必修的课程。
守正创新与激活传统 实践中弘扬中华文化
青年报:您觉得现在传承京剧艺术方面最紧迫的内容是什么?您准备怎么推进?
尚长荣:概括地来回答,就是面对传统要守正,守正是根基,同时要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为了推动创新而失掉了根本,不能只敬畏守护传统而轻视了创新。传统就是要敬畏传统、继承传统、研究传统,还要激活传统。我们还要做我们前辈先贤他们要做、想做而没来得及做的一些事。所以面对我们悠久的伟大的中华文化,确实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来投入我们守正创新的实践工作。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用药如用兵”“内方外圆”,其实京剧激活传统也是如此。继承传统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把优秀的传统用得更加活灵活现,更加能够适应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