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京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山东省第一个戏班诞生于莱阳,莱阳有业余的票友组织,有专业的京剧团。
京剧小贴士
京剧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是徽班进京。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喜欢上了江南曲调。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帝80大寿。时任闽浙总督伍纳拉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献演,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最后整合成为京城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最早叫出“京剧”名字的,是1876年3月2日的上海《申报》。
最强京剧票友:后照旺庄人王鸿奎
王鸿奎不但是烟台第一个引进京剧的,也是山东第一个引进京剧的,还是京剧走出北京的第三站。
《济南市志》记载:“1865年济南最早的京剧科班全胜班成立,班主刘和坤”,比王鸿奎的戏班晚了13年。
所以这个莱阳人很了不起。称他为最早最强票友当不为过。
王鸿奎,生于清道光初,祖居莱阳后照旺庄。
王鸿奎祖上很阔,“沃壤800余亩。后兄弟析居为三,至王鸿奎主家政时,尚有良田300余亩”,在当地,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富户了。
王鸿奎对京剧十分痴迷,执着到惊人。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明星吃香,粉丝疯狂。唱戏的社会地位很低,属于下九流,一个富二代,爱上了唱戏,便令村人侧目,被视作败家子。
王鸿奎对此一概不屑一顾,一往无前地直奔京剧而去。
这才有了山东第一个戏班。
1852年,王鸿奎办起了戏班,并专门从北京请来了艺名叫“活关公”的京城名伶做师傅,京剧从此传入烟台并流播胶东大地。
京戏班的学生多为王鸿奎从即墨选买的因饥荒而失去生活条件的儿童。
莱阳早期的著名戏班
《烟台文化志》记载了王鸿奎戏班、红字班、和字梆子腔班,万第儒林泊还有两个戏班,也很有名。
莱阳县王鸿奎戏班
清咸丰二年(1852),莱阳后照旺庄王鸿奎,家境较宽裕(有地20余公顷),尤喜爱京剧,遂邀请外地一名叫“活关公”的艺人当老师,又从外地招收了一些孩童,办起了京戏班。支撑数年,后因王鸿奎病故,戏班随之告终。
莱阳县“红”字班
1913年,莱阳冯格庄乡瓦屋村(今瓦屋庄)私塾先生姜有山因贫寒走闯关东,致富后返里。因喜爱京剧,遂招收艺人40余名,办起了“红”字京剧班。
该戏班主要演员有红莲、红兴、红梅等人。主要剧目有《徐策跑城》、《汾河湾》等。演员每人月分大洋30元,活动区域在本县及邻县。后因班主耗费过大,戏班不支而解散。
莱阳县“和”字梆子腔班
莱阳瓦屋村(今瓦屋庄)姜俊峰,受姜有山影响,派人去广饶县、惠民县等地招收儿童30多名,组成“和”字梆子腔班,由教师郝仁、郝毅教授技艺。
常演居目有《大登殿》、《秋胡戏妻》、《鞭打芦花》等40余出。后改为京戏班,聘王永吉教戏。演出的剧目有《定军山》、《恶虎村》、《雁荡山》、《宝莲灯》、《狸猫换太子》等。
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到过招远、栖霞、海阳等地演出。后因戏班入不敷出而告终。
儒林泊戏班
万第儒林泊目前还有远近闻名的“半斗谷”京剧戏班主刘可欣家的大屋,以及民国时期的村同乐处剧团旧屋。
莱阳京剧团简史
1952年10,私营莱阳县“新新剧团”成立。
1955年12月,新新剧团改为集体所有,更名“莱阳县人民京剧团”。
1958年12月,人民京剧团改称“莱阳京剧团,改工分制为工资制。
1961年7月,张丽秋出席山东省群英大会。1978年,烟台地区青年演员汇演,王玉理获一等奖,姜万千获二等奖,姜敏、刘燕、辛秋燕获三等奖。
1981年前后,在莱阳一中西北角办有京剧小戏班。
主要演员先后有:
任吉文、王俊杰、王玉琳、筱玉玲、张仲芳、李光玉、张丽秋、于 侃、侯元敬、赵慧文、赵慧琳、王玉理、陈维萍、姜万千、刘洪海、吕兰金、贺家文、姜敏等。历任团长:阎宝山、杨国兰、曲克敬、高星华、张丽秋、孙立人、武寇群、刘书敬、刘丹祥、王 敏、徐德龙、刘洪海、王良宝、张春浩、范建民、姜希志、 倪希明、柳卫国、李金城、谭 勇(现任)。
莱阳市京剧爱好者联谊会
莱阳有丰厚的京剧文化底蕴,民间有一大批京剧爱好者,票友曲有田、刘永凯、初香南、张中一都是热心京剧的知名人士。
1995年10月10日,莱阳市京剧爱好者联谊会成立,会长曲有田、副会长刘洪瑞兼秘书长,副会长王玉理、刘永凯、初香南、张中一、严正林、孙国恩、张世海、刘振学。专职副秘书长范棠晓兼导演。设理事23人,分会3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