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场“两岸戏剧名师对话”,让疫情下难以相聚、同台的两岸戏曲艺术家久违地齐聚一堂。言谈间无需彩排的名段对唱,难忘怀的交流往事,丝丝缕缕的同门情谊,显出这场对话的别样亲切。20世纪大陆剧团首赴台的热闹景象倏忽眼前,这份情牵两岸的审美共鸣似乎从未减淡。
资料图为1988年,香港,梅葆玖(右)与魏海敏合影。 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文化的交流,好像使得两岸人们的心更联结了。”近日,中新社记者线上专访师从梅派传人梅葆玖的台湾京剧艺术家魏海敏,再次聊起两岸戏曲交流的往事与她对戏曲在两岸发展延续的信心。
台湾从来不缺票友。魏海敏说,50年代台湾就有很多票房、票社,学校里也有“国剧社”,演出时还会请来专业演员为参演师生化妆。票友之中,喜爱梅派的又尤多。魏海敏有机会从小熟悉梅兰芳大师的声音,正有梅派戏迷的功劳。她十来岁还未从剧校毕业时,就因是梅派新秀受到许多票友喜欢,票友们赠给她梅兰芳的唱片、卡带,还给她唱腔上的指导。魏海敏自认,能在拜师梅葆玖前脱去唱腔的“奶黄子味”,票友朋友们功不可没。“台湾观众思念戏曲流派、思念梅兰芳大师、思念传统艺术,这种思念在1993年(大陆京剧表演团体赴台)达到一个高峰。”魏海敏解读,她在台湾的老师辈自大陆来台后一直演出传统老戏,使戏曲这份珍贵的中华文化能鲜活地保存在台湾。只不过,他们来台时大多20岁上下,来台后全靠从前所学、又要摸索面对不一样的观众,成长十分不易,故在特定流派的“地道”上,或有欠缺。因此大陆20世纪80年代起将传统老戏恢复起来后,台湾观众对大陆戏曲如饥似渴。当1993年大陆名角儿来台,“观众简直是川流不息”。
魏海敏回忆,那时观众白天看戏,晚上就到演员们住的酒店探望。梅葆玖、叶少兰、张学津……每位名角儿都有大批粉丝。魏海敏无论何时去酒店,梅葆玖的房间都满是人,只要没有戏就被请去吃饭。“好像是在举办一个盛大的庆典,人人都好开心,酒店满满都是人,房间里也都是人。我们有这么多角儿、这么高超的艺术,扬眉吐气了!”
魏海敏说,梅老师累到嗓子都哑了,但戏迷的热情一次都未拒绝。“老师说梅兰芳大师很希望来台湾,但一直没有机会;现在他能代表父亲来台湾,有这么多观众朋友喜欢他,一定要把全部的时间给他们。”
后来梅葆玖一直与台湾戏迷持续互动。过年时他总会亲自去照相馆洗剧照,写上新年贺词签名寄给亲友、戏迷,其中一部分就是送给台湾的戏迷朋友。魏海敏帮忙转交过好几次,包括给名伶顾正秋、政界人士辜振甫等。魏海敏说,他们中许多人年轻时看过梅兰芳的戏,因此看梅葆玖分外亲切。
师从梅派二十年来,魏海敏自觉慢慢体悟到为何梅派艺术让大家那么喜欢。她说,首要就是梅兰芳大师刻画女性丝丝入扣,“他不只是演一个女人,而是有女人味的女人。”京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梅兰芳叙述女性人物时,一个画圆的手势,就能展现出东方审美中的女性特质。“他在性别转换上达到了极致,建立了‘非仙即后’、风格化的表演。”
魏海敏说,后辈们沾了前辈很多光,一直在运用他们的艺术与观众交流。但新生代演员以前辈艺术高度为目标的同时,也要继承他们的创作精神,跟着时代向前走。
对她而言,这意味着诠释出更多元、丰富的女性形象。近年来,她在新编京剧中塑造了突破传统女性角色的王熙凤、楼兰女、曹七巧等形象,令观众眼前一亮。她很高兴地告诉记者,她的新戏在大陆有不少年轻粉丝,他们认为她的表演与众不同。可惜的是,当前受疫情所阻,无法与他们有更多交流。她很希望能在大陆举办戏迷见面会,与年轻朋友聊一聊她对传承梅派、对如何理解不同女性角色内在的想法。
“现在的年轻人是我很喜欢的族群。年轻观众里熟悉戏曲的是少,但也因此没有门户之见的包袱,只要踏进剧场、觉得好看,就一眼爱上。京剧很丰富,里面有我们的历史、文学、音乐,还有人生的况味,很值得推敲。年轻人不怕推敲,一推敲就吸收得更快。”魏海敏说,在台湾,她也看到了戏曲演艺团队与观众的年轻化,而年轻人的新观念正为戏曲带来“意外之喜”。
“不要忘了,梅兰芳大师的年代,看戏、演戏都是年轻人多。”魏海敏笑说:“戏曲一直都是很青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