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磨 力创精品丨现代京剧《谢葆真》召开专家研讨会
现代京剧《谢葆真》召开专家研讨会
11月17、18日,现代京剧《谢葆真》在西安人民剧院成功首演。11月19日上午,《谢葆真》首演专家研讨会在陕西演艺集团召开。
陕西省京剧院秉持着边演边改边打磨的艺术创作态度,特邀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小康、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孙豹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贺林、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杨立川、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原副院长朱玉珑、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雒社扬、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埂、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丁科民、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穆海亮、2018年中国戏曲大会总冠军李想等众多专家学者到会。陕西演艺集团创作演出部部长张洋,陕西省京剧院领导班子,《谢》剧导演杨君、艺术顾问胡安忍、主演赵雪洁、陶军及部分主创人员参加会议;陕西省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谢》剧出品人白云生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谢葆真》的创排意义和艺术价值,从主题立意、题材选择、人物塑造、演员表现、音乐融合、舞台呈现等多方面给予了《谢》剧高度评价,同时对标精品剧目,对该剧进一步精修打磨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谢葆真》这个剧本我很看好,看过首演后总体感觉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好戏。一是选材好、人物活,作为一部红色题材剧目,该剧有其独特性,以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为原型,她对杨虎城的“陪护”是本剧最大的戏剧冲突,这种陪护表现了谢葆真的强大毅力与牺牲精神;二是故事真、情感实,《谢葆真》讲得是陕西故事、中国故事,也是民族的故事。杨虎城遗体被发现时,谢葆真的骨灰盒就在身边,足见二人感情之深,该剧将杨谢二人相识相爱相知相陪的传奇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唯一性。三是舞台呈现效果出色,《谢》剧音乐非常富有感性色彩,能够恰如其分地结合剧情气氛将人物内心活动准确表达出来,另外多样的舞台呈现手法也让舞台效果更加丰富多彩,整体动作化、戏剧化、视听化的效果令人震撼。四是自有演员得以培养,京剧院使用自己的演员担纲主演,通过挑大梁的磨练,让演员脱颖而出,加强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本次演出,可以看到谢葆真饰演者赵雪洁,年轻、嗓子好,乃可造之材。
——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 王小康
《谢葆真》是由陕西编剧创作、陕西导演创排、陕西省京剧院演员演绎的作品,这很不容易,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点。《谢》剧二度主创团队整体不错,演员也拿得下来,目前看来该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全国京剧行当里也能够站得住、放得起。这是一部比较闪亮的戏,对此要有充分的自信,所以戏不能停止,要往前走,要更出彩!
——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 孙豹隐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夸奖。我昨天晚上看了戏,从剧场观众的反应能够清楚看到,《谢葆真》这个戏不错,作为一部红色题材剧目,浓缩了从27年至47年二十年的时间重点表现了谢葆真的后半生。谢葆真这一形象重点在于“陪伴”两个字,剧中一句台词“爱他就要给他生孩子,直到不能生为止”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另外还有比较好的一点是,谢葆真饰演者赵雪洁的气质形象与历史原型也较为贴近。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 贺林
从现状和定位来讲,我觉得《谢葆真》一部非常成功的戏,而且有进一步做好的基础。首先题材抓得好,人物塑造相当成功,同时主题表现比较到位,戏内涉及到的几对矛盾冲突因素的处理是比较允当的,比如爱情和亲情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家国情怀的冲突。另外,本剧很多元素都体现了地方特色,符合目前戏曲发展的潮流,不仅讲述的是陕西故事,音乐也富有陕西特色,可以再进一步强化陕西特征。
——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 杨立川我很喜欢这部戏,它以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为时代背景,不写“张 杨”,而是描写了一个非主要人物谢葆真,她并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英豪,她就是杨虎城的贤内助,她对杨虎城从一见钟情到生死相依,她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部戏没有刻意拔高,而是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怀、有灵魂的谢葆真,这是该剧的独特之处。
——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原副院长 朱玉珑
《谢葆真》是一个具有唯一性,而且很值得写的陕西题材故事。陕西省京剧院将其推上艺术舞台,二度创作是很成功的,特别是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创作和极具视觉效果的舞美设计,引人入胜,能够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而沉浸其中,具有较强的抒情意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雒社扬
看了《谢葆真》后我觉得出乎意料的好。首先,谢葆真的形象塑造很成功,结合其政治现实处境将人物个性处理得很恰当,在红色题材中对人物的个性化塑造难得达到这样好的程度。其次,这部戏的历史氛围把握地非常好,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情境,戏中人物活灵活现仿佛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放足”、“打麻将”两场戏通过生动有趣的戏剧冲突增强了戏剧的丰富性、多样性,增添了时代风味与戏剧张力。另外,《谢》剧唱段也非常精彩——“你是河边的树,我是树上的鸢”“树不离鸢,鸢不离树”,通过比拟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了谢杨二人的真情。我认为这部戏好好打磨拥有能够走向全国的强大基础与坚实条件,我也对《谢》剧团队充满信心,对未来更好的作品充满期待。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仵埂
首先祝贺陕西省京剧院又有一台好戏,在京剧院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出戏能让观众感动落泪,演出完戏散人不散,这是很不容易的,《谢葆真》做到了。这部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它的独特性,一是题材的独特性,具有强烈的陕西地域特色;二是人物塑造的独特性,谢葆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特定人物,人物形象接地气,情感饱满真挚,并不是一个符号化的英模人物;三是舞台表现的独特性,综合运用正侧面表现手法,灵活转换剧情角度,很好地展现了时代背景;四是艺术呈现的独特性,京剧韵味和陕西民歌创新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丁科民我看完《谢葆真》这个戏印象很深刻,这部剧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美学价值,同时也是创作发挥难度极大的一个题材。主人公谢葆真是杨虎城的夫人,是地下党员,是勇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独立的新女性,她身上既有可歌可泣的壮举,又有引人唏嘘的经历,这样的人物是完全值得在戏剧舞台上展现的,再者该角色的丰富性、独特性,也使其具备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的潜在优势。该剧创排的难度在于找到在尊重史实和尊重艺术规律之间,在事件呈现的历史真实和艺术创作的人性之间,在人物塑造的立体感、丰富性和必须规避潜在的风险之间一个恰当的契合点。从最终呈现来看,《谢》剧主创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给这个特定题材、特定人物找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表现路径,使主人公形象既是符合史实的,也是有血有肉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穆海亮
我在看过这部戏后觉得《谢葆真》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三个契合点。一是题材和创排技法的契合点,二是规矩与艺术发挥的契合点;三是出人出戏的契合点。《谢》剧以火热的现实生活、本地的革命历史为创作题材,结合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技法进行创排表现,服装造型、演员表现均贴合人物角色,作曲配器、舞美灯光均符合剧目基调。同时,本次演出新秀新苗尽展风采,也展现出陕西省京剧院后继有人,京剧人才生生不息的可喜局面。——2018年中国戏曲大会总冠军 李想
《谢》剧艺术顾问胡安忍在会上表示: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谢葆真》这部作品提出的专业剖析与指导,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个人也深受启发。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打磨《谢葆真》这部作品。
陕西省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谢》剧出品人白云生表示:十分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未来我们将汲取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意见,对这部剧进行深入的精修打磨,使之主题更聚焦、情节更紧凑、人物形象更突出,让《谢葆真》真正成为一部能够立得住、站得稳、留得下的京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