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赓续京剧艺术传承血脉
11月16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京昆室主任卢展工率京昆室调研组赴国家京剧院就“新时代戏曲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调研。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调研,并作了发言。我感到,这是戏曲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和各方面专家、领导坐下来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为推动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建言献策的一次生动研讨。会上,大家分别就戏曲人才培养、戏曲发展、当前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很好的观点、意见、建议。特别是大家畅快交流,围绕很多戏曲人关心的问题作了切中要害的重要发言。文化和旅游部的专家、领导也参与讨论,并对很多实际问题作了表态。我很受鼓舞,颇受启发,想谈一谈我参加调研的感受。
中国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推动戏曲繁荣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应有之义。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戏曲艺术,要心怀敬畏。首先,作为一名从艺50多年的老演员,我深深感到,戏曲艺术是“角儿”的艺术,戏曲艺术能否繁荣发展“关键在人”。在戏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戏曲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都对戏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戏曲人才,如何进行戏曲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戏曲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确保戏曲艺术代代相传、发展繁荣的一个关键问题。这次调研活动正逢其时、击中要害。
我现在担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自从担任这个职务以来,我就千方百计地促成一些戏曲人才培养的事情,比如,我们推出了“三星”计划:针对一些崭露头角的年轻演员开展“京剧希望之星”培养计划;针对一批相对比较成熟的中青年演员推出“京剧之星”推荐演出工作,特别是在多方努力和支持下,我们组织了“第三届中国京剧之星展演”活动,举办了5场折子戏专场演出,囊括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大连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的15位优秀中青年演员,每场演出结束后都组织专家评点专题研讨会,为演员把脉会诊,助力提高。另外,我们还针对少年儿童推出了“京剧未来之星”计划。今年6月到8月,我们在网上组织了超3000名选手报名参加的“中国少儿京剧展演”活动,超1400个优秀报名作品,关注投票用户超60万人次,直播实时浏览达近200万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未来的京剧人才培养储备力量。
此外,我还多方呼吁:进一步深化戏曲院校改革,抓早抓小,按照戏曲教育规律培养人才,不搞教育培养模式上的“一刀切”。建议教育部门在入学政策上给予戏曲类中专招生一定的灵活性,未小学毕业的优秀戏曲人才,可以直接进入戏校,在戏校中完成小学阶段的文化课程。建议加大对私立戏曲学校的扶持力度,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按照戏曲人才培养的历史成功经验和做法来培养戏曲人才。
在调研中,委员们讲到了“信心”问题。尽管戏曲现在面临比较多的风险挑战,跟其他的艺术门类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大家也有很多的困难,但一定要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各方面取得的发展和进步,一定要坚定信心。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且深有体会。作为京剧人,我们还是要树立一种心态,就是不要横向和其他行业、其他职业对比,不要只用收入、地位这些指标衡量自身的价值。我们要有自己的信仰,我们从事这门神圣的艺术职业,就要从对这门艺术的钻研、展现、提高以及观众、专家的认可中寻求快乐,获得成就感。这并不是说物质生活不重要。相反,各位委员、专家在调研中非常关心我们的物质生活基础,特别是年轻人的住房、收入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这一点我非常感动。但无论如何,只有内心对这门艺术有坚定的信仰,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能够满怀信心、意志坚定地投入到艺术中去,投入到服务人民群众的演出中去,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我个人体会,什么时候是最快乐的?不是拿到工资的时候,而是演出成功、观众叫好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最能体会到从事京剧艺术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作为京昆室成员,这几年来,跟随展工副主席带领京昆室的委员们去过很多地方进行调研,深为他对京剧乃至戏曲事业的关注和关心所感动,深为京昆室对京剧乃至戏曲事业作出的贡献而感动。在这次调研活动中,委员和专家们对国家京剧院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极大的肯定,甚至给出了“国家京剧院还是国家京剧院,国家京剧院不愧是国家京剧院”这样高的评价。作为国家京剧院的一名老演员,我感到与有荣焉!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有义务为京剧后继人才的培养、京剧事业的传承和发扬作出更多的贡献。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守正创新,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扬国粹艺术,为京剧艺术的发展繁荣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