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育人让京剧之美绽放在黄台山下
踢腿、开胯、拿顶……冬天的济南气温持续走低,却没能阻挡一群孩子练习硬底子功夫的热情。这里是济南市黄台小学教学楼内的舞蹈教室,孩子们正在排练京剧舞蹈《梨园春苗》。他们最小的8岁,最大也不过11岁,别看他们脸上稚气未脱,可念白与基本功却一板一眼、架势十足。
随着国家对美育、戏曲教育的越发重视,以及黄台小学迭代升级的京剧育人课程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这里的孩子们与戏曲之缘也越结越深。他们不仅是“戏曲进校园”的受益者,有机会接触、认识、学习戏曲,更自发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传播者。
探索京剧艺术多元教学育人之路
济南市黄台小学是创办于1921年的一所历史名校,近些年,作为“京剧进校园”试点学校,这里的师生见证着京剧艺术在校园走俏。
“要以戏曲教育的方式来育人,而不是只作为一种才艺培养。”济南市黄台小学校长张盛新说。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出发,设置三层金字塔式京剧课程。第一层是普惠性课程。学校根据1—6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六个年段自主研发编写了京剧校本教材,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忠、孝、礼、仪、信、勇为核心,选取相应的名家名段和名家故事,设置了发现京剧、走近京剧、品味京剧三个模块,浅显易懂地呈现国粹精华。第二层是社团活动课程。学校把对京剧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吸纳到社团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如组建本真京剧合唱社团、社火脸谱社团等。第三层是培优课程,成立本真少儿京剧艺术团。层层选拔,选出有表演潜质、练有专长的学生加入京剧艺术团,聘请济南市京剧院的专家进行专业指导,系统地学习京剧知识和专业技能。
课程建设的背后也有黄台小学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思考。学校积极探索京剧课程与各学科之间的融通之处,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整合内容上,利用京剧艺术本身所包含的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学科元素,在对应学科中展开综合性教学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和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整合形式上,通过调整、增删、修正、丰富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实施方面更加突出校本特色。
在音乐课上,黄台小学的孩子们欣赏京剧名曲,学习“唱念做打”,体验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体育课上,学习武生的基本短打动作,练习眼、行、身、步,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在美术课上,融入京剧脸谱艺术,引导学生识脸谱、画脸谱,通过生旦净丑脸谱的寓意表达,培养孩子们的是非观念及审美水平;在劳动教育课上,了解并动手制作京剧服饰、道具,提高孩子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在思政课上,欣赏京剧人物故事,感悟京剧人物精神;在语文课上,欣赏京剧的唱词、念白,精编京剧故事剧,提高孩子们的文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与济南市京剧院达成战略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行“京剧育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将专业、优秀的京剧文化“引进来”,不仅教师得到了专业的培训和引领,学生也得到了专业的学习和指导。力求学生对戏曲不仅限于表面了解,更能走向专业化,培育戏曲人才。
京剧特色课程的实施过程,依靠的是黄台小学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渗透的过程。学校在主教学楼明德楼设计了京剧代表性人物脸谱,并以京剧元素进行点缀,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给人一种特色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结合百年校庆打造了京剧文化长廊,从京剧流派到京剧行当到京剧文化的介绍,再到学校京剧手工制作和京剧育人成果展示,建立了一种特色鲜明的京剧文化育人场景。老师和学生于行走坐卧之中、耳濡目染之下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真正爱上京剧,迷上国粹。推动校园京剧迈入广阔育人天地
从来到黄台小学任校长至今,张盛新亲历了学校从“京剧进校园”到“京剧驻校园”的全过程,见证了学校师生对京剧由生疏到入门再到痴迷的显著变化。师生学戏时那种顽强的拼劲、不服输的韧性,那一个个动人的镜头,都深深印在张盛新的脑海。譬如说,京剧舞蹈《梨园春苗》,孩子们踩着厚底,扎着彩旗,甩头、耍花枪,练下来手上都是茧子。尤其在夏末,穿得特别厚,孩子们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鼓乐一响,孩子们把汗一擦,又威风凛凛地登台了。
青少年学戏,精神面貌的改观超乎家长的预期,对身边的家长、同龄人也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家长们纷纷感慨:“孩子的口齿更清楚了,身形变得更好看了”“孩子不仅身体强健了,还能‘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孩子比以前懂事了,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了,经常向同学分享京剧知识”……张盛新听在耳里,喜在心头,正如他所言:“京剧育人的目的达到了。”2021年,黄台小学在济南市三类学校评比中荣获“京剧特色学校培育校”荣誉。多年来,学校京剧团的小演员们也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展演活动中获得佳绩:节目《奔袭》参加济南市第十一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天桥区专场展演获得一等奖、参加济南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色经典”演唱会获得优秀表演奖,并参加CCTV-11节目录制;《京剧娃娃》荣获济南市合唱节比赛一等奖;《童俏梨园》获得市艺术节二等奖……
“盖立骞同学受学校京剧启蒙教育,今年被中国戏曲学院高分录取”“周星雨同学,已经走上了京剧艺术之路,在更高的京剧艺术舞台崭露锋芒”……学校的京剧课程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张盛新细数着孩子们的发展。
通过京剧课程认识京剧、爱上京剧,有的孩子由此走上了职业道路。这或许就是“从娃娃抓起”的意义——令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与热爱,开出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花朵。每当看到孩子们对京剧产生兴趣时,张盛新都发自内心感到欣慰:“我们的孩子,具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传承与符号,是具有民族根基、家国情怀,知行合一、人格健全的本真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