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德高望重的叶蓬教授,业界多数人都知道他是1978年由辽宁调回北京,回到母校中国戏曲学院任教的。然而少为人知的是,早在1972年叶先生已经开始从事戏曲教学工作了。是年,他奉调由鞍山京剧团至沈阳音乐学院担任戏曲教师。就是在这所前身为延安鲁艺的著名高等学府,叶先生的职业生涯开始由京剧演员向专业教师转变。
△1972年 叶蓬教授便装照
叶蓬教授的恩师李少春先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专门致信给自己的爱徒,提出在1962年收徒仪式的寄语“真学、真练、真演”的基础上,再加上“真教”两个字。从1972年至今,叶蓬先生已在京剧艺术教育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了整整五十年。在漫长的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中,叶蓬教授取得了人所共仰、影响深邃的成就。
回首五十年,叶蓬教授秉持其祖父、中国京剧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教育家叶春善先生“替祖师爷传道”的遗训,牢记恩师李少春先生“四真”的嘱托,遵循富连成社卓有成效的教学原则,结合自身的传承、钻研、创新和舞台经验,边摸索边实践,夜以继日地倾囊授艺,在京剧艺术教育事业上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成就。
回望五十年,叶蓬教授以对京剧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以舍我其谁的满腔热血与责任感,以儒雅敦厚的人格魅力与对学生润物无声的谆谆教诲,赢得了无数后学者的尊崇与爱戴,被誉为当代最有成就的“中国戏曲教育家”。
今天,当我们向叶蓬先生五十周年教学生涯致敬的同时,更应该认真回顾先生在这五十年教学中创造的功绩和铸就的丰碑。这些用先生生命和热血谱写的堪称德艺双馨的页页华章,才是我们后学者必须细心领会和认真学习的神髓。
“替祖师爷传道”是叶蓬先生总结“富连成社十条基本经验”中最为重要的第一条。京剧,是一种把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美推向精粹和典范高度的综合艺术。它是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国粹”。面对如此妙不可言的国粹艺术,国人均应欣赏和学习;而对京剧人来说,则担负着精准赓续和守正创新的重大责任与义务。
叶蓬先生早在少年时期就懵懂地认识了这一点。他崇敬和仰慕富连成社各位老先生课徒的一幕幕庄严场景。他憧憬着自己也做一名优秀的戏曲教师,传承培养出“大角儿”,去表现这么精美的演唱艺术。幼时的理想终成现实,从五十年前开始,他把钻研舞台表演艺术的那股“韧劲”,用在钻研教学上,写出《京剧的吐字与归韵》《京剧唱腔教学中的“把”》《京剧老生基础教学中的教法问题》《杨宝森运动板腔体的核心问题探讨》等优秀论文,取得了出人才、出成绩的良好效果。叶蓬先生体会到,前辈艺术家坚守“为祖传道”与今天强调的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统一的。京剧能在二百年有余的时间里发展成“精粹”,涌现出几十个流派,产生了众多艺术大师,展示过群星满天、鼎盛辉煌的局面,全在于老先生们无私而严格的“传承”。因此,叶先生笃信:“为祖传道”这一行内古训的本质精神,就是强调有良心的艺术家必须以艺术“传承”为己任。从这种高度出发,叶蓬先生修节淡欲,清苦自守,甘为人梯,矢志不渝。他胸藏锦绣,勤奋授业,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右/1997年 叶蓬教授为陆地园说戏
一拨拨学生入学,一批批学生毕业,从中专到大专,再从本科到研究生,叶先生教过的学生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质量之精,在菊坛中一向传为佳话。据粗略统计,经叶先生精心栽培、谆谆教导的生行才俊已超过260余位。他们都是活跃在各地戏曲舞台上的骨干力量!2020年,一位教育界领导同志曾在讲话中称赞道:“叶蓬教授近五十年默默无闻地耕耘于戏曲教坛,成绩斐然。国内有名气的中青年老生中大概很少有未经叶先生指导过的人。”
我们从叶蓬教授以及许多艺术家对戏曲教育的献身精神中不难看出,中国京剧的传承与振兴是完全可期的!
△2009年10月9日 “杨门薪传”叶蓬教授收徒仪式合影
叶蓬先生自幼秉承父辈的熏染与严教,又有幸沾溉富连成社严规之膏馥,其发展道路有着超乎常人的高起点。髫龄时期,他耳濡目染了许多鼎鼎大名的艺术家的崎岖经历、坎坷人生和艺术风采。这些前贤也成为他成长的引导者。前辈名家经过的苦难、受过的挫折、下过的功夫、得过的荣耀,乃至最终拔帜为尊,他都看在眼里,默念于心,化为灵魂。
马连良先生成为一大流派创始人之后也经历过一段磨难。他找到为人厚道的盛兰师弟家暂避,仅在院内洗了洗脸,借了点生活费,即刻离开,又去拼搏,重新打开更加辉煌的局面。小小的叶蓬把这只脸盆收藏起来,一直保存七十多年!几度搬家,这只脸盆一直跟在身旁舍不得扔,直至自己一位爱徒改学马派时才把堪称“文物”的脸盆转赠给弟子——告诫他不能忘记师祖艰苦卓绝、逆境创业的宏大襟怀。叶先生为什么要收藏这只脸盆达七十余年?就是要铭记马三大爷的人品和艺品,并把它传承下去!
杨宝森先生“倒仓”长达八至十年,顿入困境,将自己心爱的明代朝笏转赠挚友叶盛兰先生,并及时得盛兰先生蕙馈。前辈心心相通,以诚相待的故事深深打动少年叶蓬的心。他对恩师杨宝森先生的牙笏(杨先生演《二进宫》等剧使用过)爱不释手,见笏如见恩师“十手寒窗曾面北,一轮明月不沉西”的不屈精神,以至“满城争说杨失伍,昭关迷倒内外行”的奋发身影,激励自己攀登韵味派艺术高峰的斗志。
叶蓬先生类似的收藏琳瑯满目。他的每一藏品,都镌刻着一段梨园往事,伴随着一次自身艺术观与价值观的提升。2018年6月,在叶蓬教授八十华诞庆典上,先生总结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做人,惟诚惟真;从艺,惟正惟精”,道出了做为戏曲教师的高尚情操与艺术追求,引发了广泛赞誉与长期热议。
叶蓬教授正是以这种高水准的“德艺双馨”的身姿面对学生的。1978年,叶先生分工教授当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的三位插班生,他们是于魁智、杜镇杰和李军。经数年严打基础,精准加工以及丝丝入扣地“说戏”,兼之叶先生独具特色的君子之德与长者之风扑面而来,三位学生得以存菁去芜,从“璞中蕴玉”演变升华为“珪璋之琛”。教者艺精,学者才高。三位学生毕业后均成大器,分别进入顶尖级院团——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和上海京剧院,成为院团“顶梁柱”或首席老生,至今影响深邃。
2002年 叶蓬教授为弟子于魁智说戏
叶蓬教授把“德艺双馨”做为自己做人和从艺的金标准,通过五十年艰苦卓绝的潜心授业,造就出一大批“尖子”演员和遍布全国的老生人才。他做到了“化世俗而不为世俗所化”,以其对戏曲教育事业的耿耿丹心为京剧的后继者们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03
推动“谭—余—杨”主流派系发展130年前谭鑫培大师开创了京剧韵味派,成为京剧史上一座丰碑。余叔岩大师追随其后,把老生声腔的韵味发展到高雅化、精致化水平,完成了韵味派第二个里程碑的创新。杨宝森先生在全面而规范地宗谭学余的基础上,中年后谭进余出,吸纳部分气势派(主要是汪桂芬派)元素,首创以势入韵,气韵融合,螺旋式地把老生演唱推向新的层次。应当说,“谭—余—杨”代表了京剧老生发展的主流。
叶蓬幼时即由叶盛兰先生引导学习杨派老生艺术,领其拜入杨派门墙。戏曲界讲究“脉彻源明”。盛兰先生在叶蓬出科实践一段时间后又力荐其拜在李少春先生门下,进一步研习余派艺术。从此,叶蓬教授完成了“谭—余—杨”主流派系的“血脉贯通”。△2003年 叶蓬教授京剧音配像《四郎探母》剧照
叶蓬教授曾经指出,中国古典美学要求“优美”(注重韵味)与“壮美”(注重气势)相结合。因此京剧今后的发展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说,将会在韵味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向气势方面迈进一步,使气、韵进一步完美结合,达到更高水平。
人们发现,杨宝森先生中晚期的艺术实践恰好体现了这种趋势——杨先生忠实赓续了谭、余两位巨匠的浓厚韵味和整体范式,大胆吸收了汪(桂芬)派的雄浑健硕、情感饱满、充实遒劲、大气磅礴等特色,使戏曲人物(特别是悲剧人物)的刻画更显豪放壮烈、沉雄坚硕,收到打动人心和激起观众“再创造”内心活动的艺术效果。但因种种原因,杨宝森先生的超前的改革没有立即得到大多数观众理解,直至“文革”后恢复传统戏时杨派仍是曙后星孤,无人问津。
在这种情况下,叶蓬教授以敏锐的艺术眼光,看准京剧的发展规律,一方面示范演出杨派剧目,一方面宣讲杨派唱腔的精妙特色。他很早就提出“高嗓学杨更好听”的观点,吸引了许多嗓音条件好的学子聚集杨门,加强了适合学杨的青少年人才的选拔。他不遗余力地精心培养着每一位新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派人才终于涌现了!你看,马翔飞已经成熟了;凌珂唱“红”了;万琳脱颖而出了;贾劲松获了金奖;刘建杰担任院长了;贵州的冯冠博《骂曹》唱得不错……。崭露头角的再传弟子裘识、刘垒等人也都有了观众群,都成才了。
放眼菊坛,不觉已是“十生五杨”甚至“十生七杨”。杨派由于叶蓬教授的坚守,已经和谭、余两大流派一起构成了生行的主流派系!
今天,当我们看到京剧正在振兴的时候,有必要向这位长者——叶蓬教授深深地致以敬意。他上承前贤,下启后学,把京剧雅韵深情、艺高千古的盛世元音传播开来,使“国粹”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