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氍毹上的红色激情与浪漫
红色戏曲,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何玉人认为:“20世纪80至90年代,一个新的戏剧概念出现,这就是‘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1938年,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成立,编演了《血泪仇》《阎王债》《保卫和平》等多部宣传党的政策及主张的红色戏曲。1942年,延安平剧研究院组建,编演了《难民曲》《松花江上》等多部红色戏曲。同年,毛泽东提出戏曲“推陈出新”。1944年,毛泽东又在观看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后提出旧剧革命,文艺功能与历史统一的观念极大地推动了红色戏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者认为,1949—1966年间,主流政治遴选戏曲作为保护革命成果、规范意识形态的首选载体及重要宣传手段,戏曲也主动融入政治、文学一体化的时代浪潮。如京剧《白毛女》、沪剧《罗汉钱》《芦荡火种》、评剧《刘巧儿》、粤剧《红花冈》、豫剧《朝阳沟》、扬剧《黄浦江激流》、江西采茶戏《安源大罢工》,还有越剧、评剧等剧种的《金沙江畔》和川剧、越剧等剧种的《江姐》等,都是当时红色戏曲的代表作品。
20世纪70年代,各地涌现大批新剧目,如京剧《蝶恋花》《赵一曼》《刑场上的婚礼》等,越剧《忠魂曲》《报童之歌》等,秦腔《西安事变》等,评剧《东进,东进》等,沪剧《女儿的回忆》等,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领袖的光辉形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红色戏曲进一步发展,打破了英雄领袖的题材局限,涌现出一批多角度、新手法的优秀作品,如京剧《山花》《华子良》、楚剧《江姐》《方志敏》、吕剧《苦菜花》、豫剧《铡刀下的红梅》、秦腔《白龙口》、评剧《毛泽东在1960》、粤剧《驼哥的棋》、蒲剧《土炕上的女人》等。以《江姐》《华子良》为例,二剧皆取材于小说《红岩》,都是对英雄主义主题的延续,但对原著的改编角度各有侧重。《江姐》是双线并行——一条是江姐的革命斗争,表现她革命能力的成长,另一条是江姐的情感经历,表现她在与彭松涛结成革命伴侣中的情感成长;而《华子良》的主题线索则是华子良忍辱负重,最终完成越狱任务。从情节而言,《江姐》的重点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江姐与游击队一起开展革命斗争;《华子良》的故事则在江姐、许云峰等牺牲后,围绕华子良如何与敌人巧妙周旋,完成越狱计划而展开,情节上具有时间先后及越狱计划这一事件的延续性。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而言,二剧都将具体革命者角色从《红岩》的集体英雄主义话语中凸显出来,取得了贴近观众、深入人心的艺术效果。换言之,二剧皆为节奏明快流畅之作,具有强烈的京剧本体意识,不仅呈现出精美的舞台整体效果,唱、念、做、打俱佳,且在探索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华子良》中的“耍鞋戏敌”和“挑篓下山”等片段已成为戏曲院校的示范教材,而且其音乐唱腔不仅保留了京剧的韵律,还根据环境、人物情感等进行了大幅度的拓展。整部戏流畅优美,演员激情饱满、技艺精湛,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感召力,是红色戏曲的成熟之作,不仅在当时受到一致好评,在当下也依旧充满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动意蕴,皆成为保留剧目。
与此同时,其他传承红色经典、融合时代精神的现代戏也纷纷登台,如取材于章轲、黄先钢长篇纪实文学《红岩魂》的越剧《红色浪漫》,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渣滓洞集中营里的浪漫爱情故事。该剧不再局限于用英雄主义的话语重现战乱年代的英雄事迹,人物形象不再脸谱化、类型化、平面化,人物情感也不再单一,剧中的革命者具有了战友情、夫妻情、兄弟情、男女情,主人公伟大而平凡,凸显了人性的复杂与悲哀,充分表现出越剧处理情感的细腻与深刻。此外,现代化的舞台布景、灯光效果及背景音乐,象征着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都在一定程度上衬托出革命者悲壮的爱情和激昂的革命斗志,烘托出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现代红色戏曲扎根中国革命历史,结合需要对传统戏曲进行了有益解构与重新建构,实现了传统戏曲的蝶变。客观而言,尽管当今红色戏曲有昆曲《陶然情》、越剧《红色浪漫》、姚剧《三小姐的战场》、粤剧《梦,红船》等大批涌现,红色戏曲指导思想回归“正途”,红色戏曲符号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毋庸讳言,它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戏曲这一中华传统的民族艺术在固有形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红色戏曲成就显著,剧作家从浪漫主义的时代浪潮中走出,在回归到历史本真的同时也回归到生活本身。英雄主题被弱化,“大写的人”的神话被解构,转为重视、突出英雄作为人本身的喜怒哀乐,从而缩短了红色戏曲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为红色戏曲的流传、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可持续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路径。如《朝阳沟》于2020年11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之“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该剧讲述的是高中生银环在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最终扎根农村的故事,还刻画了拴保、拴保娘等朴实忠厚的农民形象,表现出戏曲“向不平凡的平凡致敬”的永恒使命。类似的作品还有豫剧《李双双》《小二黑结婚》等。《李双双》的故事发生在人民公社年代,通过李双双与丈夫孙喜旺因性格差异以及在生产队中工作的态度分歧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塑造了一个耿直、泼辣、爱憎分明、关心集体的公社女社员形象。李双双不仅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观众的敬仰,在当下也依然是广大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喜爱和模仿的对象。该剧从剧本到表演都经过反复雕琢,人物的塑造、舞台演出的处理等方面水平较高,加之其主题放诸当下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从它搬上戏曲舞台以来,始终广受好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各地纷纷创作现代红色戏曲、复排经典红色剧目,如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初心》《南山火种》《箬寮风雷》及《信仰的味道》等,上海戏剧学院排演的《前哨》《国土》《黄河》及《师之道》等,江苏省演艺集团排演的锡剧《离歌》《董存瑞》、昆曲《瞿秋白》、扬剧《党的女儿》等。其中,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剧目、大型原创现代婺剧《基石》讲述了老革命干部谷峰与老区人民石根一家数十载血火相交、生死相托的感人故事。该剧以老干部谷峰引导自己的孙女岚岚主动留下做乡村教师的故事,体现了扶贫的核心思想,表达出红色戏曲的时代性特征。乡村教师这一时代热点的引入,加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剧中的扶贫不仅是物质扶贫,还是精神层面、人性层面的扶贫。通过扶贫,深刻体现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真切情感,将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浴火征途与和平年代中国新青年对党、对革命的忠贞不渝刻画得淋漓尽致。值得强调的是,《基石》在歌颂老区人民时能够直面真实的历史与人生,并未刻意回避苦难,深刻揭示了人性的美好和崇高。该剧由剧情催发出“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人民是爹,人民是娘,不把穷根翻个底朝天,死不瞑目”的振聋发聩的呐喊,与1944年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稿形成了历史回响,反映出我党的根本宗旨与初心使命始终未变。
在2022年新年戏曲晚会上,京剧与芭蕾《红色娘子军》、川剧《江姐》、京剧《风华正茂》、锡剧《董存瑞》、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红色戏曲的精彩选段不仅让广大观众深刻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以脍炙人口的唱段与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唤醒了观众的热血和对英雄人物与伟大祖国的崇高敬意。为纪念李大钊英勇就义95周年,北京京剧院的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以京剧的艺术形式、诗情化的表现手法,重现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革命生涯,讴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奋斗、为信仰而牺牲的革命精神。还有,2022年2月20日,“百戏贺新春·畅享中国年”红色经典戏曲晚会在甘肃省灵台县文化广场举办,《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沙家浜》等多个优秀传统戏曲选段让现场观众一饱耳福。
回首峥嵘岁月,红色戏曲在不断成长。透过红色戏曲,我们感受到广大戏曲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回归历史本真、回归生活本身的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