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当京剧在这个村庄遇上弹拨尔
三月,又到了杏花盛开的季节。轮台县策大雅乡萨依巴格村75岁的高级民间艺术师喀迪尔·伊卜拉伊木的家里热闹非凡。22岁的阿迪来木·阿不拉汗和20岁的开力比努尔·吉力力又来唱京剧了。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阿迪来木正在演唱《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她的唱腔行云流水、字正腔圆,喀迪尔用民族乐器弹拨尔伴奏,音色丰满、浑厚,热情奔放,余音绕梁。
当喀迪尔让京剧在萨依巴格村遇上弹拨尔,这个村庄便有了不同寻常的“精气神”。
喀迪尔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匠,除了会打家具,还会制作各种民族乐器。小时候,父亲空闲时会随手拿起一把乐器教喀迪尔弹奏,七八岁时他已经可以有板有眼地弹奏弹拨尔、热瓦普等民族乐器了。
在一起长大的邻居麦麦提·卡德的记忆中,少年喀迪尔经常坐在村头边弹奏乐器边唱民歌,村民围着他载歌载舞,“喀迪尔的歌唱得好,乐器弹得更好,大家都很喜欢他。”
能弹会唱的喀迪尔中学毕业后,到乡里的文化站上班。有文艺特长的喀迪尔很快就成了骨干,每场文艺活动都有他的弹唱。由于经常随身携带着各种民族乐器,大家诙谐地给喀迪尔起外号叫喀迪尔·弹拨尔、喀迪尔·热瓦普。
2005年,喀迪尔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他的家便成了喜欢唱歌跳舞村民的好去处。他在这里向大家传授民族乐器弹奏技艺,有了30多个徒弟。
“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阿迪来木的京剧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结束,喀迪尔伸出大拇指点赞:“丫头的京剧嘛,唱着好呢!我还得向她学习呢。”
说起自己与京剧的缘份,喀迪尔打开了话匣子,“我20多岁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里经常播放《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京剧,感觉特别好听。就想着能不能用民族乐器来弹奏京剧,试了一下,还真行。”
让喀迪尔苦恼的是,那时候他还不太会说普通话,学习京剧唱词很吃力,就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揣摩如何用民族乐器弹奏京剧曲调了。
2020年的暑假,在石河子上大学的阿迪来木回到村里,又听到喀迪尔在用民族乐器弹奏京剧曲调,情不自禁地说:“好听!”喀迪尔便动员她,“要不,你来唱,我来弹?”
阿迪来木自小就跟着喀迪尔学唱民歌,有一幅好嗓子。“丫头,你绝对行呢!”喀迪尔的鼓励给了阿迪来木信心,“互联网时代,要想学唱京剧并不难。我从网上下载了很多京剧选段,一有空就学,没想到很快就可以唱几段了。”
于是,喀迪尔的院子里便经常传出或高亢激越,或平和委婉的京剧曲调来。喀迪尔伴奏,阿迪来木演唱,一老一少配合越来越默契,前来听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里逐渐成为传播中国戏曲文化和民歌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其实,我们不仅会唱京剧,还会唱秦腔、黄梅戏、豫剧等剧种的著名选段呢。”开力比努尔说着,便唱起了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喀迪尔也随即用弹拨尔弹出了黄梅戏的曲调。
在婉转悠扬的黄梅戏曲调中,喀迪尔5岁的孙子迪力凯迪尔·阿卜力克木埋头画画。一曲终了,迪力凯迪尔拿起画展示给大家看,画上有几个人,还有一串小蝌蚪一样的音符,“姐姐在唱戏,爷爷在弹琴,大家很高兴!”他是村里目前最小的京剧票友。
50多年来,喀迪尔搜集整理轮台民间歌谣200多首,创作了200余首歌颂社会风貌和好人好事的诗歌。而最让喀迪尔引以为豪的,则是能够自如地给京剧、秦腔等剧种伴奏,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的戏曲。
“用民族乐器弹唱京剧、黄梅戏等戏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策大雅乡党委副书记曲斌斌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喀迪尔用行动推动了一个村乃至一个乡的文化赋能,让村子有了不一样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