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演出市场备受冲击。国家京剧院也不例外,光是去年,因疫情取消各类演出130场,损失约1300万元。现实困境下,国家京剧院推出线上剧场,在春节期间推出经典剧目《龙凤呈祥》海内外演播出圈成为“爆款”:票房累计收入122.42万元;还在线发售文创产品,累计收入141.33万元。
今年全国两会之际,南都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勇,他将线上演播的火热总结为“危与机共存”,直言当前新一代“名角儿”培养难度大,呼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文艺院团与艺术院校的良性循环互动。
去年因疫情取消130场演出,线上剧场成“爆款”,演播收入破百万
南都:疫情三年对京剧院的演出带来怎样的影响?
王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19年至2022年剧院演出的确受到很大冲击,仅2022年一年,剧院因疫情取消各类演出就高达130场,收入损失约1300万元。
危机与机遇往往并存,作为国有文艺院团,国家京剧院必须敢于创新,勇于突破。2021年至2023年,剧院连续三年以“云大戏,过大年”为主题,采用5G+4K+VR模式,在春节期间推出经典剧目《龙凤呈祥》海内外演播。2021年,业内外评价《龙凤呈祥》打造了演播全流程商业模式的第一个范例,售票收入30余万元,取得舞台艺术线上付费售票最高历史成绩。2022年累计售票71085张,票房收入跃升至112万元,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2023年《龙凤呈祥》演播票房收入122.42万元,文创产品收入18.91万元,共计141.33万元,还与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联合推出《龙凤呈祥》演播联欢活动,推出了主题文创、兔年数字藏品,拓展演播场景消费新模式。
南都:疫情影响减退后线上演播还将继续吗?
王勇:目前,线下演出已全面恢复了。剧院将着力加强演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做到演出演播并举,线上线下融合,剧院将在《龙凤呈祥》演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打造数字梅兰芳大剧院。此外,正在开展传统剧目影像“焕新”计划,修复留存的影像资料,未来也将登录演播剧场。
线下,我们将打造“春之声”“秋之韵”演出季,“这里有戏”小剧场演出,“迎新春”系列演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专场演出、“将京剧进行到底”系列演出等品牌,新创的民族管弦音乐会《春秋》融汇京剧演唱和民乐演奏、吟咏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并集结全国京剧院团,举办全国京剧优秀保留剧目展演,将最具有代表性和传承价值的保留剧目汇聚起来。
缺名角儿、缺好苗子、急缺武戏演员,呼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南都:京剧舞台艺术的传播效应,“角儿”的魅力胜过一百句说教。现在培养出“角儿”的难度在哪里?
王勇:京剧人才培养的困境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演员队伍领军人才接续不力。以国家京剧院为例,现有演员183人,40岁以下演员134人,35岁以下演员107人,年轻化特征突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家逐年退休,青年一代领军人才还未形成较大影响力。二是行当和流派人才配备不全。各戏曲院团行当和流派人员配备不齐,尤其因为伤病几率较高,普遍急缺武戏演员。三是青年人才储备不足。院校培养与院团实践有一定差距,“好苗子”难得一见,毕业生入职后素质不够全面、舞台经验缺乏,院团还需3至5年时间进行再培养。四是急缺戏曲容妆、道具、舞美等特有专业人才,院校此类专业设置不齐整,院团此前多依托内部自主培养,系统性、专业性不足。
所以我今年也在提案中建议,文艺院团与艺术院校之间开展“小荷”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跟踪培养,将培养关口前移,预选优秀在校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创新机制,推动院团与院校资源共享,构建教师和艺术家“双向准入”机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良性循环互动。还可以通过联合演出,为在校生提供实操演练的机会,推动院团与院校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产业合作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南都:去年国家京剧院大规模开展“百日集训”拜师活动,怎样让拜师不流于形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京剧院还有哪些长足计划?
王勇:青年人才工作始终是我心头的大事、要事、急事。去年拜师活动中,有18位优秀青年演员、演奏员、舞台技术人员完成拜师,在学习技艺的同时,更要学习老一辈艺术家潜心修为、德艺双馨的品德追求,剧院将择机为他们举办汇报演出,展示学习成果。在百日集训“这里有戏”专场演出策划阶段,我为每一位演员拟定专场演出名称,既融入演员名字、艺术风格,又表达出对大家艺术生涯的美好祈愿,相信青年演员们能感受到剧院的期待与支持。2022年,剧院还改组成立了青年团、推出青年人才专场演出、实施“一人一策”方案、打造“学习型”剧院。
接下来,我们将在吸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在人才培养工作上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开拓演出平台,夯实“百日集训”成果,深入推进“小荷”计划,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谈改编名著名剧:不是生拉硬拽,追求“美美与共”
南都:国家京剧院推出了移植改编京剧《五女拜寿》、新编现代戏《主角》《老阿姨》,改编作品的市场反响如何?
王勇:到院履职以来,我对剧目创作作出了详细规划,在坚持“三并举”剧目方针,以优秀剧目推动传统文化自信自强的同时,开创改编经典名剧、经典名著的“两改”创作思路,打造符合国家京剧院品格的精品力作。我们知道,京剧艺术是集大成者,移植改编地方戏的优秀之作是国家京剧院的传统,而且是历史和时间检验的成功创作经验。剧院成立以来,推出的《杨门女将》改编自扬剧的《百岁挂帅》,《红灯记》改编自沪剧《自有后来人》,《穆桂英挂帅》改编自同名豫剧,《春草闯堂》改编自同名莆仙戏,都成为久演不衰的舞台精品。去年,在越剧经典剧目《五女拜寿》首演40周年之际,剧院移植改编同名京剧,汇聚17位青年艺术家担当主演,该剧首演不仅观众反响热烈,主流媒体也予以报道,业内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南都:我们了解到接下来国家京剧院还将对《西厢记》进行创作,将昆曲《牡丹亭》改编为京剧、推出京剧版《红楼梦》,这些名著名剧的改编可能面临哪些困难?
王勇:在推进改编经典名剧、经典名著的过程中,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在变化中把握社会的审美风向标、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观众对传统艺术的精神需求,要将与时俱进、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在改编后的传统戏曲中表现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今年我们即将为观众呈现的现代京剧《主角》,改编自著名作家、剧作家陈彦的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作品。接下来,我们还将筹备对元杂剧《西厢记》、昆曲《牡丹亭》进行移植改编,并计划推出京剧版《红楼梦》,都将在聚焦价值取向,继承弘扬精华,深入把握剧目主题、艺术节奏的基础上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叠加效果。
南都:名著名剧的改编创新也有可能会让原著风格变味,如何把握京剧艺术跨界、融合的分寸?如何打破市场思维定式让公众更易于接受?
王勇:在移植改编过程中要首先处理好“经典化”与“现代化”的问题,同时还要处理好“剧场性”与“文学性”之间的关系,在扩大剧目受众群体和影响力的同时,既不能过于强调剧场效果追求商业价值从而导致剧目昙花一现,也不能过度强调文学性从而导致曲高和寡、脱离群众。
移植改编不是生拉硬拽、原封照搬,而是根据剧种的特点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扬弃”而行,尤其名著名剧中很多经典片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再度创作时一定是在尊重京剧本体的基础上对名著名剧进行合理改编,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