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5月7日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自由体戏剧《谭鑫培1902-1908》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完成了三场首轮演出。
该剧由王永庆编剧,王永庆、杨照珩导演,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阎桂祥夫妇与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担任艺术顾问,谭正岩监制并参演,马笑、郑子茹、张晶、钮永庆、刘大可、司献伟、刘国冉、宋亚龙、白智鑫、姚泽龙、郭润旭、吴培波、徐浩文、陈倩斐、王紫微等一众优秀戏剧家倾力加盟。相较于常规的戏剧样式,自由体戏剧的概念对于大众或许较为陌生。它是根据戏剧情境或人物的不同,分别选择戏曲、话剧、舞蹈、音乐、曲艺等艺术形式,或者多种不同的戏曲剧种进行自由的“新综合”,使这些原本充满个性且成熟的艺术样式在同一个剧目中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一个既多样审美又完整统一的舞台形象。自由体戏剧并不是各种舞台艺术的大杂烩,也不仅仅是不同剧种间简单的“两下锅”,而是以故事为核心,围绕人物选择能够充分表达情绪和思想的艺术手段进行组合的艺术尝试。面对“四海一人”的谭鑫培,包容并生的自由体戏剧,突破了形式上的束缚,为人物塑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与谭鑫培的创新精神相契合。
自由体戏剧《谭鑫培1902-1908》将事件的主线放置在1902年慈禧和光绪帝“西幸”后重返北京,到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相继驾崩这一时间段中,主要通过谭鑫培在升平署承应期间与慈禧、光绪、李莲英等人所产生的交集,勾勒清朝末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通过他在宫里宫外、台上台下的人生境遇,反映出特殊时代里梨园人物的生活群像。
该剧以一种史诗般的视角,展现谭鑫培的人生轨迹。在我们眼中誉满梨园的伶界大王,放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中,变成了被矛盾和差异包围的个体。对谭鑫培自己而言,艺术达到“无腔不学谭”的顶峰,对于慈禧而言,每日看戏更是“无谭不欢”,而在剧情之外又能够让人联想到对慈禧等人“国家兴亡哪管得,满城争唱叫天儿”的无声控诉。
该剧的第二幕围绕慈禧、光绪、李莲英、谭鑫培等主要人物展开。在人物关系的拉扯中,能够清晰地让观众认识到当时宫廷中的艺术生产环境,同时也让观众对谭鑫培如履薄冰、谨言慎行的行为有了更为合理的认知。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会看到谭鑫培也好,剧中出现的许多谭派戏也好,在慈禧眼中是供人娱乐的方式,同时也是可以借机敲打光绪的政治工具,是权力斗争中的一枚棋子。更为深刻地彰显出人物境地与其各项抉择的动因。剧中的谭鑫培与佛门中的妙老人交好,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寻求一片能够暂时逃离这无奈现实的心灵净土。“宫里宫外,皆是佛场”,他并没有选择麻木和一味地妥协,而是有的放矢地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李莲英向谭鑫培传达慈禧要在光绪的万寿节上演《连营寨》并穿素白服演出的口谕时,他敢于向李莲英直谏,这种僭越之举,正是普通百姓拳拳报国之心的真实写照。囿于时代的关系,他在思想上有着相对局限性。他虽不完美,但饱满而真实。
超脱:抽象的文化符号,具象的人物形象
长期以来许多观众和研究者对于谭鑫培的了解,大多都是通过文字、唱片得来的,此次的创作让这位京剧史上的艺术巨擘,通过艺术化的方式站在了舞台上,从抽象的文化符号,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真实人物形象。剧中穿插的谭派经典与舞台上生动演绎谭鑫培人生历程的剧情交相辉映,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沟通京剧百年的艺术之门,塑造出既尊重历史又富有时代新意的谭鑫培形象。
昨晚在北京民族宫剧场观看了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的自由体戏剧《谭鑫培》1902~1908该剧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谭鑫培在这6年中所经历的一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灯光 舞美设计风格非常走心,音乐再现了谭大师的原声,嗓音独特,韵味悠长!可谓里程碑式的人物,开创了谭派艺术!令后辈无生不宗谭!
愿谭派艺术继续发扬光大,永远立于京剧表演的领军位!——戏迷 张慧生
当拿到票时,我曾担心,《谭鑫培1902—1908》一定会有京剧表演和唱段内容,话剧演员怎样表现呢?当大幕拉开,随着老胶木唱片发出的沙哑,失真,甚至有些刺耳的京剧曲调,把我们带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光绪年间。谭家第七代传人谭正岩和穿着戏服的京剧武生演员,亮相舞台,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专业表演和唱段,令人迷醉。也使我对话剧这种耳目一新的表现形式,为之一振!
编剧兼导演王永庆说:“用多种不同的戏曲剧种进行自由的新综合,使这些原本充满个性且成熟的艺术样式在同一个剧目中有机的交融在一起,形成一个既有多样审美又完整统一的舞台形象,这便是“自由体戏剧”的定位。而王永庆先生,编导的作品就涉及到二十多个戏曲剧种,并取得过多种大奖。
这次启用的演员,有谭派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演员、谭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有戏剧大奖获得者,有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导演,有北京市曲剧团青年导演,有艺术传媒公司创始人,有中国戏曲学院的导演和导师。可谓主创团队过硬,演员阵容强大!而此剧的艺术顾问,正是谭家第六代传人谭孝曾、阎桂祥夫妇,监制就是谭家第七代传人谭正岩。《谭鑫培1902—1908》使我们看到了谭派世家,扎根北京,沧桑厚重的历史脉络和传奇故事。谭鑫培,有“伶界大王”之称,深受老佛爷慈禧的赏识,经常到宫里和颐和园德和大戏楼,为慈禧唱戏,并被慈禧改名“谭金培”,赐予朝珠。怹对京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怹高风亮节。经常捐资寺庙,扶助百姓,钱财来的干净。正如怹的夫人所讲:“你的钱,都是一天天、一出出、一句句,唱出来的!”我也从剧中,感受到了过去年代的京剧大师,光鲜亮丽背后的坎坷、艰易!
谭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坚守,从谭志道、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传承了七代。为祖国的京剧艺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将会继续传承下去!这场演出,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和掌声!
正如在演出结束后,谭孝曾先生和夫人,走上舞台表示祝贺:“我这一生啊,一直想有这么一个机会,把怹老人家幕后的一些大家难得知道的一些故事,怹的精神,传达给大伙……这场演出非常成功!我代表我们谭家,向所有的演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给你们深深鞠三个躬!”———戏迷 洒客2023.5.5日19:30,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谭鑫培1902-1908》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首演大获成功!该剧让我看到了活化石级的表演形式。古今对话,传承有序。谭鑫培这个人物形象树立的正确可信。骨子里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代代传承。感谢艺术家们带给观众如此优秀的作品。优雅的古琴曲与叙事的表达让我们沉浸在谭派传人的历史信息中……,故事情节手尾呼应,第七代谭派传人谭正岩的出演给该剧增色、增辉!他的吐字方正如金,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谭派唱腔的魅力。“无生不学谭”,该剧对推动年轻人走进剧院影响极其深远。因为是谭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在身体力行中继往开来!——戏迷 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