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8日,山东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革命题材京剧《燕翼堂》精彩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在首都舞台展现山东文艺创作最新成果。
京剧《燕翼堂》自2021年创排以来,入选中宣部“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重点跟踪项目”和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展演、新时代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荣获第十六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是齐鲁大地过去几年来舞台艺术创作的代表性剧目。
《燕翼堂》取材于沂蒙山区一个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封建家族,讲述燕翼堂第十五代掌门人刘合浦在家族早期共产党人“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精神引领下,以民族大义为重,从一个“明哲保身,中立求存”的封建地主,转变为坚定的革命乡绅,带领家族追随共产党、为革命毁家纾难的动人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是文艺的崇高使命。《燕翼堂》希望通过京剧国粹的方式,讲述沂蒙山区一个封建家族的历史故事。全剧的主基调是悲壮的,但悲壮的背后是希望。
作品以戏剧思维对历史真实进行重新建构,以“一个家族的毁灭”和“一个民族的新生”,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奋争,展示了在国破家亡历史关头的沂蒙精神、民族精神,以艺术形式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深刻地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伟大真理。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燕翼堂》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提高文艺原创力,大胆探索红色题材京剧的表现手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结合,增强了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知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这样评价:《燕翼堂》以独特而自觉的文化自信视角,践行戏曲传承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化相协调,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京剧艺术独特的审美优势,凸显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衔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审美化、艺术化地讲好一个“壮哉燕翼堂,浴火起凤凰”的中国故事,为当代戏曲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宝贵启示。
从剧情立意看,《燕翼堂》精彩讲述了“一座深宅大院倒下去,一个新的家族站起来”的故事。剧中主角刘合浦对革命态度的变化,“燕翼堂”从刘氏家族的“命根子”变为革命斗争的“前沿阵地”,家族青少年主动加入抗日救亡的斗争……
“剧中所渲染的不是主角天生的革命性,而是着重表现其看到的、经历的、想到的、做到的。主要为解开一个谜团,即主角如何从不理解到被打动、从反对到认同、从同情到为之献身的过程。”《燕翼堂》编剧之一王宏认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当看到中国人被欺凌,当看到一个个共产党人为民族慷慨赴死时,剧中主角作为曾经的封建家族族长,也做出了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这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正确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燕翼堂》主演刘建杰,在剧中扮演刘合浦。编剧给他的角色定位是“表面隐忍,骨子里却有草莽英雄的霸气和担当”。实际创作中,刘建杰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不断体味乱世当家人的复杂心态。
相关专家表示,评价文艺作品,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燕翼堂》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强化红色故事的可读性,力图通过丰富手段,为当下观众还原历史,彰显京剧魅力。“坚持守正创新,是主创在排练期间多次强调的问题。”《燕翼堂》导演周龙说,《燕翼堂》由“迎归”“惊变”“浮厝”“忍辱”“投军”“逼降”“壮别”“显义”“毁家”等几个重要情节贯穿起来。全剧浸透着浓郁的蒙阴地域文化气息,通过起伏跌宕的剧情戏理,辅以气势庄重、虚实相间的“燕翼堂”舞美景象,运用“唱、念”声腔音乐和“做、打”功法技巧,以生旦净丑的行当特点和艺术手段进行人物塑造。
北京观众赵秀梅认为,《燕翼堂》中革命先烈坚定信仰、不畏牺牲的感人故事扣人心弦。一个个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或如泣如诉、或激昂澎湃,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真实可感,引领观众重温建党精神和民族精神,感悟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山东省京剧院作为全国知名的文艺院团,拥有光荣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多年来创作排演了一批精品力作,为繁荣文艺事业、服务人民群众发挥了应有作用。2023年,山东省京剧院将重点在全国巡演中进一步打磨提升《燕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