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短清人离恨,云心水心闲愁闷。
6月22日晚,北京京剧院青年领军窦晓璇和领衔主演李宏图担纲主演的传统大戏《玉簪记》在长安大戏院倾情上演。时值端午小长假,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观众涌入剧院,演出现场,精巧雅致的爱情喜剧将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实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年轻观众通过短视频实时直播现场演出,为未能到场的观众送去现场的欢乐和激情。
窦晓璇在同辈演员中可谓佼佼者,在天津戏校和中国戏曲学院读书期间,转益多师,学演了多出传统骨子老戏,毕业后被北京京剧院作为青年尖子人才引进剧院,并先后得到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李慧芳等前辈的教诲与指点。2007年,有幸拜在京剧大师杜近芳先生门下,潜心钻研京剧梅派艺术。她扮相俊秀、身段优美、做表皆能,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嗓音纯正、圆润饱满,极富中正平和之美感,先后在央视戏曲晚会等权威媒体平台展示京剧艺术的魅力,拥趸甚众。本次整理复排《玉簪记》是剧院克绍箕裘灼芳华系列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叶派小生名家李宏图老师为窦晓璇保驾护航,叶少兰先生亲自执导,将父辈创排的剧目再度搬上舞台,时代创造之流,让人振奋,京剧艺脉传承之源,更让人感佩。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玉簪记》由明代戏剧家高濂撰写,该剧讲述了书生潘必正与道姑陈妙常冲破禁忌的一段曲折爱情故事。昆曲和川剧演出版为观众所熟知,京剧版是范钧宏先生根据高濂的《玉簪记》和其它地方戏改编而成,京剧版更为凝练、大气,主要演出场次有《投观》《琴挑》《偷诗》《定情》《逼侄》《促行》《秋江》等重点折子,故事简单,但细节饱满、幽默风趣。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先生和叶盛兰先生联袂主演,成为20世纪五十年代京剧创作的艺术精品。本场演出,叶少兰先生携众弟子亲临现场,朝杖之年,依然奋战在京剧一线,为后辈和新人们树立了榜样。
窦晓璇扮演的陈妙常一出场,闷帘“来了”,莲步轻移至九龙口,右手端茶盘,左手执拂尘,艺术形象跃然舞台,出场就赢得观众满堂彩。“琴挑”中【南梆子】唱腔婉转华丽,意蕴悠长,【西皮二六】如泣如诉,感人肺腑,【西皮流水】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每段唱罢,观众都给予热烈掌声。剧中多次出现陈妙常高举拂尘的场面,其中第一次手执拂尘高高举起就出现在这一折,彼时拂尘就好比那威严的家法和世俗的标尺,高高举过头顶,李宏图老师随即倒退几步,嘴巴微张成惊悚状,急忙作揖道歉,将潘必正的小轻狂和的小胆怯刻画的细致入微,逗得台下观众不时发笑。此折中最大的笑点是“偷觑”,女生窥探男生的小心谨慎,和男生主动表白女生的大胆外放,在“虚拟的门”的几次开合中,渐渐厘清了感情线,无形中拉近了男女主人公的距离,观众在潘必正的滑道声中再次捧腹,二道幕拉上,观众依旧沉浸其中。在“秋江”一折中,京剧版不似昆曲的繁杂,而是删繁就简,注重做表,艄公的川白也是此折的一大亮点,陈妙常和潘必正的两次上船和行船,于无形中展示有形,无水之江,无船之舟,全靠演员表演和舞台调度把追的过程演的诙谐生动,赏心悦目,将传统戏曲的“虚拟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窦晓璇和黄柏雪的圆场、稳而不乱,快而有序,边唱边做,气息沉稳,演唱规范,让观众大呼过瘾。追上潘必正之后,两人相扶一个造型,全剧戛然而止,给观众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局。
李宏图老师作为当今叶派小生的领军人物,多年来躬耕菊坛,成绩斐然,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尊崇。他退休后回到母校,担任学校实验剧团团长、京昆系教授,奖掖后学,从菊坛转到教坛,依然为京剧事业奋斗拼搏。他扮相英武俊美,念白张弛有度,嗓音高亢婉转,宽亮甜润。他常年练功不辍,腰腿功夫过硬,武功深厚。舞台表演独具特色,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本场演出中,李宏图老师表现堪称完美,一字一句声声入耳,一招一式皆称典范,他提携窦晓璇,在对唱和调度中随时照顾窦晓璇的情绪变化和舞台走位,他演唱不温不火,做表恰到好处,与其说是本剧的男主角在演出,不如说是老一辈艺术家提携青年演员的传承汇报,让人大为动容。
本场演出的服装、桌围椅帔等道具都尽量遵循杜先生、叶先生的演出版本,在行头和装扮上略做了调整,玉簪的规格做的比老版本更长,凸显主题,水钻头面也做了改进,灯光打到头面上,闪闪发光,更衬托出陈妙常的青春芳华,将春潮涌动和内心情绪外化。剧院引领 人才辈出
北京京剧院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多年来,深耕菊坛,独领风骚。梅尚程荀和马谭张裘赵等前辈大师作为剧院的奠基人,为剧院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和精神财富。近年来,剧院先后培养打造了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等“九大头牌”,他们在京剧界坚决扛起了“第一方阵”的使命,奋勇担当,努力作为,在整个京剧界持续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先后培养了包飞、王怡等一代中坚力量,他们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当前剧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先后培养了张建峰、杨少彭、张馨月、窦晓璇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他们务实创新,辛勤耕耘,是剧院乃至整个京剧界中青年演员的领军。先后打造了索明芳、朱虹、王岳凌等青年新秀,他们广学博引,力争上游,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历练,日益走向成熟。剧院立足传统,以演出传统经典剧目见长,同时亦不断创作新剧目,推出既不脱离京剧本体又有当代意识的新编剧目,在全国戏曲院团中,剧院的演出场次之多和受众观众之广可谓独占鳌头。剧院先后推出“唱响之旅”“传承之旅”“发展之旅”“每周一星”“双甲之约”“魅力春天”“寻梦・承泽”等品牌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期待窦晓璇这一辈的青年艺术工作者能以老一辈艺术家优秀品质为镜,大力提升艺术修养、持续创演艺术精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传承弘扬京剧艺术付出最大努力。期待北京京剧院能继续瞄准“出人出戏出精品”的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级重点院团的责任,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京剧艺脉。期待剧院以人才建设为引领,以作品建设为中心,持续讲好新时代戏曲故事,持续发出新时代戏曲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