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重点创作剧目《皿方罍》剧本研讨会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马也,《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国家一级编剧、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艺术顾问张弘,江苏省文学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皿方罍》编剧罗周等专家学者对剧本进行研讨。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祝平良,湖南省文旅厅艺术处处长向才平,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邹清华,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林,湖南博物院副院长袁建平,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晓林,副主任葛倩倩出席研讨会。
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晓林主持会议并对《皿方罍》的创作情况进行了介绍。王晓林主任表示,《皿方罍》是我中心今年的重点创作剧目,讲述的是湖南博物院镇馆之宝、商周铜罍之王皿方罍身首合一、完罍归湘的故事,目前暂定名《皿方罍》。今年4月,剧本大纲完成后,中心在南京召开了剧本大纲研讨会,邀请专家对剧本大纲提改进意见,在听取这些意见的基础上,编剧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完善,目前,剧本初稿已完成。此次再次召开研讨会,就是希望在剧目正式落地排练前,对剧本进行尽可能地完善。中心将全力以赴将《皿方罍》打造成一台文博题材精品大戏,不负领导、专家及广大观众的期待。
为了创作好这一剧目,我中心邀请到江苏文学艺术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罗周进行剧目创作。罗院长介绍,京剧《皿方罍》以皿方罍百岁流转之真实史料为依据,以身盖分离后,罍身三度“现世”、湖南积极促成重器回归为推进线,并根据我中心演员队伍情况设置人物,结构戏剧。剧本对文物保护、文化传承进行了深入思考。文物见证了文化的发展交流演变。守护文物就是在守护我们的文化,守护我们的文脉,守护我们的当下和未来。
与会领导、专家对《皿方罍》的时代意义、立意深度、文艺创作等方面都给予高度认可。领导、专家们一致认为:《皿方罍》剧本流畅,基础很好,令人惊喜。《皿方罍》的创作,是用文艺的形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是践行文旅融合、讲好湖南故事的一次探索,也是我省打造文艺精品、尝试京剧现实题材的有益尝试。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多次召开剧本研讨会,不断打磨提升,这种对艺术创作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感动。希望省京继续打磨好剧本,做好二度创作,期待着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打造出一台精品佳作!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还从剧本的逻辑关系、人物、脉络、场次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专家老师认为,皿方罍的价值及其独特意义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各场次的比重设置还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使结构布局更加均衡。
此次研讨会对下《皿方罍》创排具有重要意义,中心将认真梳理领导专家的意见建议,打磨好《皿方罍》剧本,力争打造一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新编现代京剧,展示好湖湘文化,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