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尚程荀”是京剧界四大流派。其中,荀慧生先生创立的荀派,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融京剧花旦表演为一体,塑造出一系列生动传神的戏曲人物形象。“梨园行”素有“十个花旦九个荀”之说,荀派旦角妩媚缠绵,可谓独放异彩。荀派名剧《金玉奴》集中体现荀派艺术精髓,备受戏迷喜爱。
9月22日晚,已故著名荀派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弟子、重庆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邵晓白将携《金玉奴》献演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这场演出也是身为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的她,完成学业之后的汇报表演。“师父无法看到我的表演了,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但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争取用一台完美的舞台呈现,告慰师父的在天之灵。”邵晓白告诉重庆日报记者。▲邵晓白主演《金玉奴》剧照。受访者供图
久演不衰,经典剧目蕴藏哲理内涵
作为一出传统剧目,《金玉奴》又名《棒打薄情郎》等,取材于《古今小说》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剧情一波三折、悲喜交加、耐人寻味,极富荀派艺术的特色与魅力,几十年来,久演不衰。
“《金玉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离不开荀慧生、童芷苓、孙毓敏等前辈大家的打磨改编。”邵晓白介绍,这部花旦名剧以两条线索讲述,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了全剧的矛盾冲突,塑造了剧中各个特有的人物个性及该剧独特的风格样式。通过对最初的原作进行语言、场次等方面的精炼,这部花旦名剧舍弃了宿命情节,将大团圆结尾改为了不团圆,无论是情感线的七种情绪表现,还是情景线的八大剧情演绎,都能让观众感受到那敲击内心的共鸣点和引人深思的哲理内涵。
荀派艺术与其他几大流派相比,更强调“三化三感”,也就是:生活化、个性化、趣味化;时代感、真实感、幽默感。荀派的唱、念、做、舞也颇为独到,表演细腻生动,贴近生活,充满难度和挑战。得益于荀慧生亲传弟子孙毓敏的悉心指导,以及多年的辛苦训练,邵晓白的演绎颇见荀派精髓。
“学习京剧不仅需要辛勤付出,需要对艺术的执着,不只局限于在舞台上表演时的功夫和技巧,更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过程。”邵晓白说,京剧艺术从最基础的舞台礼仪、唱腔、身段,到精准的演技和对戏剧性的理解,每个细节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唱腔音符、人物念白、眼神表情等等都是学问,‘学艺十年磨一剑’,学习京剧需要将时间和心血融入其中,才能真正领悟其深厚的内涵。”
▲邵晓白与恩师孙毓敏。受访者供图
缅怀恩师,全力以赴光大荀派艺术
除了自身努力外,戏曲艺术更讲究师承。2009年,邵晓白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成为京剧演员,她从未放弃精进,继而拜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孙毓敏门下,亲聆教诲,2015年获得“荀派继承人”奖章。2019年,她又进入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继续深造,在课堂学戏与舞台艺术实践等方面再一次得到成长和提高。
孙毓敏于今年3月辞世,她是邵晓白永远感激的恩师。忆起与恩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时,她几度哽咽,“师父教导我们,无论外界怎么对待戏曲艺术,你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做好。她老人家特别爱护徒弟。2015年,我在北京跟师父学习《红楼二尤》,她对我们弟子的吃住行都十分上心,事无巨细。传授京剧艺术时,她不仅教基础技艺,还将毕生积累的表演窍门、节奏掌控等舞台经验都倾囊相授。”
令邵晓白尤其难忘的是,2019年她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京剧京胡演奏人才培养》汇报演出时,79岁的孙毓敏不顾腰伤发作,坚持赶来看完了3个多小时的表演。“演出结束,师父被搀扶着走上台,送给我她手书的‘奋飞’,她握着我的手,嘱咐一定要努力,好好传承京剧……”邵晓白说,如今自己将带着师父传授的《金玉奴》登台,“我一定全力以赴,发扬光大荀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