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秋霜切玉剑 粉墨重登场——记丰台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红艳
写在前面
“如果说人生的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缘分更是早有安排。”当流传日久、历久弥新的经典广告声响起时,瞬间把她的记忆带回到“串串相思,藏在心里”的岁月。旋律曲调声声在耳,声腔韵味激荡我心。从艺之初登上舞台时心里泛起的层层涟漪,苦尽甘来天女舞袖时的波澜不惊,注定汇入情牵一世的艺海清泉。
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京剧名家李红艳
初识京剧名家李红艳,是新编京剧《杨七娘》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现场。作为主演,这是她十年之后重演同一部戏。舞台上的她英姿飒爽,风采依旧。同年也是她从艺42年,回顾过去,她笑言只做了一件事:“和京剧相爱永不渝。”2001年,李红艳荣获中国优秀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2004年荣获第四届中国京剧节银奖,2015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专家”称号……好栖心见素家风
李红艳出生在辽宁省营口市,父亲曾经是一名空军飞行员,母亲年轻时喜欢唱歌跳舞,融合了父母优点的李红艳走进了练习体操的行列。凭借良好的体能、优异的平衡性和科学系统的训练,少年时期的李红艳就已在家乡的沃土上“小荷初露尖尖角”。1979年在辽宁省体操比赛中,她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家教,对李红艳的影响是深远的。父亲经常劝诫她“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李红艳虽然似懂非懂,不过她还是把“守志”“恒学”的道理铭记于心,这为她求学、从艺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刻下了志向坚定、静心专一的印记。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练习“平衡木上法”时,为了给观众强化“首因效应”,她对身体的控制力和柔美姿态开始了近乎完美的追求。随着“上法”在难度上不断求新求变,李红艳加练时经常从平衡木上摔下,甚至浑身青一块、紫一块。不过每当看见父亲怜惜而鼓励的目光时,懂事的她都会强忍着疼痛偷偷抹去即将掉下的泪水。
回报与付出形影相随。1981年在全国青少年体操比赛中,李红艳荣获少年组女子平衡木第一、自由体操第二、个人全能第四的优异成绩。然而,运动学跟踪研究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职业黄金时间很短。父亲看着训练器械上挥汗的李红艳,既为她取得的成绩而欣喜,也为她未来的职业规划而焦急。
这年5月初,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开办了营口市戏曲艺术学校。老师到体校挑选学员,无意间瞥见了远处加练的一个身影。“这孩子扮相肯定错不了!”老师独具慧眼地看中了长相清秀、功底又不错的李红艳。那时15岁的她对戏曲一无所知,潜意识里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都说“隔行如隔山”,放弃自己的专业到新的领域从零开始,会不会影响孩子一生?这些难题缠绕在父亲心头。
招生老师有多年的从业经历,在他看来,与其说“隔行如隔山”,不如说“隔行不隔理 ”。一切缘于体操练习“精气神”,而戏曲为塑造形象也追求“精气神”三全。借鉴体操动作以丰富戏曲的“四功”“五法”,在完成腾空跌打、踢腿翻身等难度动作时更加干脆利落和呈现美感。当老师讲到自己由体操到戏曲的转行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有体操的底子,戏曲技巧更容易走向高处。京剧行当分工细密,为每名演员演技的学习和发挥划定了明确范围。由于有体操功底,她被顺理成章地分到武旦和刀马旦的行当里,成为在戏校中少有的“带武功”学员。但入学第一天她惊奇地发现,自己晚报到整整8个月,同班的学员第一年的基础课已经学完,她只能坐在旁边“看课”。这张“冷板凳”她一直坐到了隔年的夏天,其间内心所受的煎熬,更让她明白了“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的道理。
也就在这个令人沉闷烦躁的夏日里,她收到了父亲写来的一封家书,熟悉的字迹让她有了新的感悟:总有一些人,在挫折和逆境中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成为真正的失败者;也总有一些人,把挫折当老师,把逆境当考验,越挫越勇。或许正是这段受挫的经历激发出李红艳的志气、勇气,不仅在后来的日子里迎头赶上,而且养成了不骄不躁、沉稳大方的性格,这为她成功塑造戏曲人物形象增益不少。
殷殷恩心寄南园
讲起开蒙老师李金鸿教授,李红艳的感佩之情溢于言表。当讲到师生间的动人往事时,她不由生出“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的感叹。
按照惯例,每年营口市戏曲艺术学校会邀请中国戏曲学院的名师来学校授课。1982年暑假,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知名京剧教育家、梅兰芳先生弟子、武旦名家李金鸿教授到校授课。在李教授独到的目光里,李红艳虽然由于“落课”而掉队,但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可塑性更强。于是,李金鸿决定从《扈家庄》这出戏教起,因为这出戏是几乎所有旦角的开蒙戏,旦角需要掌握的台步、身段、翻身、圆场等基本功都在其中。这也结束了李红艳坐在“冷板凳”上“看课”的日子。
“幸福有多具体,苦痛就有多抽象。”京剧武戏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是塑造舞台故事情境、展现人物雄浑气象的直接方式,演员在舞台上的精彩一瞬,背后是常年“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短”的艰苦训练。那时营口戏曲艺术学校对住宿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当与她同龄的女孩儿在唱歌跳舞穿花裙时,她却“扎靠”持枪,按照老师的要求埋头苦练,一个翻身动作看似简单,却往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练习千百次。她将体操的动作艺术化处理,以适应角色的武打技巧要求,而这种表演风格更生动贴切地塑造了给予观众联想和共鸣的人物形象。从第二年起,连续三年李金鸿教授教了武旦应工的《虹霓关》和《佘赛花》等名剧。
回首自己40余年的从艺历程,李红艳常常感怀,在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得到国家级名师开蒙,并手把手地“墩苗儿”,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寒来暑去,在常人看来,就像是“寒冬里的红梅”般煎熬。然而李红艳在回忆起那段经历时却说:“启蒙老师最重要,就像练字一样,握笔的姿势在初学时就要摆正。基本功一旦打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形体,想要日后再改是很难的。”在名师悉心指点下,她觉得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一条通往京剧舞台的路,她暗下决心即使付出百倍努力,也要不负韶华。
“尽日寻春不见春,春在枝头已十分。”1987年,北京市宣武区风雷京剧团招考武旦演员。凭着过硬的本领,李红艳顺利地考上了,成为风雷京剧团招聘的第一个外地演员。
“经过漫长的暗夜,才能坦然面对晨光。”进京后,李红艳凭借扎实的功底、婉转的唱腔和优美的身姿逐渐受到认可,先后接到两位北京京剧院的团长发出的邀请。1992年,在北京京剧院,她拜著名京剧武旦叶红珠为师,而叶红珠正是李金鸿的得意门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严师出高徒”这一京剧艺术传承方式的不竭生命力。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随着艺术的日臻成熟,她主演了很多京剧经典传统剧目。同年,由她主演的《盗库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一戏曲的广泛传播,使她在京剧界的声名日隆,随之被列为成绩突出的艺术人才引进北京。站在全国的文化中心,她内心升腾起一个愿望:让京剧绽放更加耀眼的魅力之光。
1998年,中国戏曲学院开设首届成人高等教育班,勤学不辍的李红艳成为该院成教京剧表演大专班的一名学员。2002年她又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研究生班。“来北京前,除了恩师李金鸿教授,没敢想还能得到诸多名家指导。”李红艳动情地说。只要有空,她就跑到当时的老吉祥、老长安、老中和戏院看戏,京剧名家杜近芳、杨秋玲、袁世海、刘长瑜、赵燕侠、孙毓敏、杨淑蕊、李玉芙的戏,她边看边反复揣摩,受益颇多,甚至有幸得到其中一些名家的面传身授。在老师们身上,她不仅学习到了创造艺术之美的方法,也领悟了执着艺术之美的思想。
吾敬我师是本分
2006年11月5日,北京市政协礼堂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拜师仪式。在众多梨园同行见证下,李红艳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为师。
“我是梅葆玖先生的第18位徒弟。”谈及结缘梅派的情景,李红艳记忆犹新。2006年拜梅葆玖先生为师
梅葆玖先生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幼子,京剧梅派艺术的嫡传者和掌门人,也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中国戏剧艺术的代表人物,自1994年北京京剧院成立梅兰芳京剧团并由他担任团长以来,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因此,继承前辈艺人的艺术风格、汲取前辈名家的艺术精华、锤炼提高自己的艺术才能,李红艳企望极坚。
“梅团”里的京剧演员可谓优中选优,都是行业里的翘楚,但能在武旦和刀马旦的行当上花开两枝、有所建树的实属难得。实力优异的李红艳“渠成”恰逢“水到”,竟与梅先生不期而遇。原来梅先生偶然间看到李红艳主演的《盗库银》,对她的表演印象深刻、赞不绝口。“当时,梅先生拿起照相机,把我在台上的表演都拍了下来。”进入“梅团”后,李红艳连演三场,而每次梅先生都亲临现场。三场演出很成功,演出结束后,梅先生动情地说:“以后我演戏,前面必须由李红艳来垫场。”此后,李红艳扛起“梅团”里刀马戏的重任,梅先生几乎所有的刀马戏她都演过。也是从那时起,梅先生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梅缘”。
梅先生在徒弟的培养上自有心得。除了学习“平稳之中蕴藏深厚功力、简洁之中包含丰富情感”的梅派舞台技艺外,还因材施教,“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他经常说,师带徒的首要检验标准是能否成功打造几个“角儿”,要有好人才,京剧才有好出路。对于文武兼修、条件出众的李红艳,梅先生认为人才难得,于是照着“角儿”的目标培养她。
梅先生认为,培养人才还要站在传承和发展京剧的高度去探索。过去有一段时间,作为国粹的京剧地位不断衰落,人才严重流失,甚至造成一些剧目“断档”,梅先生倍感痛心。因而,他在择徒上把“秉持执守”放在首位,京剧演员首先要有坚信京剧能发展的信心。在迎来京剧大发展的机遇后,梅先生信心满满地说:“这是弘扬民族艺术、民族京剧的大好机会,我相信,我们的京剧以后会越走越好。”在传承梅派艺术上,李红艳说:“梅派艺术是外圆内方的艺术,在儒雅的外表下蕴藏着坚韧和执着。”在情感认同上,李红艳对梅派艺术熔铸积淀的传统价值与动人心魄的无穷魅力抱有坚定信念,像她扮演过的杨七娘一样,虽遇百折而不回。
梅葆玖先生在以京剧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上“不脱蓑衣卧月明”,积极地用京剧艺术贴近时代、展现生活,让人明白善的道理,领悟美的内涵。他认为“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要求弟子的品德和操守“正己守道”,要先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感悟不同的人生,使自己心思纯洁,而后再去演绎不同的角色。李红艳深以为然,今天她也身为人师,经常对学生说,台上演戏,台下做人;做艺为技,做人为本。
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谆谆教导:“吾敬我师是本分。” 从此,梅兰芳尊师爱师的美名在梅派传续。在尊师上,李红艳延续了梅葆玖先生身上“桃李之恩永志我心”的精神,把尊师重道的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至今,她家里还珍藏着梅葆玖先生送的录音机。那是梅葆玖先生教她吊嗓子时录下来、逐句点评时用过的。每每睹物思人,都让李红艳经常回忆起梅葆玖先生站在旁边“一字一句抠唱、一招一式示范”的往昔。斯人仙去,空留怀念。
穿花蛱蝶深深见
至今42年的艺术生涯里,李红艳擅演的剧目众多,如《杨七娘》《杨门女将》《虹霓关》《白蛇传》《无底洞》《穆桂英挂帅》《佘赛花》《虹桥赠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八仙过海》《盗库银》《天女散花》《扈家庄》《盗仙草》《霸王别姬》《梁红玉》《摇钱树》《银空山》等。
《杨七娘》李红艳 饰 杜金娥
李红艳认为,一部好的京剧作品至少应该具备四个要素:要有好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要有好演员,能把戏“挑”起来;要有好导演,会“角色创造”;要有好团队,而且必须是一支凝聚力强、执行力强的演出团队。京剧似文章,需要反复打磨,做到“文章不厌千遍改”。她在《中国京剧》杂志上发表过相似的观点:“‘十年磨一戏’,好的艺术作品都是‘磨’出来的,是需要时间‘发酵’和‘提纯’的!”这也是她对艺术“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追求。
在谈到武戏的发展时,李红艳颇有几分“年年拼得为花愁”的惆怅。京剧有文戏和武戏之分,文戏以唱、念为主,武戏则以做、打为主。武戏中的武打动作能烘托戏剧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
走上教学岗位后,李红艳带着对京剧武戏发展的憧憬和对武戏演员拓宽戏路、延长艺术生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她认为,武戏文唱和文戏武唱才是京剧艺术发展的最高境界,文以载情,武以载志,如果整合力量大力培养文武均衡、全面发展的好苗子,那么无论对于演员个体还是武戏发展都是极其有益的。要解决好武戏演员表演不精彩留不住观众、观众少导致登台机会少、演出市场低迷致使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要在“继承、发展、创新”之路上,整体增加京剧武戏演出机会,吸引更多演员投身武戏,迎接武戏繁荣发展的明天。
2012年,北京京剧院为李红艳量身打造了新编历史京剧《杨七娘》。这部剧是京剧界首次以杨七娘为主角演绎的精品力作,几乎涵盖了所有旦角的扮相:花旦、青衣、女扮男装、扎靠女将,需要饰演者精通文戏和武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充分展示“全能旦角”文武兼备的艺术才能,她勤奋练习,尤其是在练习反手接枪时,做到千百次丝毫无误。首演时,当演到杨七娘杜金娥领兵赴边的英武、诀别夫君的悲壮、灵堂成亲的坚毅、追问命运的悲愤时,李红艳衣袂飘飘显奇俏,悲情演绎扣心扉,深受感染的观众也流下了眼泪……
转眼来到2022年春,“武”彩“京”华——北京京剧院武戏展演在国家大剧院启幕。首场演出又是《杨七娘》,时隔10年再度出演《杨七娘》,舞台上的李红艳风采依旧。
当被问及这些年是怎样保持功力和劲头不减时,红艳说:“我几十年都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练功就像吃饭一样,要天天练。”大道至简,正是因为四十二年如一日践行这句话,观众才能见到年过五旬的她依然精神饱满登台出演。她实现梦想的历程也启示我们:任何一门技艺行当,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持之以恒地辛勤付出。没有精益求精的匠心,没有千锤百炼的恒心,不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更不可能在人生舞台上演绎“破茧成蝶”。
艺无止境,梦无止境,其实在她心底,一直有一个关于“桥”的梦。国粹吐芳甘为桥
西皮流水迷人醉,国粹梨园纷彩呈。李红艳实现了个人在艺术上的梦,但同时她还有一个梦,是国粹京剧面向未来,在国际上的“京剧热”一直升温。
李红艳出访演出去过世界几十个国家,其中有不少访问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一次,宣传部门一位领导和其他领导为一场重要的出国访问演出商定演员,在大家拿不定主意时,那位领导果断地提议:“这个角色找李红艳演最合适!”结果当然是李红艳又一次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任务。正是“零失误”的演出纪录和口碑才让领导放心地把许多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机会交给她。
“外国人也是懂京剧的,有时他们可能比你懂得还要多。”一次,梅兰芳京剧团出访丹麦。这是一项政府部门交给的国际文化交流任务,梅葆玖将开场戏定为李红艳主演的《盗仙草》。还有5分钟开锣演出时,李红艳一身戏装,戴好镶嵌的大红绒球盔头。突然,她感到有些奇怪:幕布外面为什么出奇地安静?周铁林副团长也发现了这点,心想坏了:现在正是欧洲杯足球赛的赛季,剧场里可能没有多少观众……
帷幕徐徐拉开,锣鼓琴声阵阵。李红艳款款走到台中,眼睛不能看向台下观众,业内称为不能“扫台”,皆因眼神流动的线条中断就会“断戏”。于是她只当是在国内彩排,一招一式毫不懈怠。当演到白蛇和守山神将用宝剑开打时,台下忽然爆发出一阵掌声,倒把专心演戏的李红艳吓了一跳,这时才发现原来剧场里座无虚席。李红艳还在表演中将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和西方戏剧的写实性表达进行比较,寻找中国京剧与西方戏剧的“艺术互通性”。演出谢幕时,台下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那一次,李红艳深深地感受到了“艺术无国界”,也更坚定了她传播京剧艺术的信念。
她还被外省请去担任艺术系列职称评审的评委,每到一地,她总要和同行切磋技艺,促进两地间的艺术交流。“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李红艳从家乡走来,一直走上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的舞台,再走出国门,这是一段勇攀艺术高峰的不懈奋斗者与梦想“双向奔赴”的生动过程。
梨园之乡凤来栖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北京市丰台区素有“梨园之乡”的美誉,拥有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也许是偶然之中的必然,李红艳的“安家”和“立业”都与“梨园之乡”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些年,丰台区依托区域戏曲资源优势,积极整合辖区中国评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市曲剧团、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地区唯一的戏曲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专业戏曲院团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戏曲展演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性戏曲文化活动。自2017年以来,“中国戏曲文化周”持续在丰台区举办,成为活跃丰台区群众戏曲文化活动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9年5月,李红艳当选为丰台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履职期间,李红艳积极参与剧协各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丰台沃土,凝聚、团结、服务、联络丰台戏剧艺术家,培养丰台戏剧人才,打造丰台戏剧品牌,为推动戏剧艺术在丰台绽放新光彩、开创新局面作出贡献。
“我的家就在丰台,我热爱丰台,也愿意尽我所能为丰台献上一抔沃土。”丰台区多年来统筹推进“送戏曲进社区”系列活动,着力打通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李红艳积极响应该政策,带头参加丰台区文联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进基层一线唱京剧、当评委,与群众互动交流,让戏曲服务千家万户。指导学生排练
释惑无倦意,解疑诲人聪。在丰台,李红艳还把相当一部分精力从一线演出转移到对京剧艺术的传承教学上来。她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为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而在专业上,她对自己的学生要求甚至很“苛刻”,就像当年那些京剧艺术家教导她一样。一批又一批的学员正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时见子初成,翩翾粉翅开”。
所有的艺术都诞生于时代土壤之中,京剧艺术能够登上历史舞台,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京剧艺术能长久地立足于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传承、薪火赓续。这不,就在采访行将结束时,又传来了候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