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文化市场日渐繁荣,京剧市场迅速恢复,演出常常一票难求。观众群里,中青年观众占了绝大多数。
随着观众年龄的变化,剧场里边的掌声、喝彩叫好声更热烈了。特别是演出结束后,演员的谢幕环节,也有些微的变化。不少观众在热烈的掌声后,向大轴的主演高喊“再来一个”或“再唱一段”。这表现了观众对这位演员的喜爱,还没听够演员的精彩演唱,因此要求再饶一段。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演员都是盛情难却,于是再请乐队工作者拉起琴打起鼓,再唱一段或两段,以飨台下众多热情的观众。旧时散场不谢幕
有好友问我:“您年岁大,四五岁就上戏园子看京剧,您可记得,那时戏散了,台上有谢幕吗?”我一时语塞,答不上来。我努力追寻记忆:1945年前后,我虽然还是稚子小童,但已经看了不少戏,实在不记得散戏后台上有谢幕一事。只是听场面上一吹挑子(一种类似小喇叭的乐器),知道最不愿意的事终于来了:散戏了。于是赶紧穿衣戴帽,随着人流向剧场门外跑,再也不曾回过脸儿去往台上瞧一眼,因为这时台上早已干干净净了。但也有例外,记得那时看小科班或者是大义务戏时,散了戏以后,台上会出现两个青年角色,一男一女,男角像个状元,头上戴着乌纱,插着一对金花,身上穿着红官衣,玉带围腰,足蹬厚底靴;女角像个公主,凤冠霞帔,腰里也围着玉带,足蹬彩鞋。出场后,向观众作揖、万福致谢。
新中国成立后,我看的戏更多了,无论是国营的中国京剧院,还是民营公助的北京市的这几个团,甚至还有一些私人的京剧团,我几乎三天两头去看戏,包括梅、程等四大名旦和马、谭等四大须生的戏。20世纪60年代初,我还参加了外地或北京的京剧团。回想起来,戏散了以后,也很少有观众鼓掌要求演员谢幕的。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观众还没这个习惯,也就是说还不太明白可以或应该这样做;二是当时的演出时间都比较长,一般都在夜间十点半以后,当时北京的交通还不是很发达 ,一些公交车最迟在夜间11点就是末班车了,再晚就没有什么车可以代步,故一散戏,观众都急急忙忙走出剧场,奔往公交车站。
但也有特殊情况。1956年,为庆祝北京京剧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张君秋、李和曾、吴素秋、姜妙香、萧长华等众多顶级京剧艺术家,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四郎探母》,前面还有净角好戏《锁五龙》和武戏《叭蜡庙》。由于好角云集,演出精彩纷呈,台下观众掌声如春雷一般,演出将近11点才散。时间够晚的了吧?但是并不影响观众的澎湃激情,几乎是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尚、马、张、奚以及年近八旬的萧老,甚至还有前面参加演出《锁五龙》的裘盛戎、《叭蜡庙》的李万春等,都重新登场,向观众鼓掌、鞠躬致谢。我那天在现场看戏,记得似乎也仅仅谢幕了一次,虽然时间很晚了,但我们几个看戏的同学都有自行车,就蹬起车回家,还意犹未尽,一路兴奋地谈论这场十分精彩的演出。源自国外新仪式
为什么说以前京剧观众没有谢幕这个习惯呢?因为谢幕本不是传统艺术的仪式,而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有人考证,谢幕这个仪式,最初只是在话剧和歌唱会结束后才有,在国内出现,也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事了。又有人考证,京剧有谢幕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时,蓄须明志的梅兰芳大师,剃掉胡须,在上海重登舞台。演出结束后,观众难抑激动的心情,热烈鼓掌,梅大师也启帘出场,向观众鼓掌、鞠躬致意,从此在上海开启了京剧谢幕的先河。
但这之后,也有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不赞成谢幕,并坚决不参加,短打武生泰斗盖叫天就是其中之一。这位生于河北、红在上海的盖派武生鼻祖,不但个人演出拒不谢幕,甚至有他参加的众艺术家合作的义务戏,他也坚持自己的决定。众人倒也都尊重他,因此在义务戏快结束前,台上戳一块写着“敬辞谢幕”的水牌,而观众也尊重老先生的习惯,安静退场。另一位是四大名旦之程派创始人的程砚秋,很长时间里,他不参加谢幕,他的理论是穿着戏装谢幕,是代表角色呢?还是代表个人?这个界限混淆,一时他搞不清楚,所以他也不出来谢幕。
北京的演出后必然谢幕,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盛演革命现代戏如《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场上的革命战士,列队集体向观众谢幕,观众也必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来回敬。这种带有仪式感的谢幕,从此便延续下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不论是现代戏还是传统戏,一般演出结束后,演员都会出场谢幕。不过,戏好,演员出场谢幕的次数会更多,观众掌声会持续更长时间;反之,戏差一些,观众掌声寥寥,演员谢幕一次也就算了。
我曾经询问过国家京剧院的著名导演孙桂元,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李光、吴玉璋主演的《平原游击队》,李维康、耿其昌主演的《恩仇恋》,北京京剧院谭元寿主演的《打金砖》,演员谢幕的次数几乎是最多的。谭元寿老先生的吊毛、甩发、僵尸,彻底征服了台下的观众。他在谢幕时,观众的掌声如排山倒海,大有欲罢不能之势,前排的观众甚至涌向台口,叫好不停,谭老先生也不顾疲劳弯下腰去和观众一一握手,但也仅此而已。加唱齐唱掀高潮
数年前,谢幕又有了新要求,这就是观众要求自己心仪的演员:加唱!要求“再唱一段”。响彻剧场的掌声、叫好呼喊声,几乎让所有的演员都会满足观众的要求,加唱一段甚至两段。如今,这种谢幕不仅成为演出的延续,而且已是必不可少的“彩蛋”。
加唱效果一般都很好,演员和观众皆大欢喜,兴奋而退。虽说拉了点晚儿,但如今北京的交通:公交地铁、自驾车、网约车,五花八门,早已不成问题。但也有老观众觉得演员唱了一晚上,够辛苦的了,是否也应该考虑他(她)们的身体,让他(她)们早点卸装休息。笔者认为,优秀的青年演员,特别演出的是喜剧,比如说《锁麟囊》《凤还巢》《十老安刘》等,主演加唱个一段两段,观众满足,叫好声不绝,剧场气氛热烈,观众和演员都兴高采烈,各自带着享受的感觉而回,这是好事,何乐而不为?但如果是七老八十的老演员,演唱的又是悲剧,那倒要再考虑了。比如《窦娥冤》《李陵碑》等,舞台上角色塑造的悲剧气氛本来很足,如果演员上来再唱几段喜悦的流水板,似乎也不大合适,不如只是鞠躬致谢为好。特别是有一些特定的角色,如关羽、岳飞,更要因角色而异。这是最近我看上海京剧院举办的“南麒北马”演出的谢幕录像而产生的启发。那一场演出,由麒、马两派艺术家陈少云、朱强主演《群·借·华》,上海观众的热情真是太高了,整场演出,掌声不断,彩声不绝。最后一折戏,由75岁高龄的陈少云再扮《华容道》的关羽。当他把这出唱、念、做、舞都十分要功夫的经典剧目圆满唱完后,大幕刚拉上,观众不停的叫好声轰然而起,此起彼伏,陈少云鞠躬致敬。当第二次大幕在观众不停的叫好声催促下再度拉开,长时间响起“再来一段”的呼声,看得出老演员很是犹豫。是啊,现在是金甲绿袍的关圣扮相,如果穿着这身打扮,勾着一个红脸,再唱一段麒派的《追韩信》,那也真是大煞风景。
这时,朱强上来救场了,他先请陈少云下场,又说道,演出进行了近4个小时,不能请75岁的陈老师再唱了。下面的观众紧接说:那你唱。朱强道:我也不唱,咱们大家唱,同唱《红灯记》好不好,台下一口同音“好”!朱强先唱了磨刀人那头两句,接着又唱了“我吆喝一声”——然后一个手势,台下千把观众立刻齐唱:“磨剪子来抢菜刀”!然后台上台下掌声齐鼓,大家心满意足地散去。
我想,这真是谢幕的新发展,台上台下齐唱熟悉的京剧唱段,既传播了京剧,又解决了老演员疲于“再来一段”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