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君辞朝 · 金殿》中感受杨家一代女将佘太君保家卫国之心,在《遇皇后 打龙袍》中跟随包拯一起破解 " 狸猫换太子 " 的宫廷秘案 ……11 月 4 日,黑龙江省首届金秋演艺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黑龙江省文化惠民工程 " 每周一戏 " 系列——传统京剧《太君辞朝 · 金殿》《遇皇后 打龙袍》在观众的期盼下如约而至。
本场演出作为文旅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亲授,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老旦演员黄丽珠主演,让很多戏迷票友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期待。很多戏迷甚至专程从外地连夜坐火车赶来,只为奔赴这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出。
为了让这场演出取得最好的效果,赵葆秀不顾 " 阳康 " 后虚弱的身体和沙哑的嗓子,提前一周飞到哈尔滨参与到紧锣密鼓的排练中。在排练场上,赵葆秀不放过任何一个演出的细节,每天从早跟到晚,从唱腔到动作再到细微的表情,事无巨细、倾囊相授,只为给观众带来一场最精彩的演出。
深秋的哈尔滨,寒风萧瑟却挡不住大家想要看戏的渴望,提前两个小时剧场前厅就站满了观众,各种鲜花香气扑鼻,花上写满祝福的贺卡,让很多观众驻足细细阅读。
传统京剧《太君辞朝 • 金殿》是 1988 年,李金泉和苏维明两位先生为赵葆秀整理的剧目,近些年来,鲜见登于舞台。此次,赵葆秀把这出传统剧目传授给徒弟黄丽珠,希望这出经典剧目能一直传承下去。
舞台上,演员黄丽珠明亮的嗓音、沉实的念白、沉稳的动作和精湛的演技,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佘太君始终坚持的忠君爱国的观念,尽管辞朝回乡,也不忘保家卫国之心。在她心里,只要朝廷需要的时候,她就会不顾夫死子亡的悲痛,毅然会挺身而出,担负起抵御外敌侵略的责任。佘太君这种顾全大局和深明大义的表现,体现出她把国家利益至上,置个人委屈和生死于度外的家国情怀,充满着浓厚的家国思想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情怀深深感染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作为传统京剧,《遇皇后 · 打龙袍》源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老旦与花脸相得益彰的搭配使得该剧久演不衰,舞台上黄丽珠饰演的李后苍劲挺拔、气力充沛,还未上场,在后台一句:" 苦哇!" 以极强的穿透力震撼了全场,随着观众的喝彩声,扮成瞎婆子形象的她登场,一板一眼地演唱诉说了她的遭遇。演员陶锡祥饰演的包拯以情带声、饱满亮堂,二人互相飙唱,互相给力,许多观众就是冲着这些唱段来的,抒情悦耳的 " 二黄 " 与高亢激越的 " 西皮 " 轮番唱响,听得大家十分过瘾。
整场演出台下观众听得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一个细节,很多观众甚至用手机全程录像,希望记录下来回家反复观看。
演出结束,当赵葆秀走上台的那一刻,更是掀起了全场的高潮,看到这么多热情的观众,赵葆秀也感慨万千,她的那句 " 我感到哈尔滨的观众老懂戏了!" 亲切又幽默,让很多观众骄傲又自豪。
台上,赵葆秀跟观众分享了黑龙江省京剧院为了准备这出戏付出的努力。" 排练期间,琴师滕希娟的父亲因病去世,但是为了保证演出顺利进行,她强忍内心悲痛,咬牙坚持排练,一句戏比天大,就大过一切。" 说到这里,赵葆秀哽咽了,台下观众的眼中也纷纷噙着泪花,以掌声向琴师表示感谢和慰问。
这场演出的圆满成功,跟所有人的努力都分不开,而观众的掌声,对所有演职人员们来说就是最好的鼓励与动力。 分享结束,赵葆秀在观众热情的期盼下,不顾还未完全恢复的身体和嗓子,演唱了一段《钓金龟》,观众听的如醉如痴,掌声和呼喊声回荡在剧场。
随后,黄丽珠和陶锡祥为观众演唱了一段《赤桑镇》,观众再次为他们的精彩演唱给予鼓掌喝彩。作为资深戏迷,温国兴感慨说:"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场精彩的演出,实在说是一件幸事。希望黑龙江省京剧院推出更多的优秀剧目,丰富冰城人民的文化生活,将国粹京剧不断发扬光大。"
" 每周一戏 " 驻场演出是黑龙江省京剧院坚持近 20 年的驻场品牌,通过持续不断地演出,提高了京剧艺术的传播推广力度。通过多重宣传渠道,剧院有效地拓展了观众群体,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院,亲身感受京剧这一国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