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成都开幕之际,杜镇杰和王艳两位京剧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结束开幕式演出之后,今(16)日兴致勃勃地来到“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在这里见识了一个又古朴又前卫的成都。
擅长老生的杜镇杰,在15日晚的京剧节开幕式上表演了《坐宫》,赢得阵阵喝彩;王艳则是著名青衣,开幕式上与川剧名家陈巧茹一起表演京剧+川剧的《贵妃醉酒》,全场掌声不断。两位平日走南闯北、阅历丰富的京剧名角,走进东郊记忆之后,感受到的是一个充满动感活力和处处惊喜的地道成都。火车头前唱响《定军山》
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改造时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修旧如旧,旧房新用”是东郊记忆建筑的主要特色。因此当杜镇杰和王艳走在东郊记忆特有的红砖建筑群中时,很快就被拉回到他们曾经亲历的火红年代。而“星光墙”又是百分百的现代产物,杜镇杰和王艳兴致盎然地走过一个个明星、名人留下的手印,感受到的是当代流行文化的强烈气息。
在火车头广场,标号为“1519”的火车头是四川省内第一批蒸汽式火车头,如今是搭配绿皮车厢、以火车为主题的咖啡文化体验中心。在火车头前,王艳现场唱起了节奏明快的京剧选段《穆桂英挂帅》,而杜镇杰则来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定军山》。两位名家的精彩表演,引来众多路人驻足欣赏。京剧《定军山》又名《一战成功》
在繁星戏剧村的“怪诞美学”艺术展展板前,两人更即兴合作了一段京剧名段《游龙戏凤》。其实无论是在之前的室外还是如今的室内,环境都不比戏台舞台,但京剧在这样的环境里唱出来自有一种不一样的风采。杜镇杰坦言,绿皮火车令“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很有感触,仿佛过去的时光一下就回来了,“感觉很亲切”。前卫艺术与京剧的混搭
王艳则认为,“虽然游客或许只是过路或旁观,但通过这种形式也能感受到我们是在唱京剧。无论是怎样的方式,只要能将京剧艺术包括传统文化传递给青年朋友们,使他们能更了解、更热爱本民族的艺术精粹,我们都义不容辞。”在“年轻人的打卡地”体验地道成都
其实进园之前,杜镇杰和王艳就早有耳闻:东郊记忆是一处“年轻人的打卡地”。但一路游来的所见,还是让他们不自禁地感到兴奋。无论是在“成都墙”下像普通游客一样拍照打卡留念,还是在小吃街上体验地道四川美食,都让他们感觉年轻了许多。
伴随着络绎不绝的打卡和直播,王艳和杜镇杰也跟随着许多年轻人的脚步,进入SOARIN复古生态馆一览究竟。在戏台上满身珠翠、霞冠凤帔的王艳,在镜子前尝试了一把古堡奇异风造型,完全没有违和感;杜镇杰则将手中的冰椰子水注入面前的一杯热拿铁咖啡中,感受椰汁拿铁的混搭感。当身处跨界风格浓郁的场景中时,他们也似乎在不经意中受到感染。
而来到“成都舞台”下的市集时,王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冲进去的,各种衣服、首饰、摆件和花卉,“女孩子一见这些简直就走不了啦。”她试完帽子试首饰、看完围巾看花卉,“感觉样样都很好”。
虽然这次来成都已经尝过火锅,但碰上折耳根和豆腐脑时,杜镇杰和王艳还是觉得邂逅了不多见的食物。王艳对豆腐脑中的红油辣椒比杜镇杰更习惯,而杜镇杰对折耳根比王艳更熟悉,“北方的农村也有,就是少”。
杜镇杰也去过国内其它城市的类似休闲街区,但“没有这么旺的烟火气,也没有这么多的年轻人。”杜镇杰发现,东郊记忆街区内的建筑和店招许多都是仿古设计,但整体的业态和氛围又很时尚。他认为,可能正是老成都与新时尚之间这种奇妙的反差,使年轻人尤其青睐这里,而四周无处不在的直播和打卡,“感觉这个城市的氛围在这里尤其突出。”
王艳也有类似的感受:街区内的艺术展和涂鸦都非常前卫,但绿皮火车、红砖房、水塔和车床又造就了极强的年代感,正是这种古朴和前卫的结合让她觉得这里充满活力。
两位京剧名家坐在四川特有的盖碗茶馆竹椅上,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眼前的成都:这里既有他们每天在唱念做打的京剧中早已熟悉的传统文化,也有一个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必不可少的新潮元素。正是这种时尚与古雅的彼此交融和互促更新,令这座城市充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