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丰富的城市积淀和人文风貌,铸就了北京独一无二的城市之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副院长迟小秋认为,延续北京文脉、塑造城市精神是首都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华文明,打造时代精品,展现北京千年气质底蕴。
全国文化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之一。在迟小秋看来,这对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创作能够反映北京历史风韵与时代风貌交相辉映的独特文化的文艺作品,以精品奉献人民。”
何为精品?迟小秋说,文艺精品应当做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不仅让观众的感官获得愉悦,还要让观众心灵和思想受到触动,更要让观众得到灵魂与精神的享受。
如何打造带有北京文化气质的精品?迟小秋分享了北京京剧院传承创新的经验。北京京剧院近年来创作推出了《大刀王五》《齐白石》《吝啬鬼》等新剧目,都着眼于弘扬京味文化。其中,大型武戏新剧目《大刀王五》,歌颂的是侠肝义胆的仁人志士、中华男儿的为国担当,表演既有京剧“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又在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和前沿科技应用,更符合当前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为中法建交60周年创作排演的《吝啬鬼》,以京剧“丑行”挑梁,用国粹艺术演绎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同名经典喜剧,不仅实现了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还做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互鉴交融。
“新编京剧《大刀王五》《齐白石》《吝啬鬼》的创排过程与最终呈现,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做好新时代首都文化宣传工作的具体实践,为北京打造‘演艺之都’贡献了力量。”迟小秋说。
“北京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擦亮这张‘金名片’既是北京的责任,也是全国乃至世界所期待的。”迟小秋说,作为文化艺术界委员、一名京剧人,要在艺术创作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精神、中国风貌,发挥文化文艺的特殊作用和魅力,通过新时代的艺术精品,让世界读懂中国,为北京打造“演艺之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作出应有贡献。